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梅
(潜山市梅城镇林业站,安徽 潜山 246300)
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蓝莓(Vaccinium Spp.)产业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为探索潜山市蓝莓精准施肥技术,2016—2019年在潜山市黄铺镇桃铺村祥圣林场皖潜蓝莓园进行施肥试验。
基肥采用菜籽饼+复合肥,按照3∶2比例混匀堆沤15 d后,于9月中下旬施入,基肥从2016年开始进行施入试验[1]。复合肥选择福建省福农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经销的SQM复合肥料,养分组成为N12-P6-K24-S14-Ca3-Mg2-Zn0.05-B0.01-Mn0.04。
追肥选择福建省福农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经销的SQM复合肥料。进行追肥1次试验的,在花后7~15 d内施入;进行追肥2次试验的,在花后7~15 d内和谢花后施入[2-5]。
基肥施肥量为 2、3、4、5 kg/株,追肥施肥量为 150、200、250、300 g/株。基肥与追肥施肥方法为条状沟施,施肥沟距离根茎30 cm左右,施肥沟深约15 cm,施肥后覆土覆盖[6-9],如表1所示。
表1 施肥方法与施肥量
每种施肥试验方法选择50株。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分别在皖潜蓝莓园5个盛果期园区各重复1次,共5个重复[10]。
果实采收时,按照不同的施肥措施,进行单株采果量计量[11]。然后按照不同施肥措施、不同园区和蓝莓栽植密度,计算不同园区各施肥措施单位面积产量,如表2、图1所示。
表2 蓝莓产量kg/hm2
图1 不同施肥试验措施平均产量柱形图
对表2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2],分析代码为:
分析结果输出如表3、表4、表5和表6所示。
表3 描述性分析
表4 差异性分析
表5 参数估计值
表6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从表3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平均”值可以直观看出,施1次追肥与施2次追肥、不同施肥量的蓝莓平均产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表4、表5、表6表明,在α=0.05的水平下F=3 400.636,大于Fcrit=2.249 024,P-value=2.06×10-53,小于0.05,且参数估计中显著性和主体间效应的检验显著性值为0.000 2,小于0.05。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肥施肥量、不同的追肥量、不同的追肥次数对蓝莓的产量影响显著。
基于以上试验分析,结合多年来蓝莓生产实践,就潜山市而言,蓝莓盛果期施肥要综合考虑蓝莓的产量和品质,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化肥为主,以快速补充蓝莓树体养分[13,14]。从本次试验看,蓝莓的施肥,以基肥施入3∶2比例腐熟的菜籽饼+复合肥5 kg/株,追肥2次、每次300 g/株复合肥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