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再平, 张继华
(1.绵阳师范学院 人事处,四川 绵阳 621006;2.绵阳师范学院 发展规划处,四川 绵阳 621006 )
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决定力量,人文情怀是大学教育的根基和灵魂。大学教师人文情怀蕴含着大学教师的理想信念、智慧情怀、价值规范、气质神韵,体现着大学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追寻,以人格互染、灵魂守望、心灵感召的方式与学生发生内在意义的关联。大学教师应在追寻自身的梦想、彰显智慧的基础上,端正价值天平,更加专注于自身人文情怀的培育。
“大学天生是永远高扬的道德旗帜”,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致真知和致良知,“造就公众心灵”。大学教师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涵养人文精神,坚守精神家园。大学教师基本品性是源自灵魂深处的人文情怀,其应该具有善良正直、骨血丰满、精神强健、价值正确的气质和品质,守望着一个社会的良知。大学教师人文情怀的价值意蕴在于大学教师要通过对日常琐事的点滴感悟,站在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立场,剖析自我灵魂,对教育本质进行审视和追问,与真理为伴,与美善为邻,以令人尊崇的道德形象守护社会和民族的理想价值观。大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教师要帮助莘莘学子“唯义所适”,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积极的生活信念、对是非美丑的鉴别判断能力,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位、有爱心、有情趣的人。弗莱克斯纳说:“大学不是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1]大学教师人文情怀如同一面镜子映照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意味着大学教师对自身品性气质具有敬畏式的自重,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应该保持对国计民生、百姓冷暖的敏感与执着,对个人名利得失的淡泊与超脱。当社会变得丑陋和麻木的时候,大学教师就应该成为大众思想格调提升者,当社会变得媚俗与虚伪的时候,大学教师就应当成为国民高雅情趣的引路人。
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蕴含着对人性的尊崇和对生命的尊重,教育只有尊重“人道”,才能彰显“人文”。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崇尚真理,追究真知,更重要的是对独特生命的尊重,唤醒生命的意识、感受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尊严,保持生命的活力。大学教育的本质应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站在“人”的高度去理解、接纳、同情和尊重学生,博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让教育重归于人本身。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基于对生命的关怀,对学生独特生命的认同与宽容,在移情理解与平等对话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氛围和精神环境,使教育与生命相遇,让教育触及心灵,启迪学生智,从而实现教育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润泽和人格的塑造。大学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给学生自我价值判断的权利和自由,重新审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加强对学生鲜活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精神是否丰盈,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与感恩,学会宽容与理解,让学生清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在自我成长、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对自身及生命世界形成深刻的认识和觉悟。真正有情怀的教师无不高度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只有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注入人性的基因并在鲜活的生活中加以践行以后,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滋养生命,创造幸福的动力。
宋代大儒张载曾指出,儒生治学出世的目的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这横渠四句是大学教育终极目的最好写照,体现大学教师对人生理想和教育价值的追求,具有超越工具理性回归教育本质终极关怀的性质。人文情怀要求大学教师超越个人荣辱得失,坚守人类共有的普适性道德精神和价值理想,具有超越地域、民族、文化、物种、时空关注芸芸众生的大悲悯、大关怀。大学教师以何种教育理念、情感和方式对待学生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大学教育应超越对知识技能的膜拜,从知识关怀转向对人的精神关怀,回归对人存在意义的深切感悟,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方式,执著追求教育本真性的价值理想,“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教师之所以能塑造灵魂在于教师能够摆脱固有的简单规训范式,为学生打开自己审视世界的窗口。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是以普世的眼光和阳光般的大爱精神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完善人格、健康发展,梁任公先生曾说过:“吾侪确信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有其精神生活,……吾侪又确信人类之物质生活,应以不妨害精神生活之发展为限度,太丰妨焉,太觳妨焉,应使人人皆为不丰不觳的平均享用,以助成精神生活之自由而向上。”[4]
人文情怀作为一种人对自身所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和对履行责任的积极意愿,是由同情心、义务感、良心、羞耻感、奉献精神和忧患意识等多种情感交织融合而成的一种高度的内心自觉,激发人强烈的使命感,塑造人高尚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人正确的人生抉择。[5]大学教师一直被视作一个社会的精神贵族,具有高远的理想、开阔的视野、深刻的见地、卓越的智慧、深邃的思想和超拔的眼光,是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助推力量。人文情怀要求大学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准确把握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把自己的教育科研与国家要求紧密联系,“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知行合一,将个人价值与责任担当相统一,主动融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洪流,勇于在变革中承担责任。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教师明晰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国家使命,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优秀人才而报效同胞,让学生受到将来服务社会的道义和责任的熏陶。大学教师应该传递积极正义的声音,关照底层社会和弱势群体,用其正确价值观影响和引导社会及公众,以实现社会、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大学教师以自己的道义与责任,为社会提供一种彰显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引导广大民众自觉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成为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言人。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那样,“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6]
大学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随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大学早已成为任何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少大学教师也走出了高墙深院,利用利益支配的“旋转门”,不断转换角色行走穿梭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为国家的繁荣、国家的进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时下的中国社会也正经历着观念和道德的变革,在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不断重新解构,叠加西方社会各种观念的侵蚀,整个社会正面临信仰缺失、精神荒芜的危机,社会上的欲望必然会投射到大学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之中,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也正在被喧嚣的现实所遮蔽。随着商品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推进,大学教师或主动适应或被迫参与到商业洪流之中,大学教育关于人类独特的终极关怀与学术资本的观念产生剧烈的冲突,我国的大学似乎被人们广泛诟病,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原则与学术伦理发生着激烈碰撞,要大学教师保持“寂寞”的“自由”,根据学术本身的是非曲直宁静致远,虚静守一,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人们的心中理想的师德形象存在深深的鸿沟,志趣高雅、睿智独立、自由博爱、坚持真理、胸怀家国的精神贵族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变得支离破碎。人们沮丧的发现,或许只能从古老的校园建筑和大师们的经典文献中才能捕捉那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学传统。大学教师在时代的喧哗与躁动中难免产生浮躁矛盾心理,逐步放弃对教育终极关怀的追求,不少大学教师的价值理想不断受到利益洪流的侵蚀,大学教师的风骨与良知正在被人性物化倾向所吞噬。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对人终极关怀逐渐削弱,大学教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也会或多或少地逐沦为“稻梁之谋”“名利之选”。[7]
正如列奥·施特劳斯所指出的那样,“各种出于本性就是高贵的或令人钦佩的东西,本质上乃是人类高贵性之整体的组成部分,并与这一整体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指向秩序良好的灵魂,那是人类现象中无可比拟的最令人敬佩之物。对人类优异性的钦佩这一现象,除了凭借特别的假设外,无法从享乐主义或者功利主义立场加以解释。”[8]当前不少大学教师像明星、像官员、像商人、像老板、唯独缺少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书香气息,大学教师从经师与人师向商人转化过程中,大学学子同样发生着从学子向顾客身份的转变,原本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教授,面向的不是接受教化的弟子而是用金钱消费的公众,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学生购买学术商品的同时对学术和教师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当纯洁的学术沦为大众消费的商品,缺少社会关怀的学术活动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灵光的时候, 大学老师还能承担道德教化的神圣职责吗?当大学校园弥漫着铜臭味的时候,人们还指望大学能熏陶出博雅之士、还能培养出能独立研究、独立思考、具有独创精神的栋梁之材吗?虽然不排除个别学术精英为了维护学术的尊严,在自由探索、追求真知的学术道路上蹒跚前行,还在与商品经济进行堂吉诃德式的抗争,但作为群体为民请命的公共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历史。
面对大学人文关怀失落的巨大挑战,外在的压力和现实利益让部分人与学术本真追求渐行渐远,大学教师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身在理想人格与现实境遇所导致的尴尬与危机。如果一个大学教师完全抛弃了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和批判社会的品质,而一味地为一定利益集团代言和辩护,那么大学教师就会蜕变为一个缺失灵魂、泯灭社会良知和社会公正价值标准的躯壳。[9]真正的学者不仅在于他能为社会做出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他有能力拒绝什么,当大学母体开始不可控制地世俗化之后,崇真尚美、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甘于寂寞、潜心学术的大学教师才更值得尊重。
没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教育是见物不见人的教育,没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教师是没有精神灵魂的教师。缺乏人文之光照耀,忽视精神建构的大学教师很难对教育事业有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忽视人的精神和情感,势必弱化大学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使命责任,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助长一些学生对学习的敷衍、散漫、投机的心理和行为。[10]当大学教师失去卓尔不群的精神、顾影自怜的孤傲、睥睨视人气度,却为利忙碌、追逐潮流的时候,生命感应的同情心就被功利的思想压制,关怀怜悯就会遗失,是非观念就会模糊,生命意识就会淡薄,教育就会失去原有的温度。如果大学教师缺乏对鲜活生命关怀和尊重就必然导致大学独特灵魂的沦落,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只能成为一种良好愿望。正如肖川教授所言,“一个文化中缺乏对于灵魂安顿的设计,存在于这个文化中的个体,要么麻木不仁,要么惟利是图,要么无所适从。文化、信仰、教育三位一体,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人的健全的精神生态。”[11]
大学精神文化是涵养大学教师人文情怀的土壤,大学教师人文情怀根植于大学研究视野的广阔、研究学问的高深、研究旨趣的博大。大学精神文化孕育了教师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容并包的恢宏气度、大象无形的灵性氛围和自由神圣的理性光芒。大学教师人文情怀培育的内在逻辑就在于教师既是被大学精神文化规范的对象又是大学精神文化构建的主体,只有教师的自省自觉,情怀才能如阳光雨露般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自觉践行的动力机制。人文情怀的培育需要大学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仰望教育的星空、憧憬教育的未来,保持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可以通过大学恢宏气度和卓尔不群的本体追问赋予个人教育理想价值内涵,使治学过程超越功利的迷雾回归自由独立的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使命的达成和功能的实现必须依托大学教师人文精神的皈依和大学人文情怀的追寻。大学教育需要灵性、智慧、激情,更需要纯粹的动机、诚实的品格和高贵的心灵。“大学必须有一场精神的革命,实现从外在目标的重视向内在目标重视的回归”。[12]大学教师人文情怀体现在主体对大学应然状态和本体价值的追求之中,将大学的精神文化融汇在个人价值实现和专业成长之中,大学教师人文情怀培育就是让大学教师敬畏学术、潜心育人,以传承文明为己任,在感受教书育人过程中感受幸福,保持大学的尊严。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教师会将自觉涵养自己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通过精神与理想的引领,始终对教书育人保持一种神圣敬畏的信念,防止治学过程受到功利化、商业化的价值观侵蚀,始终以求真的态度、反思的取向、批判的精神秉承大学精神、恪守底线良知,坚守大学之道,“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3],在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中不断超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致力于创新引领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
大学教师人文情怀是大学本体价值的体现,没有精神气质的奠基,大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力就无法激发。人文情怀承载着大学教师高远的理想追求,更体现着大学教师对教书育人的价值标准。严谨求实、科学求真、批判创新、责任担当的人文情怀文化应该是所有大学应具备的非功利普遍价值追求。大学教师应自觉加强对大学精神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和原则,培育自己的情怀。基于本体价值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需要大学教师始终保持对生命与学术的敬畏之心,坚守大学独特的灵魂,让大学重新成为社会道德高地、人类心灵家园。大学教师要在鲜活实践场域中提升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增强对教师身份认同,让价值引领为人文情怀的存在和尊崇提供一种不证自明的逻辑基础。“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意志应该完全摆脱一切所受的影响,摆脱意志的对象,所以,客观上只有规律,主观上只有对这种实践规律的纯粹尊重,也就是准则,才能规定意志,才能使我服从这种规律,抑制自己的全部爱好。”[14]
人文情怀的培育让大学教师保持的对教育规律的敬畏与尊崇,让教师在灵动的教育生活中体味爱与责任的伦理要求,感受美丽诗意的生命意蕴,绽放治学施教的理性光芒,善于反思和内省,强化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通过“心灵契约”,明确自己所负的育人使命,反思和重建自己的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使自己成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和职业内在尊严的主体,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叩问自己的职业良心。情怀培育需要大学教师以切己的价值关怀走出专业领域,在真知和良知旗帜的召唤下引领社会前行方向,以浩然正气使狂热的社会保持清醒,给失范的社会发出警示,他们以其卓越的才智、超拔的精神洞察社会的价值体系,思考人类何去何从的终极问题,他们或大声疾呼、或率先垂范,他们用自由、正义、仁爱等人类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约束要求自己、坚守节气操守,重塑社会道德标杆,在功利的社会中寻求价值澄清和进行灵魂救赎。学术是无价的,在名利和真理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大学教师的良知决定自身的选择。让大学教师保持对学术敬畏是必要的,确保学术在阳光下健康运行的内在前提是学者自觉。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教师崇尚自由与公平,能遵守秩序与法则,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虚怀若谷的气度、深邃高远的眼光、自由独立的人格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过程中传承真知、关照现实、启蒙大众,修复社会瑕疵,推动社会德性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改造。
人文情怀不是飘渺虚无的存在,需要大学教师不盲从、不空谈、不抱怨,通过严谨治学过程去体悟和践行。船山先生有言“主教有本, 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 正道为渐摩之益。”[15]大学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始终保持对教育的激情,保持对教书育人活动的执着与投入,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大学教育灵动之美,用对师生治学过程中细节的关注与审视,用夸父逐日的坚持展示教师对生命对事业的真诚与挚爱,用大学精神文化去规范、约束、指导自己的教书育人活动。大学教师坚守育人之道,通过自身的舌种笔耕、循循善诱的育人活动更多关注知识背后的人性光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性空间,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关怀意识、营造自由生动的教育生态,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人格涵养学生的人格、让自己的高雅文化熏陶学生,让自己的高尚人格感染学生,用大学理性自由之光温暖润泽每位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保持纯洁的心性,让学生徜徉在恬静优雅之中、让学生始终行进在逐梦的路上,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师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生成、灵魂渗透、道德构建。
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形成于教师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提升、专业发展过程中,人文情怀的培育需要教师自我精神的解放和生命光彩的绽放,提高教师的师德规范自觉践行的意愿和能力,让教师在鲜活的教育实践和真实的生活场域中通过自发、持续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诠释“大学教师”的责任与内涵,体验师德建设的意义,不断追求和实现可能的道德理想生活,使全体大学教师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更要将外在的制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大学教师需要让教育回归人的原点,感悟生命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满足自己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关注自己和学生的不同体验,在学生心灵中播撒爱与责任的种子,着眼自己和学生的成长过程,提升自己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引导学生对自己求学过程的自省自律,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培育德性、陶冶性情,帮助树立坚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勇于创新的学习品格,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重、谦逊包容,实现学生的心灵自由与和谐发展。
当然,人文情怀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大学教师目标清晰、梦想不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6]那么这个逐梦的过程本身就会产生巨大张力,就会为情怀的培育提供丰厚的养分和内在动力。情怀的培育需要引导大学教师改变规范约束中朝督暮责的冰冷方式,尽可能地使教师人文情怀的内在温度,从规训与抑制转向对生命的尊重和激发,将规范要求的限制变成内心的法则,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积极主动地建构起自己的意义世界,内心有执著的追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教育情怀的培育、育人能力的提升、教育理念的践行、教育梦想的实现有机结合,让教师自觉维护职业规范,恪守师德底线,形成底线伦理与意义引领,生活在充盈良好德性的诗意境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