■ 冯天舒(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随着国家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政策文件的接续出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尤其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算绩效管理在管理实施中突出了预算管理责任、预算投入产出以及预算计划执行实际效果,因而也是衡量事业单位绩效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预算绩效管理本身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深入分析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不断改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预算绩效主要是对预算资金相关申请以及使用情况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指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融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也就是把绩效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绩效情况的考核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预算责任部门按照预算标准程序要求,确定预算任务计划,并严格按照预算计划科学合理高效使用资金,确保预算绩效水平的提高。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一方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化,通过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从以往的过程控制向绩效控制转变,也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的使用方面更加注重资金的使用绩效,这对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履职效能,通过将预算收支全部纳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落实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有利于促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管理水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和履职效能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强。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受到自身体制以及管理传统的影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普遍存在着重预算支出、轻绩效管理的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没有树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内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推进实施。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尤其是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定不够合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不够科学,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也主要是集中在资金是否足额拨付以及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具体绩效情况还无法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因而影响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改进提升。
(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力度不足。当前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监督管理不力的问题,尤其是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着主体多元化的问题,财政部门重点负责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造成了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
(1)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应该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在单位内部建立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尤其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的顺利推进实施。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政府预算绩效、部门整体绩效、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流程,并进一步强化绩效和预算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将绩效深度融入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范围、工作内容、操作流程,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推进实施。
(2)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制定和执行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应该科学合理的的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重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预算资金投入产出的完成进度及趋势,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有关情况;预算投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有关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情况等。此外,还应该强化预算绩效监控力度,重点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绩效实现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等进行比较分析,及时掌握有关的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组织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对于预算绩效实际情况与预算绩效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
(3)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建设。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际情况,还应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估。在预算绩效管理评估的开展实施方面,应该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评价、政策绩效评价以及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在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重点是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绩效管理实际,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确保绩效评估的细化量化。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估的方式选择方面,应该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通过多维视角和多元数据,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评估评价,进而确保预算绩效评价的准确科学,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4)强化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还应该注重加大对于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力度。具体来说,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应该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应该作为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部门,强化对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其次,应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尤其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评估情况,对预算绩效管理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促进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实施方面,应该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细化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应用,进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