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2019-02-25 06:19:02吴颂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江阴规模制造业

■ 吴颂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先进制造业。以制造业为根基的江苏省江阴市,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需要更加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江阴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落实了一系列促转型、优结构、换动力的工作举措,形成了制造竞争新优势,先进制造业在规模、层次、集聚度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善。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江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落实了一系列促转型、优结构、换动力的举措,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先进制造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1950.7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66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8.08%提升至43.9%,远远高于传统制造业的增速。

2.产业集聚度逐步上升

江阴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四个千亿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等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2018年,新材料产业完成规模产值999.2亿元,同比增长18.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6.49%。车船及机械装备产业全年完成规模产值846.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为14.0%。新能源产业完成规模产值418.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9%。高档纺织和服装产业完成规模产值1108.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8.3%。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总量变大、结构变优的良好态势,物联网产业完成规模产值315亿元;集成电路完成规模产值155亿元;软件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26.18亿元。

3.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江阴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截止2018年底,拥有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建有院士工作站6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1家(国家级16家)、累计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48家。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2.7%,提高到2018年的3.0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21.3件。

4.龙头企业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经济”一直是江阴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龙头企业逐渐成为江阴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2018年,江阴市“百强”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3.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8.4%;实现利润35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82.1%。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成为继海澜集团之后,无锡市第二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远景集团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阳光集团荣获“中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工业大奖;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和长电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二、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江阴坚持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长期积累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先进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建设制造业强市的背景下亟待进一步改善。

(一)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江阴先进制造业虽发展速度较快,但从整体来看占比依然比较小,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薄弱,大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存在重模仿、轻创新,重引进、轻开发等现象,导致众多企业、江阴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与江阴经济规模在全国县域地位极不相称。2016年全市仅有62%的规模以上企业存在R&D活动,R&D人员21022人,R&D活动经费829232万元,分别占全部职工的34%和全部利润的23%。

(二)创新平台水平不高,创新要素集聚不充分

目前,虽然江阴虽已建立了众多的合作研发和技术中心、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围绕产学研合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存在落地效应不高等问题。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各大主体之间还没有充分形成良性互动、有效协同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没有形成合力。

(三)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企业人才层次普遍较低,高层次人才在专职人才中所占比重较小,一线员工受教育程度较低。2016年,全市科技活动人才达到16万人,但中高级人员仅占23.37%;技术工人达到36万人,其中中中高级人员只占39.89%,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更低,并且受行政级别制约、城市能级影响、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科技人才流失、用工荒等问题较为突显。

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路径

领会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借鉴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深圳、上海等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验,结合江阴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引进先进制造业及发展产业集群的路径。

(一)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战略,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坚持传统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推动初加工产品和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型,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方向转型,推动传统企业由单一生产向系统集成、生产服务结合转变。继续发挥政策规划引导作用,做好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基金投入,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二)实施项目导向战略,优先引进发展先进制造业

紧抓产业发展机遇,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抓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强服务型制造培育孵化,以示范企业群引领新产业形态的发展。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原有产业集群跨区发展、延伸发展、合作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集聚区内的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入研究周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通过规划引领,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集群差异化、互补性的竞争优势。

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对策

江阴不仅工业产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从初级产品到深度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且拥有相对充裕资本、日益完善的创新和营商环境,都为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奠定了基础。借鉴先发地区的经验,结合江阴实际,可以进一步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一)进一步明确目标导向

围绕江阴现有工业产业结构和优势、条件和基础,瞄准世界制造业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实施人才强企、科技创新、项目投入智能制造、经营模式创新、品牌质量标准、两化融合管理升级、绿色低碳、制造业国际化八大工程,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走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之路。

(二)健全扶持政策体系

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优化完善产业强市政策,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导向性和财政资金杠杆性,对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集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高档纺织和服装、生物医药及器械等我市导向发展的八大重点领域进行重点扶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和调控,完善退出机制,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技术、安全生产等控制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低端落后产能,支持产能过剩领域企业尽快跳出低价格、低水平竞争市场,向先进制造领域转型发展。

(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以创新实现提质增效、以品牌引领江阴制造,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培育和推广,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更加注重企业成长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着力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质量品牌创新。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等项目,以项目推动企业发展。

(四)健全人才引育体系

加快人才引育集聚,打造创业创新高地。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全面优化人才环境的基础上,发挥企业优势,用好产学研合作等各种创新载体,加快引进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和创新团队,使企业能够迅速占据产业最高端,实现裂变成长。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企业急需的各类车间顶级“工匠”,发挥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作用,推进“厂中校”“校中厂”,办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五)优化营商环境

恪守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倾力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急郎中”,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政策执行力,全面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严格兑现程序、严肃督查评估,真正把政策用足用好;强化政策知晓度,通过集中讲解、上门宣讲,把政策送到企业门里、企业家手中;强化政策时效性,根据政府要求、周边动态、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优化,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更高满意度。强化要素保供,着力降成本,强化融资、用地、用能、用工等传统要素保障;强化风险防范,政银企联动健全防控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巩固提升信用环境良好、金融服务优良、支持发展有力的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加大全市企业家特别是中生代、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培训力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持续加大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宣传表彰力度,让优秀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待遇、事业发展有舞台。

猜你喜欢
江阴规模制造业
魅力江阴
小主人报(2022年19期)2022-11-18 01:54:54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登江阴黄山要塞》
中华诗词(2020年1期)2020-09-21 09:24:24
江阴特产——马蹄酥
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2:00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中华诗词(2019年2期)2019-08-27 01:59:06
规模之殇
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 07:56:14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汽车零部件(2017年2期)2017-04-07 07:38:47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09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