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祥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种畜繁殖场,青海大通810100
绵羊痘病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季节,痘病特征是皮肤黏膜上出现下列病理过程,即: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结痂,并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羔羊老龄羊较敏感,死亡率100%,妊娠母羊容易引起流产。
青海某养殖场放牧的藏系羊发生1例羊痘病,畜主引进200 多只小尾寒羊,夏季在藏系羊越冬的冬季草场内放牧,放牧期间小尾寒羊未发现羊痘病,冬季实行圈养方式饲养,到了冬末初春季节,在夏季放牧小尾寒羊的同一草场放牧的藏系母羊产羔后1 个月,发现羔羊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有红色斑点,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发生丘疹、红色斑点,有些形成痘疹结节。病羊结膜潮红、呼吸加快、体温40 ℃以上,羔羊体弱,母羊死亡率达到100%,体况较好的母羊死亡较少。
患病羊、病毒携带羊与健康藏系羊在同一草场放牧,采食被污染的牧草,呼吸被污染的空气,藏系羊被传染。再加上冬季饲草料不足,机体营养不良,导致羊只的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袭,诱发此病。
羊痘病对寒冷和干燥抵抗力很强,因此在寒冷的冬末春初季节多发。而本病毒对热耐受力差,夏季少发。
生物制品贮存有一定的要求,本疫苗要求0 ℃以下保存,如果保存温度过高,容易失效,达不到免疫效果。在疫苗运输途中,不采取相应措施,同样降低保护力,使用不当时,也达不到免疫目的。
寄生虫也是本病毒的携带者,如果不及时驱虫和做好灭虫工作,也易引起羊只发病。
根据羊对营养的需求,冬、春季节合理进行补饲草料,防止羊只消瘦,同时注意圈舍防寒保暖,夏季则要做好通风降温和灭蚊灭蝇工作,定期对圈舍及饲养用具彻底消毒,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
首先调查产地以往有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情况,做到杜绝从疫区引羊,引进羊只必须做血检报告,以掌握一般传染病的抗体产生情况,并注意观察羊群健康状态以及供种场的免疫情况,做到万无一失。
疫苗保管必须按说明书温度保存,不得随意乱放,免疫时做到保温箱储存,现配现用,以免失效。
寄生虫传播途径须予以重视,必须做好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切断这一传播途径。
当羊群出现羊痘时,应及时对病羊进行隔离,并对羊舍环境、圈舍及周围环境用3%漂白粉、20%石灰乳进行彻底消毒,对病死羊、剩余饲草饲料及污染物采用焚烧、深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羊粪堆积发酵。同群无感染羊应用山羊痘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对病羊治疗应在严格隔离的基础上进行,皮肤或黏膜上的痘疱、病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涂上碘甘油、紫药水;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高热混感康。
羊痘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羊痘最为有效的方式:每年对羊只注射接种1 次羊痘疫苗,无论大小羊只均在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注射1 mL,4~6 d 后产生免疫力,保护期1年。注射疫苗时特别要注意:羊痘疫苗肌肉、皮下注射均没有效果,一定要皮内注射才可以,即把疫苗注射到皮组织内,注射部位起来一个小水泡才算注射成功。
绵羊痘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饲养户必须注重每一个饲养环节,定期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每年注射免疫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一旦发生痘病,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做好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