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探究*

2019-02-22 00:07周永卫
关键词:国防现代化思想

周永卫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国防事关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明确阐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国防理论、国防战略、国防经济、国防教育、国防科技、国防文化、国防动员、国防外交、国防法制、国防历史、国防地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准确判断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对我国国防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具体的阐述,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国防建设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积极防御思想、国防经济思想、军民结合思想以及建设现代化国防思想等四个方面的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奠定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基石。

(一)积极防御思想

积极防御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战略思想。1929年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灵活多变游击战术”的军事思想,把没有出路的“消耗战”“拉锯战”变为“机动战”和“游击战”。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打破了蒋介石“剿匪成功,在此一举”的美梦,更重要的则是红军找到了制胜法宝。毛泽东指出:“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1]198“敌之进攻和保守阶段中,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2]484毛泽东的积极防御战略不是单纯的被动作战,不是消极防御,不是在民众的呼声下被动去抵抗,而应当是积极防御,主动出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百年,一万年,我们也不会侵略别人。”[3]301如果不是美国侵略朝鲜,打到我国东北边疆,中国是不会和美国开战的。反对打是为了持久的和平,打,同样是为了持久的和平。“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4]184他强调指出,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就是坚持自卫立场,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军事压力和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遏制战争,并力争赢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一系列关于积极防御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国防战略方针。

(二)国防经济思想

毛泽东关于国防经济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在《论持久战》《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我们的经济政策》《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以及《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都有精辟阐述。毛泽东认为,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战争年代他强调经济服从战争的原则,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力量的竞赛又以经济为基础”这一著名论断。他指出:“经济建设必须是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的。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2]486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确定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的建设方针。强调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国防,来保障祖国的建设;而发展工农业生产,又是加强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他还强调,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1964年,毛泽东坚持纵深分散的战略布局,提出了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开展“三线”基地建设,把中国的主要国防科研和军工企业转迁到西南和西北等拥有战略纵深的后方。这场以备战为核心的经济建设战略,为新中国的军事装备和国防建设注入了发展动力,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安全保障。历史证明,毛泽东当年划分的“三线”建设,把国防军工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军民结合思想

1927年,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支部到连的建党、建军基本原则,解决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体制问题,形成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管理制度。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了县区两级的农民赤卫队组织,该组织是我党领导的最早的民兵组织。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认为,我军人力资源是民兵,保卫乡村也是民兵,必须迅速扩大民兵组织。他还反复强调,打仗还是要靠人民战争,靠民兵。军民结合思想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进攻,为最后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张建立野战军、地方武装和民兵组织三位一体,实行平战结合的组织力量和国防体制。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防建设是全社会的事,是党、军队、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职责和义务。从1957年开始,经毛泽东批准,建立将民兵与预备役合二为一的后备力量体制。1958年,毛泽东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重要谈话:“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1964年,毛泽东指示,民兵工作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和军事落实,要有班、排、连等基层组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军民结合、全民皆兵的国防战略,是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精髓。

(四)建设现代化国防思想

1938年,毛泽东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2]5111948年,全军进行整编,实行统一的番号和编制。接着他又提出必须使各野战军进一步正规化。从1949年到1951年,我军相继建立了海军、空军以及防空防化、铁道装甲和工程通信等军兵种,实现了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1957年,中央军委作出《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把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作为军队建设的一项基本方略。面对美帝的核武器威胁,毛泽东指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我国奉行的有限自卫反击核战略就是基于毛泽东这一基本观点,具体说,就是有限威慑、有效自卫、重点反击。

毛泽东非常重视军事院校建设,认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军事技术研究和科技装备开发。毛泽东强调:“研究军事的理论,研究战略和战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不可或缓。”[2]554“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5]361毛泽东一系列关于军队改革、军事院校建设、国防科技及武器装备建设等思想,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国防指明了道路。

二、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成因

列宁指出:“面对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对新生苏维埃政权构成威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求一切人严肃地对待国防,决不允许对无产阶级已经获得胜利的国家的国防采取轻率的态度。”[6]454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列宁关于国防安全的理念,严肃对待国防问题,明确提出必须建设强大国防的思想。

(一)国家面临威胁,是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处于两大阵营对垒的时代。我国内部有国民党残余等敌对势力和走资派的威胁,外部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竭力颠覆、封锁和包围;到50年代后期,西方势力在实施武力威胁无果后,又对中国采取“和平演变”,妄图不战而胜;60年代初,中苏交恶,国际反华浪潮高涨;60年代中后期,美苏激烈争夺霸权,世界局势严重恶化;70年代初,美苏两霸都想打“中国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严峻的国际形势让毛泽东对国家的安全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胜利来之不易,必须加快国防体系的布局和建设,要与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因此,国家安全长期面临威胁,必然要求毛泽东正确认识和解决关于中国国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

(二)立足国防实际,是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形成的内在依据

新中国建立之初,基本国情是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中手工业和个体农业占80%以上,工农业以及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经济非常落后,特别是国防科技、军工生产和武装力量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力量,困难是巨大的;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保家卫国的积极性高,社会各领域、各行业都积极支持国防建设。毛泽东认为,要打破敌对势力封锁,不受外敌侵略,必须立足实际,自力更生,建设强大的国防。除此以外,毛泽东主张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建立广泛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争取第三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支持,形成纵横联合的安全格局,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可见,立足我国实际,是毛泽东形成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防建设思想的内在依据。

(三)国防文化传承,是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形成的基本条件

国防文化就其属性而言,本质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核心是爱国主义,灵魂是国家利益和主权安全至上的价值观。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文明,有着自己独特的国防文化传承。毛泽东熟识《孙子兵法》等著作之要领,深谙《三十六计》等兵书之奥妙,诸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战而屈人之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等军事思想以及“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后发制人”“围垦屯兵”“纵联横合”等韬略思想,无不深受毛泽东推崇。他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等战略战术,这些国防文化精华对毛泽东包括关于战争、军队、国防建设等基本问题的论述与战争策略、斗争方式以及军事哲学思想等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从2011年开始,美国正式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全方位加紧战略重心东移,并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强大压力。这种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与毛泽东时期我国面临的处境非常类似,因此,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对我们在新时期正确研判国际形势、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必须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

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7]62他认为,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行。江泽民提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巩固的国防,始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宁的可靠保障。”[8]289他还强调,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胡锦涛指出:“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要“进一步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9]38—39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习近平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他指出:“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10]。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是对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历史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的思想理论。

(二)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坚持党指挥枪是我们建军、强军的根本原则和组织制度。军队听谁指挥、为谁打仗,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严峻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所谓“公器公用”“民主政治”等幌子,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以及“军队国家化”,妄图把我军从党旗下拉出去。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环境的变化,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潮容易混淆视听,冲击官兵的政治信念,对党指挥枪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党必须切实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因势利导、积极应对,努力提高全体官兵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的政治觉悟。

党指挥枪,关键是选好人用好人,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要注重从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培养造就听党指挥、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一大批高素质干部。党指挥枪还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证,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成为党和人民永远放心的人民军队。习近平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11]旨在强调党指挥枪是建军之本、立军之魂,无论何时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

(三)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于国防建设而言,经济建设既有支撑性和基础性作用,又对经济建设起到安全保障和调节促进作用;要认真处理好国家发展与安全、资源配置和国防需求、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提高国家抗风险能力与加强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国家大型公共基础性民用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军事和国防的需求,建立健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军民融合”的良性互动机制,使两者有机结合,既要有所侧重,又要进退有度;当国际形势对我有利时,就不失时机地利用和平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当形势严峻、战争威胁紧迫时,就要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富国不等于强国。我国要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切实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率和效益。要努力解决好当前国防发展实力和经济发展实力不相协调、周边环境面临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国防建设经费占GDP比例偏低等问题;摒弃冷战思维,不搞军备竞赛,克服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减少相互争夺资源矛盾,把国防建设投入控制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这些举措对于当前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中保持稳定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必须积极防御,做好打赢局部战争的准备

毛泽东的积极防御思想是攻势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不是被动挨打。毛泽东强调在国家安全意识上要充满自信,守住底线,敢于亮剑;在国家安全战略上需要积极防御,积极作为,打击挑衅。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世界形势和战争风云千变万化,但我国坚持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没有改变,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丰富和发展。2018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201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中国所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新形势下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国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活跃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其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与日俱增,面对各种挑衅要有“亮剑精神”;敢于亮剑才能立信立威,才是唯一出路;一旦冲突不可避免,就要以宏大气场御敌于国门之外。我们不提倡战争,但战争是遏制战争“疯子”最有效的“退烧剂”,又是提振人心、凝聚民族力量的“粘合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中国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战争的可能性较小,但由外来干涉等因素引发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却现实存在,不能幻想没有战争,只有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立足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才是积极防御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国防现代化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思想与“剑”
国防小课堂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知国防 爱国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