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 广州 511447)
(2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民医院 新疆 喀什 844100)
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属于一种内科疾病,该疾病具有多样化的发病因素,可以独立发病,也可以为其他疾病引起的。存在该疾病的患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容易出现右心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但是进行该疾病临床治疗的前提在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诊断措施,右心导管检查效果最佳,但是其价格高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比较高,因此在普查中的应用比较少,应用最多的就是超声心动图检查和CT肺动脉造影检查,近些年研究表示,后一种检查方法效果更好。本研究特针对喀什地区常住的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本研究在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之间选择喀什地区常住人群中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患者70例展开研究,这些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在18岁至6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5.6±6.2)岁。纳入标准: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综合确诊为肺动脉高压;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肾脏疾病等,不配合参与本次研究。
A组:超声心电图检查,采取迈瑞CD-8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心间四腔和大动脉短轴进行全范围扫描。
B组:CT肺动脉造影检查,选择Soma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通过肘静脉应用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00ml:30g)注入,用量控制在50ml至100ml之间,流速控制在每秒3ml至4ml,指导患者进行屏气,采集图像,扫描区域取主动脉弓到膈顶的位置,采取肺部平扫联合肺动脉增强扫描措施,距离肺动脉交叉3cm处进行dPA的测定。
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并CTPA检查的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直径比值。
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计数数据,χ2检验;(±s)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中有3例误诊为左肺动脉狭窄、4例误诊为右肺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为90%。B组仅有1例被误诊为左肺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为98.57%。B组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χ2=10.210,P=0.001。
轻度患者:主肺动脉直径为(38.25±9.42)mm、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为(1.43±0.36);中度患者:主肺动脉直径为(35.22±9.61)mm、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为(1.31±0.25);重度患者:主肺动脉直径为(36.84±5.73)mm、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为(1.44±0.28),可见,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效果十分显著。
肺动脉高压属于临床比较多见的肺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内膜增生、中膜肥厚等情况,在20岁至40岁的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肺动脉高压具有的诱发因素复杂化,肺血管出现收缩、血管壁重构等都会引起肺动脉高压,没有对该疾病进行及时诊断、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出现右心室扩大的情况,则会引起右心衰竭引发死亡,因此需要及时采取诊断措施。对肺动脉高压进行诊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右心导管测定,但是该诊断方法对患者自身造成的创伤性比较强[4],因此一般不会采用该方法。临床应用于肺动脉高压比较广泛的方法为超声心动图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率,无法准确显示患者主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等,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T肺动脉造影检查具有无创性,进行检查时可以准确显示出肺组织以及肺血管解剖状况和病理变化情况,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病因进行明确。CTPA具有快速、有效、无创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其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同时,可以通过测量主肺动脉和右心室等径线来发现和评估PH,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PH诊断和治疗前评估的重要方法。
本研究针对喀什地区常住的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表示CT肺动脉造影检查准确率高,且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准确显示主肺动脉直径以及升主动脉直径,具有理想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