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醉
琵鹭是一种长相怪异、数量稀少的大型涉禽。别看它数量不多,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所以沾水的地方都可能有它的影子,比如沼泽、湖泊、水田、河口、红树林以及沿海滩涂等各种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在我国琵鹭的分布就十分广泛,东北、华北,一直到东南沿海,以至于海南岛,甚至在四川和贵州也有它的踪迹。尽管分布广,但是因为栖息地人迹罕至,人们对于琵鹭的世界知之甚少。
一
琵鹭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动物。我国古人早就注意到了它,并且硬生生地将它和艺术“扯”上了那么一丁点关系。
我国目前最早关于琵鹭的记载,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所说的“瀛、莫二洲之境,塘泺之上,有禽二种……其一类鹜,奔走水上,不闻腐草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已,无一夕少休,名日‘漫画”。到了明代,李时珍又在其《本草纲目》集解中,进一步说明“鹈之属有‘漫画者,以嘴画水求鱼,无一夕之停”。
仅仅因为琵鹭捕食方式独特,即“以嘴画水求鱼”,便给它起了一个“漫画”的名字,纵观中外,恐怕只有中国文人才能做出如此富有情趣的事情。
琵鹭又称琵琶嘴鹭、琵琶鹭,是鹳形目朱鹭科琵鹭属6种长腿涉禽的统称。值得一提的是,朱鹭科包括鹮和琵鹭两属,因此琵鹭和国宝朱鹮算得上远房表亲。
琵鹭是候鸟,体长一般在60~80厘米。有意思的是,琵鹭的嘴(学名喙)不但长得“怪异”,并且还挺长,一般都在16~18厘米。它整天伸着一张和身体很不成比例的大嘴,难免让人感觉略有几分滑稽。
在我国境内栖息的有两种琵鹭:白琵鹭和黑脸琵鹭。其中又以黑脸琵鹭最为罕见。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琵鹭,它们最引人注目的都是那一张扁平如饭勺的大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里提到了我国传统乐器“琵琶”。琵鹭嘴巴的外形轮廓就跟琵琶非常相似,所以得名琵鹭。
白琵鹭和黑脸琵鹭的长像极为相似,全身羽毛都是雪白色的,嘴大体上也是黑色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白琵鹭仅仅是嘴的基部为黑色,尖端微微呈黄色,而黑脸琵鹭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都呈黑色,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
二
野生琵鹭喜欢栖息在人迹罕至的滩涂、岛屿,因此人们对它的生活轨迹一直知之甚少。直到20世纪末,人们在辽宁省长海县的行人坨子(海域名称)发现第一个琵鹭繁殖群,才最终确定我国不但是琵鹭的越冬、迁徙停歇地,也是它的繁殖地。
每年春天,在我国东南沿海越冬的琵鹭便会陆续向北飞,前往我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的繁殖地。科学家通过安装在琵鹭身上的GPS信标发现,它迁徙的速度简直超乎想象。一只代号为E44的琵鹭从我国台湾岛南部越冬地出发,不到30个小时便飞越1800千米抵达朝鲜半岛的繁殖地。
琵鹭很聪明,尤其是繁殖期,它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宝宝的安全。
首先,它们会把筑巢场所选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同时还会选在人类难以靠近的陡峭岩壁上。一种鸟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琵鹭还处心积虑地找来很多警惕性更高的邻居。我国琵鹭繁殖地之一的元宝坨子是仅有0.14平方千米的小岛,却栖息着200多只白琵鹭和400多只黑尾鸥育雏。
琵鹭抚育后代的过程比其他鸟类更精心,堪称鸟类世界的模范父母。
回到繁殖地,琵鹭头后部呈长发丝状的羽冠会变成全黄色,同时前颈和上胸之间会长出一条黄色颈环。科学家称其为琵鹭的“夏羽”。
此时,成年琵鹭的头等大事便是筑巢。它们筑巢的材料一般是附近各种植物的枝、叶和茎。不过,也有个别“偷懒”的琵鹭会寻找其他鸟类废弃的巢穴,经过简单修补后加以利用。巢穴外径最大可接近1米,但很浅,通常不会超过10厘米。
琵鹭妈妈每年4月末开始产卵,每窝在3~6枚不等。为了让雏鸟能够安全顺利地破壳而出,琵鹭夫妇会交替进行孵化,每隔两三个小时换班一次。海岛上的恶劣环境总会给它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烈日当空时,琵鹭夫妇会顶着酷暑扇动翅膀为卵通风、降温;狂风暴雨来袭时,它们又会以身体作伞为卵遮风挡雨,以免它们受潮、着凉。为了让卵受热均匀,琵鹭夫妇每天还要翻动卵四五次……
经过大约25天的精心呵护,小琵鹭终于破壳而出。然而,此时的它们仍然离不开父母的照料。琵鹭夫妇会把找到的食物存放于胃中,回巢后再将经过半消化成流质的食物送到小琵鹭的嘴里。这种情况要持续到一个半月之后,雏鸟开始练习飞行并逐步能够自行觅食才会结束。
从8月下旬开始,在北方各地繁殖的琵鹭便会全家出动,陆续开始向南方的越冬地飞去。
三
野生琵鹭种群数量减少,除了赖以栖身的湿地被大规模开发利用之外,还与日益繁盛的观鸟旅游、渔业干扰以及水质污染等有关。如果从找原因,恐怕要归因于琵鹭对栖息地和觅食场所要求过于苛刻。
琵鷺白天多数时间休息,等到黄昏时分才以十几只或几十只集结成小队飞出去觅食。琵鹭的食物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和一些软体水生动物。觅食的时候,琵鹭排成一列,都把“饭勺嘴”插在水中,一边左右扫动一边慢慢向前走,一旦触及水里的食物,就立即夹出水面,吞咽下去。
然而,这种奇特的捕食方式也决定了琵鹭只能在浅水区域觅食,水位既不能太深(最多只能没到腹部),又不能太浅,太浅了“饭勺嘴”无法来回扫动。同时,对于警惕性很高的琵鹭来说,觅食和栖息地还必须具备水面开阔、视野良好等特点,以便遇到危险时能及时逃走。
在野生环境中,琵鹭的天敌主要是猛禽、野狗和狐狸等动物。不过和琵鹭的境况大同小异,这些天敌的数量也在日益减少。总体来说,天敌并不会对琵鹭种群数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琵鹭生活中总是若隐若现地闪动着那么几个麻烦制造者的身影。
每当琵鹭排列整齐一起觅食的时候,不远的地方总会有几只白鹭、夜鹭等鹭科动物漫不经心地晃荡,偶尔也会出现一只或者数只野生鸬鹚。这些家伙要么身材纤细,要么粗壮精干,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行动敏捷。
琵鹭的“饭勺嘴”在水里就好比一个吸尘器,能把所有遇到的食物都揽入口中。不过,要吞下食物就必须把嘴从水里抽出来,然后扬起头大快朵颐。吃小鱼小虾倒还方便,一旦遇到大一点的鱼类,要调整吞咽角度还要耗费一番功夫。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本漫不经心的尾随者便来了精神。它们往往立即行动,趁琵鹭专心致志摆弄食物的时候,猛冲过去把鱼儿抢走。这其中,以鸬鹚的抢劫成功率最高。可怜的琵鹭,好不容易才抓到一条大鱼却成了其他鸟的盘中餐。它们的“饭勺嘴”抓鱼好使,但要利用它去打斗却明显不是一个好武器。尤其和鸬鹚那鹰钩般的尖嘴比较一下,琵鹭多半是选择忍气吞声。
时光回转到一个世纪之前,琵鹭还是在我国各地十分常见的大型涉禽,然而今天已经成为了罕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果还想继续欣赏“饭勺嘴”悠然地水中漫画的情景,就多多善待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