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凤洪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云南丽江 674108
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情况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规模化猪场更是如此,虽然其在逐步替代散养小猪场过程中饲养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其对饲养环境的要求也更高。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噪音、卫生等,这些都会对生猪的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养猪需要通过猪场环境的选择、控制和生物安全防控等一系列系统管理措施方能提高经济效益。
温度、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生产繁殖性能、仔猪疾病感染与传播、母猪疾病流行等,因此要格外重视。一般妊娠舍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湿度过大哺乳仔猪易感染仔猪球虫病,造成仔猪球虫腹泻,使用一般药物效果不明显,仔猪损失较大。在冬季由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极易感染流行性腹泻,因此,在此阶段要做好温湿度控制,提高猪群的免疫功能。温度过低或湿度较大均可降低育肥猪生长速度。
猪舍通风是避免猪群呼吸道疾病的主要饲养管理措施。在夏季通风不良,易引起猪舍内部潮湿、温度过高,诱发猪群感染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支原体、链球菌等病原,发病率高达30%~40%,死亡率高达15%。在冬季通风不佳,易引起猪群咳嗽、喘气、腹泻等疾病感染;对母猪危害也非常严重,引起母猪出现泪斑、红眼病、呼吸困难、繁殖性能下降的临床症状。
据报道,增加光照有利于生猪生长和母猪发情。如母猪断奶后在饲养过程中每天增加2 h光照(300 lx),可降低母猪返情率15%~20%;持续光照16 h,可改善母猪长期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尤其在长期潮湿季节,夜间增加光照有利于提高猪群采食量和健康度。目前一部分规模化猪场已经开始使用增加光照模式来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母猪繁殖性能。
噪音对猪群影响非常严重。如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受到惊吓易造成产程终止、产程时间延长、仔猪缺氧等问题。处于噪音污染中的猪群处于应激状态,容易造成育肥猪肉质品质降低、PSE猪肉数量增加、生长速度缓慢、免疫能力下降等问题,不利于猪群的正常饲养。噪音对仔猪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应激方面,易导致猪群疫苗免疫失败、腹泻及呼吸道疾病发生。可以释放优雅音乐提高猪群兴趣及食欲,改善生长环境,提高生长速度。
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决定猪场经济效益高低。环境卫生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对内主要指舍内环境,如粪污横流、饲料残渣严重、饲料霉变、猪舍氨气浓度较高等会直接导致猪群之间疾病传播,出现饲料霉菌中毒、呼吸道疾病、猪群亚健康等;严重者导致规模猪群疫病暴发,损失更为严重。对外主要指猪场舍与舍、猪场外部环境,该部分环境卫生的保持可有效降低舍舍之间疾病传播,遮阳林木建设有助于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消毒清理有助于防止病原被携带入舍。控制好环境卫生是猪场基础管理,是控制疾病的前提。
猪场建设前一定要选择上风向至下风向的坡度高端,利于通风和采光,能够有效提高猪舍内部空气流通和光线的采集。猪场内部舍舍之间绿色植物种植,利于夏季茂盛树木遮阳。远离工厂和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要道,因这些地方多是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疾病传播较多的环境区域,因此要格外重视。
依据猪场舍内舍外环境情况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与专业猪场建设单位合作,让设计科学、合理、通风效果良好、温湿度控制良好的企业单位来提高猪场的基础设施水平。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虽然大多实现了自动化饲喂、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控制温湿度和通风,大大改善了饲养环境,但是2018年仍然发生了63起非洲猪瘟疫情,使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做好环境控制是猪场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
猪场进出口消毒池要定时更换消毒液、清除门口粪污,人员出入要分流,严禁饲料车、拉猪车、设备车等外来车辆未经消毒而在猪场随意出入。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出入必须经过消毒。猪舍内部每周至少消毒1次。猪场内禁止饲养狗、猫、鸡等动物,也禁止外来狗、猫、鸡等动物随意出入猪场,防止疾病传播。猪场工作服装要每周消毒一次,防止洗衣机串联使用导致疾病传播。
良好的饲养环境控制是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保障,能避免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中因环境条件不佳而导致疫病发生和传播。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通过饲料营养、疾病防治、疫苗免疫、科学管理等多方面调控才能提高猪场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