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陈战波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农村和城市和谐共美。当前,我国城市的低碳建设备受关注,而农村地区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严重的高碳排放,农村低碳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农村低碳社区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低碳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三农”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201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同年5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又发布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试行)》,提出了“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乡村发展模式。201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因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其具体要求从“整洁”提高到“美丽”,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了第一位。为了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农村低碳社区建设。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和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典范,在其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低碳发展理念,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了低碳建设投入力度,有效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农村社区作为农业人口聚居、生活的基本单位,如何因地制宜地走出低碳发展之路,需要不断地深化研究。我国农村地域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交通地形地貌复杂,因此在推进低碳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因村施策、细化研究。在农村低碳社区规划中,提出共性的发展原则进行社区规划指导,具有现实的意义。
由于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部分农村低碳社区照搬城市低碳社区的建设模式,对自然村落进行大拆大建,甚至盲目用钢筋水泥来代替村落原有的自然景观,使得本应该突出各地特色的农村低碳社区“万村一貌”。这样的改造不仅没有造福于当地老百姓,反而背离了低碳的初衷,建设成本高昂且不可持续。
由于我国低碳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加之与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相比,由于地形多样、人口密集度低、可控性差等客观原因,使得农村低碳社区的建设缺乏可量化的标准,因此在具体建设农村低碳社区时往往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的认知,只注重重点工程、明星社区的培养,进而造成了模式无法复制、经验难以推广的尴尬局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低碳社区的建设正是建立在低碳技术运用的基础之上。由于长期以来,财政支农资金的不足以及农村地区自身的筹资困难,导致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而投入不足又导致了低碳农业研发人员的流失,进而使农业低碳技术创新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少妇孺群体,思想观念更趋保守,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速度较慢,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采用传统的高碳模式、资源浪费严重,对低碳发展观念不了解也不实践。
2013年,习近平在视察美丽乡村典型示范点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时曾说过:“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要遵循乡村自然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降低农业碳排放量、打造农业低碳社区正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把我国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美丽,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农村低碳社区。
建设低碳社区过程中,所有相关建筑都要保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及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居民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建筑的建设还要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低碳社区建筑的设计应符合以下3大原则。
3.1.1 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建筑朝向充分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可以有效地减少暖气和空调的使用,进而节约能源;同时,建筑设计的平面组合及总体布局应尽可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
3.1.2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及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需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用可再生利用资源或者循环使用资源。
3.1.3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要求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同时要求室内空气清新,湿度和温度适宜,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域不同的地理环境,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和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1]。
面对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局面,实现低碳发展的前提就是要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高碳化石能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都不尽相同,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用适合当地长远发展的低碳清洁能源。随着低碳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清洁能源将被更多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
3.2.1 风力发电的应用。风是没有公害的清洁能源之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及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利用风力发电,为发展低碳农村提供电能,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2 沼气池。农村地区应用较广的清洁能源就是沼气,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禽畜粪便分解处理,将其转化为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实现资源多元化利用。沼气池还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农场、学校及农村社区等每家每户或集体使用,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废弃资源再生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理想低碳能源。
3.2.3 风能光能互补发电装置。将风能和太阳能相互转化,利用独特的风力发电机采用垂直轴螺旋形叶面,占用空间小、不受风向影响,且发电效力高,并采用“光控+时控”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广泛运用于农村道路、广场、山区及海岛等地的发电照明。
目前,众多资源利用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往往效率较低。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但同时我国水资源的浪费与缺水程度又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现实中农村地区又由于地表硬化率低,自然降雨落下后很快就被地表所吸收,没有及时有效地储存,同时暴雨又会增加地表径流的水位,加速对堤岸的冲蚀。低碳水环境的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低碳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量平衡,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研究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效收集和利用自然降水,对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3.3.1 充分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给水应开源节流,就地充分利用雨水,按不同的功能进行分质供水、分质利用,进而达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的目的。
3.3.2 引入小型污水处理设置,合理发展废水回收利用。废水处理利用促进水生态代谢从良性小循环到大循环的转变。从源头上减少废水、污水的产生量;减少污染物质输入水中的途径和数量,就地、分类、分质处理与利用。引入小型污水处理设置,从人工处理到自然净化,增加水中污染物质迁移、转化、流通、输出的途径和数量。变污水为净水、变废水为利水、变雨水为水源,从而减少污水、废水及雨水的排放[3]。
3.3.3 因地、因类制宜。具体贯彻生态工程学的整体性、协调性、自生性、再生和良性循环等原理,促使水资源在利用与消耗过程中达到长期的持续稳定和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基本上仍处于混合收集阶段,甚至部分社区还未做到垃圾装袋入箱;而农村社区的垃圾回收更是呈现无组织性,主要是拾荒人或个体小贩从垃圾箱或居民手中回收部分塑料、玻璃、废纸、废金属制品等可回收物品;剩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则主要是简单的填埋或焚烧,甚至还有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露天堆放、无人过问。无论是哪种做法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要想打造低碳社区、构建美丽乡村就必须对农村社区垃圾进行低碳化处理[4]。
3.4.1 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按照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原则,并坚持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农村低碳社区需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及垃圾资源再利用,并需安排专人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3.4.2 建设规范化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各地农村低碳社区的垃圾场以及中转站应结合实际地理条件及方便居民生产生活原则,做好相应的选址规划,并严格执行低碳建设、低碳运营的技术标准,减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3.4.3 建立环卫队伍,健全环卫制度。农村低碳社区要成立相应的环卫机构,负责社区垃圾处理监督工作。同时,遵循村民民主自治原则,选聘保洁人员负责具体的垃圾清运和回收工作,并明确考核标准,实行量化考核环卫制度[5]。
思想引领行动,行动创造美丽乡村。没有群众参与的低碳社区建设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要让广大农村居民了解低碳文化、学习低碳知识、践行低碳理念,将低碳意识贯穿于日常生产生活,让农村居民也能共享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成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5.1 农村居民低碳价值观的形成。在美丽乡村低碳建设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通过各项制度、宣传、活动促进价值观的低碳化转变,引导农村居民追求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3.5.2 农村居民低碳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村居民的低碳意识可以提升其保护周边环境、降低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感。低碳意识不同于正式制度,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共同的低碳行为准则与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的认可并遵循。这种软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外在强制性的低碳规章制度的刚性。因此,培育农村居民的低碳意识对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低碳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6]。
3.5.3 农村居民低碳知识的储备。在西方发达国家,公民一般对低碳及低碳生活常识有一定了解。而在我国,由于低碳还是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在低碳知识储备上非常不足,对低碳生活认识存在一定错误,如将低碳生活等同于勤俭生活,认为低碳生活与高品质生活不可兼得等。因此,农村低碳文化建设还应重视提升农村居民的低碳知识水平,进而促使其自觉践行低碳生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低碳发展的美丽乡村则可以解决诸多城乡一体化问题。大力推行农村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农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那么以农村为载体的农业文明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农村实现了低碳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就地城镇化发展,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