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类保险有“坑”,勿入!

2019-02-23 08:02
新传奇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身险保险机构证件

近年来,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保障,有些还能孳息生利,保障理财两不误。不过,保险消费的“坑”也不少,让很多投保者叫苦不迭。如何绕开保险市场的“陷阱”“套路”,放心投保?本文为你支招——

个人信息要收好,防止他人去骗保

案例一:某汽修厂利用投保车辆制造假赔案,使用车主身份证开设银行账户,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1 万余元。

监管提示:有些车主送修车辆时,为图方便将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保险单等资料交由汽修单位代为索赔。而对方正是利用这一点,制造虚假事故实施诈骗,侵害了保险消费者权益,同时对保险市场秩序构成危害。建议您尽量减少代办理赔,确需委托他人代办理赔时,应亲笔签署授权委托书,确认授权范围和有效期,不要轻易将证件原件交与他人;提供证件复印件时,注明使用范围、有效期等。车辆理赔结案后,还应及时查询理赔记录,核对出险次数及赔款金额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保险机构进行核实。如发现相关人员利用你的信息骗保,应协同保险机构向公安机关报案。

骗保损害个人诚信记录,把重要个人证件随意交由他人使用,会导致“诚信”随意透支,将来在社会上可能寸步难行。

电话推销套路多,关键信息他不说

案例二:某人身险代理人在电话销售过程中,夸大保险责任,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同时违规销售万能险。

监管提示:保险电话营销,误导消费者的“套路”主要有:夸大保险责任,比如宣称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免赔,没有任何门槛,花多少报多少”;对保险政策作虚假宣传,比如宣称“监管机构已统一发文,今后保险费率要上调”;对投保人隐瞒合同条款重要内容。此外,根据相关保险监管规定,万能险不能通过电销渠道销售。

如果你通过电话渠道购买人身保险产品,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电话推销的万能险,可能暗藏陷阱;二是对合同条款的关键信息,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金额、保险期间、缴费期间、退保损失等,做到心中有数,以防被误导;三是收到保险合同后,发现误买1 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的,可在犹豫期内无条件解除合同,保险公司除扣除不超过10 元成本费以外,退还全部保费;解除1 年期(含)及以下合同的,保险机构要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电话可以接听,签约一定要见面。保险责任、产品分红等,要以白纸黑字、标准制式的合同文本为主。那些制作精良的影音作品、印有公司标识的宣传资料,都不要轻信!

猜你喜欢
人身险保险机构证件
刚捡的
人身险调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人身险调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互联网在国内人身险销售领域的应用
论互联网在国内人身险销售领域的应用
浅析存款保险机构
中国人一生要办证件、证明超过400个
人身险产品可用二维码辨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