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模式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我系冠名班“青松班”为例

2019-02-22 06:3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松双创校企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校企协同模式下,高职院校构建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的关键,是落实创新发展教学理念的必然选择。我系校企合作冠名班“青松班”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由专业教学、双创实践、校企协同培养、指导教学构建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能够加强学生双创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双创素养及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企业急需专业人才,以此更好的顺应我国创新推动发展新形势下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常态。

1.校企协同模式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忽视企业参与、培养力量不足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通常过于强势且突出,企业在校企合作当中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利益。比如,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设立的奖助学金以及补贴等扶持性政策措施,使得大部分企业认为吸引高职学生进入本企业进行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成本费用,合作培养的人才容易出现流失等问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充当配角,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参与积极性不高,许多校企合作只是注重形式,并未发挥出企业的积极作用。

1.2 忽视生产实践、培养目标模糊

当前,某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一方面,使用的教材无法与行业发展同步,双创类教材与企业之间距离较远,教材内容对于实践不够重视,理论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整体实用性较差。另一方面,教师缺少企业实习经验,部分教师虽然到企业中进行挂牌实习锻炼,但只是进行简单的工作,对企业项目的实施过程、工作环节并不了解,无法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同时由于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双创实践平台,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影响了学生双创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严重阻碍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1.3 忽视企业文化、培养氛围不佳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培养双创人才有着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因此,许多院校开始重视并引进相关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中。企业文化的引进、衔接及有效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新鲜空气,但同时也会与校园文化发生一定的冲突。校园文化重视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则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润。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经济主体,体现出来的多是对物质的追求,这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校企文化不能只是限于表面的交融,而是要从价值理念、经营思想、文化追求等不同方面加以挑选,选择更加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质文化。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与社会契合度较高的优秀专业人才,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这就需要关注校企之间在文化上的融合度,确保双方文化的统一。

2.校企协同模式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

2.1 校企协同构建双创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对接

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表示,创业教育应当将开发与加强广大学生创业基本素养作为重点,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性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实施双创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提高他们的双创能力及素养,从而最终培养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个性,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双创动力与能力。人才培养计划是当代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用更加稳定的课程制度与教学内容、管理机制和评价方法,实现人才培养的整体安排。构建双创人才培养计划,应由高职院校单一主体制定转变为由企业和院校协同制定,校企双方按照地区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需求,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就业方向、课程体系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院校办学条件等。我系“青松班”,由我系骨干教师协同青松集团共同制定了融合食品类专业知识、双创知识、能力及素养等为教学目标及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授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留出二分之一时间与企业对接,重点培养学生双创意识、创新能力、职业精神、环境适应能力、主动学习意识、技术能力等双创能力及素养,确保学生全面了解并充分掌握以及熟练运用双创知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2 校企协同制定双创教学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载体是双创类的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制定双创教学课程体系,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教学内容应能够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的有效对接,以此来确保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之间的对接。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将双创教育贯穿在学生校内学习的始终,充分展现出各年级、各专业、各阶段双创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内容,保障双创教育的整体质量,发挥其积极作用。双创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在“青松班”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只有紧跟企业步伐,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挑选双创教育课程纳入到必修课程中,优化专业课及必修课程设定,校企协同开发双创教育精品信息化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共享的网络课程、慕课等开放化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双创能力学习的兴趣。

2.3 校企协同建设双创培养服务平台、促进教学理论与创业活动对接

校企协同教育模式可以全面开展双创教育,按照学生专业、兴趣以及年级的不同,合作建设针对性的双创服务平台,比如实习训练、创业模拟、岗位实习、学徒制度、创业竞赛等,利用所构建的双创平台,促进高职院校、企业以及广大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双创意识及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相关技术以及产品的创新需要,可以由校企共同合作建设技术产品研发中心,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校企“产学研”的进一步融合,从而达到推动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目的。学院教育教学部门与企业应重视核心专业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实训中心以及创业实验室等建设,同时加强校企协同平台的建设与共享。就业指导部门与企业可以规划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创业示范中心、科技创业实训基地等。学生团体组织与企业可以加强组织并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方案等专题比赛,引导学生建立双创协会、创业社团等,促进双创实践活动的进展。

2.4 校企协同组织双创教育指导活动、促进院校教育与企业辅导对接

由于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实施自主创新创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青松班”的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难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指导与帮助。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着高涨的热情,但真正加入到创新创业行列中的大学生并不多。许多学生不完全了解双创,相关知识掌握较少,缺少一定的能力与素养,普遍存在盲目性。在实际创新创业中,不能理性看待失败与挫折,更多情况的是用消极悲观的心态的面对问题,缺少坚定的创业信念,容易半途而废。同时大学生作为刚出社会的新新人类,在市场调查、企业经营等方面能力明显不足,从而缺少敏锐的洞察力。因此,想要推动大学生双创事业的稳定良好发展,就应构建完善的保障系统。国家方面对于创业场地、税收减免、创业指导、市场准入、资金贷款以及户籍管理等各个方面应积极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实现一体化服务。高职院校方面,应全面加强各专业教师双创教育能力建设,明确不同专业教师在双创教育的具体责任,健全专业技能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视双创教育考察评价,确保各项奖励机制的有效落实,鼓励广大教师通过技术转让、自主创业、成果转换以及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双创活动。在学籍管理体制方面进行革新,实行灵活学制,放宽学生修业时间,准许学生调整个人学业进度,保留学籍。青松企业对于我系“青松班”,给予了学生10项资助及优厚待遇,如设立“青松奖学金”,给予优秀学生物质奖励;今后进入青松集团工作,优先录取、优先提拔、待遇从优;对于愿意结合青松集团业务自主创业的同学,能够提供可观的创业经费等一系列措施来鼓励“青松班”的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全面发展,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青松双创校企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林青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最后一棵“青松”忠魂永驻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