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地位及其应用

2019-02-22 02:05李凤凤
祖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声乐教学应用

李凤凤

摘要:情感与声音是不可分离的、相互统一的。情感培养是声乐教学的精神内核,有利于提高审美水平、有助于彰显音乐特色和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应用情感培养应从全面把握和理解声乐作品、实现声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掌握声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四方面入手。

关键词:情感培养 声乐教学 应用

情感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掺杂着理性和感性的因素,更彰显了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品质。情感展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情绪变化,更突显了受众的精神境界的变化。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情绪情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演唱者的表现状况,影响着声乐表演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声乐表演的情感色彩贯穿在演唱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中,表演者情感的投入程度直接决定着声乐表演的好与坏,影响着表演的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情感培养的作用,将其合理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情感同声乐的联系

所谓的声乐艺术,就是凸显声音与情感的艺术,追求声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表演者要想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带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必须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声乐技巧。当进行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时,创作者要充分将情感因素融入到其中,丰富声乐作品的内涵,增强可欣赏性,提高作品的深度。声乐作品中要充分体现着作者的情绪表达,凝结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投入,能强烈反映出作者最真实的情感状况,提高作品的感召力,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可以说,情感与声乐是休戚与共、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二、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地位分析

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地位主要包括情感培养是声乐教学的精神内核、有助于提高审美水平、有助于彰显音乐特色和有助于彰显艺术表现力等方面。

(一)情感培养是声乐教学的精神内核

声乐艺术不像舞蹈艺术一样,能依托动作、表情等特征来传达情感,它只能单纯依托声音来传达感情,展现作品的精神内核,提高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情感因素是声乐艺术的重要前提基础,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带有情感色彩的声乐作品,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情感共鸣,提高艺术作品的温度。情感培养是声乐教学中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能活化声乐作品,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力,实现唱演者与听众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的实效性,达成教学目标。

(二)有助于提高审美水平

虽然声乐作品是依托声音来彰显艺术的魅力的,但依然具有审美价值,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大众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逐渐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对声乐艺术作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受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工作状况等方面的影响,人们的审美标准千差万别,有不同的偏好和习惯。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他所需要的声乐作品的类型也是不同的,审美标准也发生着变化。声乐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情感性的表达,但作品中的情感是稳定不变的,它在声乐作品创作完成的时候便已固定,不能随着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有助于彰显音乐特色

情感培养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风格,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日益涌现出来,它们拥有独特的风格与习惯,彰显不同的文化内涵。特别对我国而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间的音乐类型迥异,各具特色和风格,丰富了我国音乐艺术的宝库,为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不论是何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都会掺杂固定的情绪情感,依托特定的音调和旋律,按照曲调进行演唱,表达声乐艺术。同时,即使是按照同样的曲调进行演唱,但演唱者的情绪状态不一样,都会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将听众带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之中。所以,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情感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提高声乐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四)有助于彰显艺术表现力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情感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到作品中,能使学生站在创作者的角度,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感受他的情绪状态,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声乐作品的吸引力。充满情感因素的声乐作品,能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听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声乐作品的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花长时间去掌握声乐表达的技巧,洞悉情感变化时声音强弱的规律。同时,情感培养需要学生注重生活化体验,声乐作品的创作素材源于生活,所以要从生活中寻求情感表达的灵感和契合,提高艺术表现水平,增强艺术作品的亲和力和“接地气”性,扩大受众的参与度。

三、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全面把握和理解声乐作品、实现声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發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掌握声乐作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

(一)全面把握和理解声乐作品

情感状况直接反映着人们内心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是感性直观的表现。演唱者在演绎声乐作品之前全方位、多层次的解读声乐作品,基于此对现有的艺术作品展开再创造活动,不断挖掘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色彩,提高情感表达的针对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演唱者在解读声乐作品时,要充分依托代入法,将自己想象成创作者,综合考察创作者所生活的社会年代、考虑当时的情绪状态、紧抓当时的审美水平和层次,然后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创作彰显独特性的艺术作品。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声乐作品,都需要学生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特征,只有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力,延伸声乐作品的生命。

(二)实现声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

声音和情感二者休戚与共,紧密关联。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声音与情感的合力,通过声音技巧的使用,凸显情感的变化,提高声乐作品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在声乐艺术作品中,唱演者的情绪情感和内心特征都是依托声音这一载体传达出来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方面在表达情感方面略显乏力。因而,要想提高声乐作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带给受众美的享受,只能通过高超和娴熟的声音技巧来实现。声音掌控者能有效调控声音的节奏、颤抖、音调和音量等方面,凭着声音的变化带给受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感受情绪情感的变化,是最真实、最直观的听觉感受,能切实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力,带给别样的听觉盛宴。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洞悉创作者最真实的情感世界,同时与学生成为伙伴,调动学生对声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之前,要全面分析声乐作品,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感悟,提高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经典的声乐作品展开教学活动,从作品的创作手法、生活的社会状况、家庭情况和曲调、音律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作品展开全面、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亲身感受创作者的情感状态,依托声乐表达手法呈现作品。

(四)掌握声乐作品的表现手法

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声乐作品的表现手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合理、科学的领会艺术作品中饱含的创作者的情感和内心变化。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共同感受声乐作品中的音律、音调、节奏和旋律等各方面的变化,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的表现手法,能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认识,进而准确领会创作者的情感因素,提高声乐表演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和思考

综上所述,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声乐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引发情感共鸣,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教师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声乐作品,帮助学生对声乐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认识,进而准确把握其中的情绪情感,提高声乐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飞.长相知共和谐——论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教学的协同作用[J].大舞台,2011,(08).

[2]于妲妮.“声乐艺术指导”对演唱者及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以意大利音乐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8,(03).

[3]唐捷.培养声乐表演自信心对于声乐学习及表演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3,(14).

[4]曹文文,朱先华.论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作者单位:济南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声乐教学应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