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芳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贫困问题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我国的扶贫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当前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遗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领导责任意识,帮助广大贫苦区人民脱贫致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牵头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着贫困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成效。对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要想使得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就要切实做好牵头引领工作。首先,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提前了解所负责地区的规划措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扶贫规划措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实际的扶贫工作与制定的扶贫政策相一致。其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尽最大可能提早规划负责区域的扶贫产业。在实践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开发,必要的时候将当地的民俗特色产业融入其中,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可以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最后,基层党员干部要创新思维,积极带领群众开拓新项目,新产业。在拓展新项目、新产业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要努力克服群众资金缺乏、观念保守以及不愿甚至不敢承担风险等困难,主动做新项目新产业的先行引领者。
(二)先锋示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是推进基层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不仅是推进农村各项扶贫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更是主要的示范引领者。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效,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的先锋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引领扶贫开发的思想。思想是支配人行动的前提条件,检验人们行动的方向是否正确需要人们将思想认知作用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因而,在开展精准扶贫开发的过程当中,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将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和精准扶贫开发相关的政策措施与贫困地区已经获得的成功经验有效结合起来,以激发内生动力的方式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要引领扶贫开发行动。示范靠行动,引领在路上,说得天花乱坠不如采取行动,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具体到实际行动中,需要具体到广大贫困群众实实在在需要的地方。因而,在基层扶贫开发工作中需要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能手和带头人,在实现自身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对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的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带动本地区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做到扶持一批、发展一批,带动一批,最终实现稳定脱贫。
(三)桥梁纽带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联系党组织和广大贫困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对负责区域的贫困情况很熟悉,深知负责区域贫困群众的需求,清楚脱贫过程中的遇到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总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达成脱贫致富,巩固贫困区脱贫成果,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全面学习和解读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关于扶贫开发方面的政策措施,根据自身的理解以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当好扶贫开发相关政策的宣传者和政策的执行者,提高农民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政策的法规知晓度,使各项政策法规进入到基层,惠及群众,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优惠,提升自身的获得感。第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及时准确详细地汇报所负责区域扶贫开发相关的情况,将自己在帮助群众脱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贫困群众的需求和执行政策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反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适时调整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参考,实现精准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与实际落实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基层党组织和受助人民群众随时获得扶贫开发动态信息。第三,基层党员干部需采取多样化的方式,针对群众做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的宣传,增强群众群众对扶贫宣传工作的认识,提高宣传信息工作质量。
(四)责任担当作用。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建准扶贫脱贫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关于这种结合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体现在农村乡镇层面,要着重选择贫困区的领导班子,选配好扶贫开发的第一把手,确保整个乡镇扶贫干部队伍具有较强的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现在贫困区的村级层面,要侧重于选择一批有先进思想,优良作风和能力强的年轻优秀干部和各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工作,并将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与贫困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有责任有担当,坚持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责任与落实扶贫攻坚政策的行动并重,让精准扶贫工成为贫困地区的常态化工作,举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第一,要把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当做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履行这份责任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与广大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做在一起。第二,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转变思想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因而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发挥作为共产党人的先锋队性质,积极提升自己帮助贫困区脱贫致富的引领能力,树立榜样,唯是共瞻。第三,要统筹兼顾贫困地区的扶贫资源,集合当地各界的扶贫力量,通过吸收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制定符合贫困区的政策措施,真真切切解决贫困区的实际问题。
(一)主观认识不够深刻。作为一项时间跨度长、任务艰巨的工作,扶贫开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果收效速度慢,因而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然而根据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我们发现,在以往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不乏存在基层党员干部主观认识不够深刻,潜意识淡薄的情况,如,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党建意识不足,对我党先锋队的作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不到位,办事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办事懒散只会做面子工程,牵头引领作用、先锋示范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及责任担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从而引起了政治功能弱化。
(二)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带头能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领头作用的发挥情况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然而,目前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村子缺乏年轻的党员干部,年纪较大的老党员综合素质略低,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不强,对于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政策精神解读不够,极大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另外,面对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这种情况,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信心不足,甚至会因此而放之不管,不管不问,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想干却无从下手,导致许多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进而影响了扶贫开发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基层党员干部间凝聚力不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员干部之间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扶贫开发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基层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恰恰在开展工作的工程中存在着基层党员干部分工不明确,组织涣散,效率低下,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如此一来脱贫攻坚工作滞缓,脱贫致富工作难以完成。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够全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农村工作的根基,主要负责传达中央各项相关政策并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工作。然而反观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可以看到一些基层党组织自身基层党建工作建设不到位,没有相关的能力和资源搞好相关的工作服务;有的基层组织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给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有一些党组织在推进基层党组织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到群众的作用片面强调群众自治,还有一些党组织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只关注于经济社会组织自行发展,如此一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会被弱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也无法开展相应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加强培训,转变基层党员干部扶贫意识。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和工作状态决定了扶贫攻坚的状态,尤其目前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是要转变基层党员干部扶贫的意识。因而,为了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需要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转变其扶贫意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结合“两学一做”与“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专题党课,重点反复强调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使习近平讲话精神融会贯通于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深处。另外,在平时的教育培训当中要适当的加入先进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和违反法律法规的反面形象案例,时时刻刻给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以警示作用,从而更好地带领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二)积极引导,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扶贫能力。“扶贫工作抓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扶贫工作做到到贫困村、扶到贫困户。”[1]为了尽快改善农村的贫困状况,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需要提升自己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一是合理高效地选派到贫困村任职基层干部,尽可能地向基层输送有志于投身到基层工作、具有农业农村扶贫开发远大抱负和拥有农村规划经历的干部,以造血的新形式代替以往输血的旧形式。二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带头人当中进行选拔,优中择优,命其为村委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地选派基层党员干部,对有政策解读有困难的村子选派党政干部,对经济落后难以翻身的村子选派擅长经济规划的干部,对缺乏技术的村子选派有专业技术的基层干部,如此形成基层党员干部和贫困村的高效结合,有助于产生精准扶贫脱贫的强大正能量。三是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监督制度,实现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和群众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访谈向每一位困难群众解读党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扶贫开发方面的政策措施,让结对帮扶入村到户的扶贫政策措施深入人心,确保每个贫困户知晓扶贫政策,感受扶贫措施,满意党员干部的扶贫工作,如此一来更利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扶贫能力。
(三)激励保障,调动扶贫干部工作积极性。“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关心爱护在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制定激励政策,为他们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2]第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按照职位分工确定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让每一个党员干部知晓自己任期目标,制定自己任期内的年度工作目标,并按照目标进行考核管理。强化基层党员干部考核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考核的基础上加入农民群众的意见进行群众评议,力求做到考核管理的结果客观公正,深入人心。第二,要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并严格实行,以基本工资加绩效加奖金的形式确定基层党员干部工资,根据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奖励,反之进行惩罚。第三,落实基层党员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充分考虑到农民增收相应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工资待遇,以此来调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发展集体经济,形成扶贫攻坚长效机制。为了尽快脱贫致富改善贫困的状况,基层党员干部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尽可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产业发展在整个扶贫开发中处于核心位置,要想脱贫致富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将扶贫优惠政策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因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挥责任担当作用,通过集中社会力量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找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结合点,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适应当地精准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进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首先,鼓励群众利用现有技术资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促进脱贫。大力打造品牌农业,注重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对农业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其次,加大对该地青年劳动力的技术培训,鼓励建立合作社,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最后,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以低保的方式保障其生活,关注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让每一个人都获得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