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019-02-22 06:3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群体

(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我国仍有一批贫困人口的存在而不容忽视,而在其中有不小规模的残疾人口,他们是对当前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巨大挑战。

1.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残联的相关调查统计,我国残疾人人口目前已经达到了8500多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6.21%,而其中仍然有1500万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国家级贫困线以下,占据贫困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我国贫困残疾人是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重大考验,不仅如此,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有三分之一的贫困残疾人居于极端贫困状态,还有三分之二的贫困残疾人处于一般贫困状态。为了帮助贫困残疾人,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支持,相关部门在2016年12月制定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期望能够帮助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享有教育、医疗和保障住房等基本权益[1]。

2.残疾人致贫的原因

2.1 自身条件因素

由于先天或者后天条件的原因,导致残疾人生理或心理上的残疾,以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受到了自身条件的制约,他们往往无法胜任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十分简单且门槛较低的工作,致使残疾人口的日常收入来源受限而导致贫困。

2.2 社会现实因素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一直都在倡导着平等就业,鼓励残疾人员积极就业,自主创业,但是由于残疾人自身能力的原因,很多企业或者个体为了能够规避在工作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出于自身或者公司企业的利益考虑,往往会拒绝残疾人员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残疾人员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得到工作的机会也就很少,贫困情况也就容易产生。

2.3 家庭因素

由于残疾人员无法为家庭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和经济来源,出于家庭和未来的考虑,在部分有残疾人员的家庭之中,其家庭人员在自身教育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往往会忽视对于残疾人员的日常生活照顾和教育支持,而在残疾人员成年后就将其独立出家庭之外,而残疾人员自身又缺乏相关的能力,最后导致贫困[2]。

3.贫困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缺失

3.1 缺乏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人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自身能力根据情况的不同有着大大小小的区别,有的人能够自食其力,而有的人可能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人来扶持。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市残疾人口中,只有275万人享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而这些人仅仅占据了城市残疾人口总数的13.28%;而在农村残疾人口中情况则更为严重,虽然有319万的农村残疾人口享受到了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但是其人口占比仅仅是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5.12%,比城市人口占比落后了8.16个百分点[3]。这种情况说明来自国家和政府的帮助依旧是杯水车薪,有相当比例的残疾人员是无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3.2 劳动权利缺少保障

残疾人能否顺利就业,是残疾人口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创造条件”。虽然我国政府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由于残疾人自身的缺陷和障碍,目前社会中残疾人的劳动参与率依旧不高。虽然能够依靠扶贫工作解决其温饱问题,但是在社会中残疾人群体依旧受到来自社会多个层面的排斥和歧视。

3.3 教育保障缺失

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大多数残疾人属于生理和肢体上的残疾,少部分存在智力上的残疾,这就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接受良好且系统的学校教育是其摆脱贫困最佳也是最快的手段,因为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参与系统全面的教育是激发残疾人自身潜力、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家庭或者学校的一些因素,例如在视力、听力方面存在残疾的群体,则需要专门的书本和老师,往往会导致残疾人群体无法得到充足的教育。

3.4 医疗保障不到位

促进农村城市基本医疗发展,提高社会整体医疗水平,改革社会医疗体制机制,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提高相关补助;全面实施新农合医疗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重视老人、儿童、残疾人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等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目前的医疗救助费用以及参保费用对于依旧处于贫困生活中的残疾人群体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多数残疾人往往无力参保或者不愿参保。并且残疾人群体中部分人群往往多种病症共同存在的,或者其自身残疾问题需要长期调养治疗,对于他们来说治疗疾病的过程是长期且费用昂贵的,国家和地方对于这部分人群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医疗保障和扶持制度,就会导致这部分残疾人口的病情因为缺乏及时充足的治疗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严重,治疗难度也愈发增加,最后残疾群体只能选择有病不医,甚至等死。

3.5 康复保障缺失

在残疾人群体中,有部分残疾人员疾病和问题经过长期合理的调养和锻炼是能够得到改善甚至是治愈的,但是在我国残疾人的社会康复资源是处于缺乏状态的,残疾人相关的社区组织、康复机构和康复人员目前还无法满足巨大的残疾人群体。康复工作的进行主要还是依靠残联等政府组织的推动和建设,而技术上则需要依靠医务人员的介入进行,缺乏专业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护理人员,仍然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地投入。

4.完善贫困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对策

贫困残疾人群体是我国社会生活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与正常人相比,他们更应该享受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和福利,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必须要做到的。由于残疾人群体自身条件所限,他们往往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摆脱贫困。根据木桶效应说,一只桶能盛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样也是由贫困群体所决定的,贫困残疾人员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弱势的群体,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正常地发展,应该给予他们帮助和扶持,不断完善贫困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罗尔斯在“社会公平公正”理论之中提到过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通过优先原则在制度上给予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处境的人以最大的利益。贫困残疾人群及其家庭很有可能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穷困境,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

4.1 提高低保金额

贫困残疾人往往存在收入低,支出大的巨大困境之中,其自身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摆脱眼前的困境。这就需要政府制定针对贫困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贫困残疾人群发放保障资金,并且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证资金能够发放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另外,保障资金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最低生活保障的上调速度与物价上涨速度相挂钩,保证其金额始终能够满足贫困残疾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

4.2 加强教育保障相关制度的适合力度

首先,针对特殊的残疾人,我们要鼓励和培养有志于帮助残疾人、愿意投入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在政府的主导下,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兴办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减少残疾人的教育成本;其次,增加对于面向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建设,对于残疾人能够参与和胜任的工作进行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最后,放宽残疾人教育的开办权限,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残疾人教育工作中来,促进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注。

4.3 扩宽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是残疾人群体减轻痛苦,保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根本保障。残疾人群体应该获得比一般人更加完善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医疗保障,应该得到更为全面的医疗救助服务。应该将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服务之中,完善社会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加大医疗救助方面对于残疾人群体帮助,保证贫困残疾群体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甚至消除贫困残疾人群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

4.4 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大力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医疗卫生制度和卫生服务范围。增加在残疾人康复治疗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快专门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为残疾人提供有效、合理的康复治疗,帮助残疾人更好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同时要积极促进康复工作进入社区、服务家庭,在有条件的社区中设立专门的残疾人指导站,方便残疾人就近进行相关医疗和康复服务。

4.5 发展残疾人产业

残疾群体的分散性和价值创造的稀少性是导致残疾人在社会中逐渐边缘化并且受到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迅速建立起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相关产业,能够引导更多人来关注和发展残疾人事业,有利于残疾人自身意志的表达和生产力的解放,对于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地展现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4]。

5.结语

贫困残疾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依旧缺乏有力的保障,贫困残疾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受到应有的关注和帮助,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了解残疾群体需求和困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让贫困残疾人群体也能够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与福利。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