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梅
摘要:事业单位的运行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具有非盈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特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落实我国相关政策、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能有效分析单位的现有经营状况,强化资金收支的内部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文章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希望给予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地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合理配置。
一、 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能够进一步强化依法理财,实施有效监督,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部门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单位各项财务收支情况,监督和控制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依据和基础。通过对全年预算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能够进一步规范支出行为,克服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实现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监督、评价,改善财务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并进行及时整改,全面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更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整体目标。
(二)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合理配置
事业单位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合理配置。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社会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特点,其运行资金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预算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收支指标的编制。只有统筹兼顾、重点突出,才能够将有限的财政资源合理地分配到最需要的单位和部门,并使其能厉行节约、讲求绩效。事业单位预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合理配置。
(三) 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事业单位预算体现着国家宏观调控所扶持的方向,也引导着财政资金的流向,可以将有限的资金统筹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使事业单位坚持依法理财,强化部门主体责任和预算约束力,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支出,以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为目标,实现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优化和改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财政资金,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加快预算的执行进度。
二、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一)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
预算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复杂性和具体性的工作。要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达到事业单位最佳的预算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员参与、积极配合,认真落实预算编制的各项要求。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时间短、任务紧 ,事业单位往往没有开展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无法将预算管理与相关工作充分结合,致使预算管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造成了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变动引发频繁追加预算,财政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的现象。导致预算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大大地限制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二)财务预算编制不严谨、不完善
在编制预算的实际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对预算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往往只是简单地参考往年的资料数据进行编制,使编制出的预算方案与实际执行情况有较大出入。财务预算缺乏足够的财务数据支撑,单位预算形同虚设,难以满足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甚至给单位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带来混乱。
(三)预算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后的部门预算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认真严格遵照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而现实中,一些单位虽然制定有内控制度,但是没有覆盖到单位的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存在随意追加和调整的情况,致使预算缺乏约束力,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三、解决对策
(一)全面提升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预算管理工作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资金的规范使用。科学而完善的财务预算,能够有效地分析单位的现有经营状况,强化资金收支的内部控制,降低运营成本,进而完善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种约束机制。科学地控制财务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意义重大。
预算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要想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深化认识,提高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要做到全员参与、全额管理、全程管理,從而更好的促进本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预算管理应贯穿于单位业务的全过程,调动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管理,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财务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监督作用。
(二) 完善事业单位预算制度,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工作正常合理进行的最为强有力的制约和保障。全面实行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是预算管理各项环节在可控范围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事业单位应以预算为标准履行经费审批程序,确保预算贯穿于单位业务的全过程,以保证预算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可以起到控制和制约的作用。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对预算执行加强管控和监督,保证预算严格执行。全面提高预算的管理效率,以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完善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事业单位要充分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详尽、科学,强化预算管理的质量。
第一、要有科学的编制方法。严格按照“零基预算” 方法编制单位预算。事业单位要合理安排编制预算的时间,结合单位的财力状况、年度需求、行业状况等具体因素,区分轻重缓急,合理测算安排本单位的预算。
第二、由于预算编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事业单位清理和计算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了解本单位的真实财力状况,做好预测与规划,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现实依据,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
第三、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编制,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预算要求,对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轻重缓急,计算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本及其完成后的最终效果。并进行核实,选取最佳的预算方案,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第四、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使财政资金得到科学的安排和合理配置,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总之,预算方案必须严格按照编制程序进行,在预算编制时将预算和预定目标紧密结合,以制定科学、合理、客观、真实的预算编制。在实际执行和预算目标存在偏差时,管理部门要针对具体的原因,剖析调查根源,严格按照程序对预算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四)加强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与监督
应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及监控等工作,完善每一个部门的职能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體系的工作效率。将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完善可行性高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激发广大员工潜在的能力,责任细化到个人,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尽职尽责,杜绝浪费,以确保事业单位实现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编制和实施。
(五) 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预算法的要求,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促进其对自身的不断完善、规划,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以保障新预算法的有效实施。财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起到监督、审核、控制的作用。
四、结语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做保障。预算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各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以使预算工作能更好地为我国事业单位的战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17(15).
[2]史利华.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化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7(24).
(作者单位:太原市排水管理处泵站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