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多“欲语泪先流”

2019-02-24 06:54申金贤
醒狮国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溢泪泪道白芷

申金贤

天气逐渐转凉,到我这看眼病的老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如昨天来的李大爷,说早晨起来,正要出出门晨练,眼眶里突然“溢满泪水”,必须停下来擦擦眼泪。又如刚才来的王大妈,说自己在公园里散步时遇到了以前的好友,本来正聊得开心,一阵风吹过,忽然间泪光闪现,让人好不尴尬,只好忙不迭地解释这并非伤心的眼泪,而是因为患有眼疾。

生活中其实很多老人像李大爷与王大妈一样被“流泪”困扰着,他们常抱怨眼泪像“鬼影”一样,不期而遇,挥之不去。年纪大了,为什么会流泪不止?有的老人因为长期流泪,不断擦拭双眼,已造成眼皮红、肿、痛,甚至糜烂;有的老人为了消除流泪症状,自行购买各种眼药水,包括激素类眼药水,但使用以后,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老人多处辗转就医,一定要“找个说法”;还有的老人担心自己的眼睛会因此失明,惶恐不安。

看看这眼睛流泪可不是小问题,它会给老年人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对于流泪,我们要说清楚这是啥原因,先要了解泪水的来龙去脉。眼泪是由埋在上眼皮(医学上称眼睑)外上方的泪腺分泌出来的,经眨眼动作,导流到内眼角的泪湖一—小蓄水池,在上下眼皮各有一个泪小点,泪水经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流入鼻腔。这是泪水正常的排出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泪管及其周围诸多肌肉的协作,尤其是泪小点对泪水的虹吸作用非常重要。

临床上眼睛流泪主要分病理性溢泪和功能性溢泪两种。病理性溢泪因沙眼、结膜炎、睑缘炎等眼病,使泪道发炎,或因异物、息肉、感染化脓、粘连、结石等造成泪道狭窄或阻塞而发生流泪者,称病理性溢泪。如果挤压泪囊部位(眼眶下缘内侧,鼻根旁),有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说明患了慢性化脓性泪囊炎。它是埋藏在眼球旁的定时炸弹,眼球表面一旦有外伤,极易引起感染,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可手术将泪囊改道,与鼻腔直接沟通或者摘除之。若无分泌物,则应首先采用冲洗泪道的办法。如冲洗不通,可根据冲进去的水返流情况,判断阻塞的大概部位,再用探针探通,或用泪道激光治疗,目的是把眼泪“送回家”去。当然有时一次难以成功,需要重复施行。即使泪道通畅了,也还要坚持定期冲洗,以免再粘连阻塞。

由上可见,病理性溢泪属于眼睛本身的病变,这个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大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功能性溢泪冬天气温低,泪水的蒸发量减少,老年人由于眼皮萎缩皱褶,上眼皮下垂,或下眼皮出现眼袋,加上自身重量下坠,使下眼皮不能紧贴眼球表面,造成泪小点的虹吸作用不能发挥;再加上冬季寒风刺激泪腺神经,泪水分泌增加,而参与虹吸作用的泪管周围的许多肌肉肌张力下降,泪水的正常排出受阻,泪水就会夺眶而出,出现迎风流泪的症状。如果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畅通无阻,说明这属老年性改变,医学上称功能性溢泪。老年人的这种功能性溢泪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疗法。

我们中医认为老年人这种“欲语泪先流”并不仅仅与眼睛本身有关,它与其他脏腑功能的退化也有很大的关系。《黄帝内经》说:“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古人有“泪为肝液”之说,肝和则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到了秋冬之时,老人若是经常流泪或迎风而泪出汪汪,这种流泪在中医里称为“冷泪症”,冷泪证是指清稀泪液经常外溢、泪无热感及目无赤痛的眼病。在历代文献中,有目风、泪风、目泪出不止(《诸病源候论》)、风冲泣下(《儒门事亲》)、充风泪出、迎风洒泪症(《银海精微》)等许多别名。

这种“冷泪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迎风冷泪平素患眼无赤肿痛,亦不流泪,但遇风则引起流泪,无风则止,或仅在冬季或春初时遇寒风刺激即泪出汪汪,有湿冷感。冲洗泪道时,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有时冷泪患眼不分春夏秋冬,无风有风,不时泪下,迎风尤甚。冲洗泪道时,泪道可有狭窄或不通,或有泪窍外翻现象。多为迎风冷泪演变而来。中医认为其病机往往是肝血不足,泪窍不密,风邪外引而致迎风泪出。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致冷泪常流。

传统医学在治疗这种“冷泪症”方面有独特的方法和出奇的疗效。冷泪多虚证,迎风冷泪与无时冷泪局部表现仅程度上的不同,而病机方面,前者多窍虚招邪,属轻症;无时冷泪者多脏腑自虚。正如《审视瑶函·迎风冷泪》中提出二者的不同,云:“此为窍虚,因邪引之患,若无时冷泪则内虚,胆肾自伤之患也”。故治疗上,迎风流泪者以养血祛风为主;无时冷泪者,宜补虚为主;并可配合针灸。如有的肝血不足,又复感外邪,这时患眼无赤痛,迎风流泪,兼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脉细无力。可以养血祛风为主。方用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铜芸5克,白芷5克,防风5克,羌活3克,枸杞30克,菊花2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日服3次。

如有的人气血不足,收摄失司。患眼不红不痛,流泪频频,泪水清冷稀薄,兼面色少华,神疲体倦,健忘怔忡,舌淡苔薄。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则不能收摄其液,故眼泪频下。脏虚无火,故泪液清冷稀薄。脾虚不运,生化乏源,气血衰少,故出现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心神不宁,故出现健忘、怔忡。可以益气养血,收摄止泪为主。方用人参10g,川芎6g,地黄洗酒蒸焙15g,茯苓10g,白术焙10g,甘草炙5g,黄芪15g,川当归洗去芦910,白芍药10g,白芷5克,防风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本方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组成。四君子汤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四物汤中熟地、白芍、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二者合用为气血双补良方。如迎风泪多者,加防风、白芷以祛风止泪,则能扶正祛邪,收标本同治之功。如冬月泪多,有畏寒、肢冷、苔白腻者,酌加细辛、桂枝,以温经祛寒,

如有的人若是肝腎两虚,约束无权,表现为眼泪常流,拭之又生,清冷而稀薄,兼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脉细弱。“泪为肝液,肾主五液,肝肾不足,泪失约柬,自然流出,平素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属肝肾不足。可用养肝益肾,固摄止泪的方法。方用熟地30克,山药10克,枸杞子,30克,炙甘草5克,茯苓1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白芷5-10克,防风5-15克。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15克;血滞者,加丹皮10克;心热而躁者,加玄参15克;脾热易饥者,加芍药20克;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15克;血热妄动者,加生地30克;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15克;上实下虚者,加牛膝15克以导之;血虚而燥滞者,加当归10克加减。方中熟地滋补肝肾,养血益精,为左归饮之主药;山萸肉、枸杞子助主药补肝肾,山药补脾肾,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肉苁蓉、桑螵蛸,以加强补阳作用。迎风尤甚者,加防风、白芷。

编辑/徐展

猜你喜欢
溢泪泪道白芷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老年功能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