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信 谭秦红 季文文 姜小霞 王海扬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技术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可以把乡村的特色资源及乡村农业产品数字化,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及大数据的分析功能让农民进行准确生产和及时销售,并在不同领域发展乡村特色产品、乡村旅游,最终实现精准扶贫,不断改进乡村农产品的发展模式[1]。
当前,随着贵州省大数据的发展,数字走进乡村,“互联网+”加强向乡村延伸,4G、网络电视等走进农村家家户户,农村正在被数字改变,农民生活也在发生巨变。近年来,铜仁市在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上,建设了一批农村互联网平台,如农村淘宝、智能垃圾池等,让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实现农村地区的水利、电力、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建设,让大数据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2]。
目前,就城乡网络发展来看,两者发展不平衡,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还很大,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拥有和使用信息量,两者都是无法比拟的。以互联网为例,市区互联网被普遍使用,而在农村只有少数家庭使用互联网。再比如计算机普及率,市区一般家庭都拥有至少一台计算机,而农村有计算机的家庭少之又少。
由于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一些偏远的山村交通不便,虽然近年来交通设施有很大改观,但是由于离城区较远,给数字乡村建设带来很大困难。有的地区连手机信号都很弱,甚至没有4G信号,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因此建设数字乡村的难度非常大。
目前,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向城市流动,留守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大多数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及智能手机等先进信息产品,这是制约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又一难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另外,建设数字乡村,离不开一支专业化队伍。但是,当前铜仁市农村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人才储备极少,没有人才资源,就无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向前发展。所以,加大农村大数据、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是当务之急,特别是要培养一支爱农村、懂农村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数据就是巨量数据集合,是用常规软件工具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用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发展大数据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大数据在贵州省得到大力发展,铜仁市作为贵州省的地级市也在大力发展大数据项目。特别是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关键阶段,正是大数据大有可为之时。目前,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扶贫工作主要依赖于大数据,也得益于大数据,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农村电商,为大数据在乡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铜仁市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点正在逐步普及,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点产生的大量数据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大数据的发展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点产生的大量数据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数字乡村的建设推进了大数据在农村的应用;大数据在乡村的应用将改变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当地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发展农业、及时掌握市场形势、了解市场信息及需求变化提供了可能,为精准施策提供了靶心,同时让精准扶贫更加精准。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细致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式,让乡村农产品实现准确生产及准确销售[3]。
目前,全面投入的乡村网络高新技术装备,让网络信息技术进入乡村的家家户户,努力实现铜仁市乡村地区网络信息全覆盖,不断缩小或消除网络信息化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推动乡村地区网络信息化发展。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接入宽带,对条件落后的自然村要予以扶持。要协同推进广电网、信息通信工程与道路、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互联网建设,提高乡村网络覆盖率。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建立动态数据库,精准掌握市场供求情况,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政府可以通过对联通、电信、移动运营商进行相关的财政补助,让他们在乡村地区做到提速降费,可以适当减少或免除贫困户的网络通信使用费,使贫困农民愿意上网、想使用网络信息技术[4]。
大数据的应用离不开网络信息化发展,数据的处理也离不开网络的发展。因此,要不断丰富乡村网络内容,构建数字乡村新系统,不断完善乡村信息化建设,让网络信息技术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起到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同时,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让大数据成为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之间的直通桥梁,促进铜仁市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提高乡村整体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网络技术与社会、经济、生态、生活等方面的有机融合[5]。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农民文化素养特别是网络信息方面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农民在网络信息、大数据方面知识的缺乏制约着数字乡村的发展。因此,在加强农民其他方面知识培训的同时,利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新时代大讲堂等平台培训农民,让农民成为懂信息、懂数据、懂技术的新时代农民,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进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6]。
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乡村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加强乡村数字的共享、兼容和公开,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具有铜仁市优势的乡村大数据系统,借助大数据促进铜仁市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政府要利用乡村大数据平台数据为研究基础,引导农民发展相应的产业,推动“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带动乡村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