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顺娥, 郑志飞
(陆良县三岔河镇农机推广站,云南陆良 65560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明显标志,可有效推进农业的科学有序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普及可使农村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力提高,让农民付出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推进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增长。陆良县三岔河镇位于陆良坝子东部,地势平坦,自然环境好,群众基础好,全镇总面积121.4 km2,辖24 个村(社区),85 个自然村,28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7 万余人,农业人口11.7 万余人。有耕地面积3969 hm2,其中水田3185.6 hm2,旱地783.4 hm2, 人均占有耕地340 m2。是陆良县典型的农业大镇、人口大镇、农机大镇,也是陆良县最大的产粮区。
三岔河镇是陆良县的一个大镇,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始于农村生产责任制起,此后,农业机械的保有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业机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上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对全县农机化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和总体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到2018 年底,全镇拥有机械总动力87 452.98 KW。
近三年通过全镇农机人员的积极努力,春耕生产期间共指导维修保养拖拉机2100 多台次,组织农机耕作车辆2000 多台次投入免耕、机耕、机插秧服务。三年共计完成2.33 万hm2耕、耙、栽插等耕作面积,完成拖拉机免耕农机作业2146.67 hm2,机收面积533.33 hm2,参与完成机插秧73.33 hm2,完成农机深松53.33 hm2。农机行业安全经营发展,农机运输、修理、经营农机作业等各类农机经营总收入达7000 多万元,充分发挥了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岔河镇地势平坦,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但是农机使用的单一性、季节性,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因而取得的经济效益比较低。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在土地耕整上运用效果较为明显,机插秧和农药喷洒只是在示范推广阶段,收割机由于稻区田间受水害和传统生产模式限制多处于闲置状态,水稻收割仍处于人工和打谷机配合收割的半机械化模式,导致水稻生产成本过高,经济效益较低。
农民辛苦一年不能赚钱或收入极少,因此绝大部分农民都不愿种田,纷纷将土地流转给外地蔬菜种植户,每年净收土地租金,还可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导致全镇水稻生产面积逐年萎缩,粮食生产形势令人担忧。
大力引进、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狠抓农业机械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机科技的宣传普及,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把基地建成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和成果转化的平台,推动全镇农机事业发展。
加快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按照一家一户的方式来进行机械插秧不仅规模小、效益低且难度较大,因此水稻机械插秧的普及应用应坚持以规模效益为中心、坚持市场化的经营方向、坚持以社会化服务为基础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对于育插秧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承包作业、跨区作业等形式不断推广发展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另一方面要培养和发展具有专业水平的水稻育秧服务组织和专业户,发展规模化和商品化育秧,这样既能解决农民自需的育秧问题,又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对示范区购买插秧机进行补贴的同时,还要对示范区机插户所购置的软盘及配套三机进行购置资金补贴;二是各乡镇政府要把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三是乡镇示范区要为购机用户积极争取信贷支持,为他们办理小额贷款。
一是加大水稻全过程机械化工作中的示范推广力度,以提高县、乡、村各级对水稻机械化的认识;二是各示范区积极培养扶持示范户,使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三是坚持建设高标准的示范基地,并加以政策扶持;四是加强培训服务,分阶段、分区域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对水稻生产的全过程要进行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