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元 李 敏 刘 斐 王知笑 郑江丽 许波群 章海燕 甘卫华
医学知识的更新和临床实践脱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社会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可能从理论、实践、伦理、法律等角度给医学发展带来许多无形的禁锢[1],不加以分析,医学实践者和教育者自身有时都无法意识到和准确识别这些问题,更无法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面临着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走出国门、培养来华留学生等新的挑战,更加需要对我国现代医学发展和教育水平有清醒深刻的认识[2]。讨论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我们跳出其带来的桎梏,诊疗实践更加规范合理,医学教育更加科学高效,最终促进医学发展[3-4]。
“难得糊涂、无为而治、不求甚解”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处世哲学、精神状态和治学态度,许多人以此构建自己的精神舒适区,标榜自己“从容”与“不争”。从个体健康角度来说,不可否认,这种态度对于日常生活压力的疏导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资源紧张求之不得时,以此宽慰自己,降低预期目标,有助于个体的健康。但这种不求甚解的精神也极大地妨碍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社会大众和医学从业人员也普遍缺乏“求甚解”的精神,导致近现代以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显著落后于西方国家。
医学领域的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也是典型的受累者。例如,鲁迅赴日本求学时,被教授描绘解剖图谱时严谨的精神所震撼,撰文发表感慨。难道是说他本人不够聪敏好学,照猫画虎都学不会?恐怕不是,他所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中不求甚解的基因已经深植脑海,一时无法挣脱罢了。又如,现如今许多糖尿病患者在需要就诊输液时,绝不能看到“葡萄糖”这三个字;部分医务工作者也视之如猛虎,认为输注葡萄糖对患者健康不利。殊不知,某些药物只能使用葡萄糖溶液配伍,只要控制使用量、监测血糖动态变化、使用时配比好相应的胰岛素就能预防其带来的血糖波动的潜在危害。再如,社会大众普遍认为辐射不利于人体健康,对微波炉、手机、电脑等避之唯恐不及,殊不知,虽然都能产生辐射,但这些辐射与可能导致伤害的电离辐射远不是一回事。因“辐射”一词将不少好的事物一棍子打死的现象实在是屡见不鲜。
在这些例子中,这些知识和信息很高深很难懂吗?不见得。社会大众或者医务工作者无法获得吗?也不是。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主要还是大家停留在“知其然”的表面,不愿意做“知其所以然”的探索,缺乏求取精神罢了。盲目从众,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久而久之,便忘了自己还有这样的能力。放弃思考,理论自然停留在原地,无法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缺乏开展实践研究的氛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偏重人文范畴[5],实证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严重缺乏。“君子远厨疱”也是圣人古训,读书人连厨疱都要远离,叫他去深入观察病人,研究尿粪痰、分析精血便,更是难上加难。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传统医学始终都是在气血阴阳、精津营卫、虚实表里这些概念上做文章,把哲学和医学的界限弄得越来越模糊,偏离唯物,趋近唯心[6]。这显然不符合医学实践性强的属性,故而少见研究器官或标本的著作流传,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这些学科也没有生发的土壤。
在某些学科领域,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看不见却又无法逾越的红线,成为其发展的桎梏。例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使得解剖学、外科学等学科发展举步维艰[7]。在西医进入之前,我们的解剖学方面仅有宋慈在刑事案件中验尸取得《洗冤录》的成就,之后在这方面几乎陷入沉寂[8]。这种对生前生后躯体完整性近乎偏执的追求,当然也有敬畏鬼神,对疼痛和创伤天然的恐惧,一起作用于社会大众,使得大家能接受药物,能接受针刺,但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显著不足,直接导致了外科领域的发展受阻[9],类似器官移植这样的领域更是困难重重,几近于无[10]。
同样,“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文化氛围限制了妇科、性病与传染病科、预防医学等的发展。传统上,妇科被称为“带下医”,少有人愿意、敢于或者有能力开展像样的妇女和围产保健工作。受此影响,在解放后多年的今天,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有妇女在家由稳婆接生而不去医院最终导致不好结果的事例[11]。在性传播疾病防治这个领域也几乎是空白。但长期忽视或者刻意无视人的本能需求,并不会导致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的减少,反而隐藏了无数不愿意被摆上台面的健康威胁和问题。
这样的局面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出现改观,理念桎梏逐渐松动。以西方传教士为代言人的文化力量和医学技术的渗透或者入侵,给封闭已久的国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康熙帝天花和疟疾的成功治愈,就是经过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显著的例子,得益于此,现代医学才得以快速普及和发展,成功挤占传统医学的市场,奠定如今主流的地位。
在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分工体系里,医属三教九流的中九流。与西方社会不同,可以说医在中国从未获得过像西方一样高的社会地位,时不时还会被贬到与巫一体,难以吸引到高素质、高层次的精英人士参与医的发展。
如Halsted、Hirschprung、Nightingale等近现代许多知名医护大家都是富贵人家出身,出于自身兴趣与使命感投身医学。但与此不同,几乎很难看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上层子弟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投身医学事业,更多的是穷苦人家为生存计,或者子承父业,传递医学香火。高层次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医学的发展落后于其他行业。
有人可能会拿“大儒即为大医”的论调反驳,认为还是有高层次人才从医的。不可否认,被奉为大儒者,肯定能接触到比普通人更多的学术资料,包括医学典籍在内,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条件。古人在仕途无法晋进时,如果读书够多,又有兴致,稍微偏离一下方向,研究美食,研究山川物理,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中不乏如袁枚、徐霞客等这样的有成就者。但医学不同,医学更多的是要有实践经验支撑的,断不能仅仅依靠故纸堆中得到的一点皮毛就来临证处方。古人行医,也讲究博览群书,做到大医者,学识渊博、技艺精湛、人情练达都不可缺少,“大医即为大儒”这一说法倒是更加容易成立。
推崇古人的智慧,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当作至宝,不能有动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大弊端[12]。即便获得新的认识和进展,往往也难以跳出旧的理论体系,很多时候都是修修补补,牵强附会于旧理论上,不擅于批评现有理论,做出颠覆性的“逾越”之举。这显然是不符合知识进步呈螺旋式上升的自然规律的。
认识和思维陷落窠臼,导致的恶果是严重缺乏推陈出新的成果,缺乏持续产生高质量文献资料的土壤。医学典籍数量虽多,但大多都是无法核实或不可重复的个人经验总结,还常常存在夸大、虚假、含混不清的弊病。甚至有出于标榜功效,自命正宗,或者心存顾忌的考虑,抬出鬼神之论或者假借先人之名的做法。虽然在信奉鬼神的年代,这样做对蒙昧的大众有一定的心理疏导的安慰剂作用,但对医学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促进作用,反而会混淆视听,误导后来者。后人即便想要仔细研究这些典籍,还必须要经历披沙拣金的痛苦的筛选过程。
传统医学的教育模式非常推崇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自学通医相比,师承教育历来占据主流地位[13]。在这种体制下,讲究的是师道为尊,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虽然应该肯定这种教学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师承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应再占据主要地位,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在具体方法层面,中医有临证研究,有医案的研究,与如今的案例教学法有相通之处,值得提倡。但在现代医学教育模式下,讲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模拟病例教学法等受到广泛提倡,却找不到对应的先例,这些新鲜事物在传统文化中也是闻所未闻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跳出传统文化的限制,主动探索,借助对外交流等手段,开创性地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模拟教育模式[14]。
现代医学起源于西方,从进入中国大地的那一刻起,就时刻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发展到今天,仍然面临着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非常隐匿的,让人无法察觉,不明就里者还会以“中西医之争”、“中国特色”这样的说辞混淆视听。正视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才能真正保障大众健康,促进医学发展[15]。
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应以“治愈疾病,保障健康”这个结果为最终目标和发展方向。它可以根据时代特征、国力差别划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应该以国别、意识形态的不同搞出各种狭隘的特色,在互联网时代交流便捷频繁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可取之处[16]。光有争论没有帮助,本文的目的正是深入讨论研究传统文化的不利之处,引起重视,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排斥外来文化[16],发现问题并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才是真正促进医学发展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