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友:我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

2019-02-22 01:40心之
莫愁 2019年2期
关键词:张伯驹之友公益

文/心之

与自然之友的不解之缘

张伯驹父亲在北京植物园工作,他的童年徜徉在植物园的每个角落。看着父亲对每株草木都熟稔于心,童年的张伯驹就下定决心将来要做一名植物学家。中学时,张伯驹经常参加环保夏令营,在雾灵山、红螺寺环保夏令营活动中,他越来越关注环保公益。初三那年,生物老师带着张伯驹和同学们到玉渊潭观鸟,他第一次听到了“自然之友”这个名字。

不久后,在阅读的时候,张伯驹又看到自然之友的名字,书中讲述了这家环保公益组织创始人梁从诫的故事。梁从诫是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自然之友注册成立于1994年3月31日。1995年,云南省德钦县为谋取经济利益砍伐原始森林,严重破坏了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梁从诫得知后忧心如焚,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中央领导呼吁保护滇西北天然林和滇金丝猴,最终制止了这场环保灾难。1998年,自然之友为保护藏羚羊筹资数十万元,梁从诫还在昆仑山口焚烧了400张藏羚羊皮。1999年2月,自然之友致信国家林业局,说明藏羚羊保护的重要性。不久,国家开展可可西里一号行动。

看到这些故事,张伯驹的心底充满了热情。“自然之友在我的心里就成了神圣的名词。但是那时候我还没达到自然之友志愿者要求的18岁。所以,我心心念念等待着成人的那一天。”

2002年秋天,张伯驹刚满18岁。午后的阳光非常温暖,故宫北门的秋叶依然是绿色的,张伯驹蹬着父亲的凤凰牌二八自行车,穿过了文津街、骑河楼胡同,一直骑到了一幢灰色的办公楼前。他跳下自行车,匆匆跑进楼里,对着工作人员兴奋地说道:“我要申请加入自然之友。”在环保志愿者申请书上,张伯驹写下了申请原因:“我喜爱生物科学,热爱大自然。”之后,张伯驹在自然之友兼职工作了6年。后来,他出国留学。28岁那年毕业回国后,他给自然之友写了一封信,这次,他认真地告诉自己,要一辈子从事环保事业,而这封信,是应聘自然之友总干事。

自然之友团队

自然之友团队

不停地说,不停地做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张伯驹和自然之友的调查团队依然呆在云南。但他的心比云南的天气更加寒冷,在原始热带雨林地区,他们调查发现有大量的植被遭受砍伐,最严重的地区是在罗梭江沿岸。这条发源于云南省思茅地区普洱县勐先的大青山与笔架山之间的河流,已经是澜沧江最后一条有激流,能够满足洄流鱼类繁衍生息要求的水域,在西双版纳地区同样也仅剩这条支流可以让洄流鱼类栖息。在罗梭江沿岸的原始森林严重遭到破坏的同时,回龙山水电站的建设让张伯驹更为恐慌,因为如果这个大坝建成,罗梭江将永远不再适合鱼类生存,这些珍稀鱼类将彻底走向灭绝。

面对严峻的现实,张伯驹和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们向林业部门举报。“如果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将导致珍稀淡水鱼类的洄游通道被阻隔。”通过舆论的力量,他们将西南地区近5年来最大规模的毁林行为公之于众,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2018年5月4日,云南省环保厅责令回龙山水电站业主华润电力版纳分公司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并暂停工程建设(不含防洪等涉安全工程)。云南省林业厅、农业厅组织权威专家就电站建设对热带雨林和洄游鱼类影响进行的论证上报评估报告。张伯驹带着自然之友们又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为数不多的珍贵的生态环境能够得以保存。在张伯驹的带领下,自然之友近年在重金属污染、固废垃圾处理、水和雾霾治理方面也有着深入的调研和实践。

作为自然之友的总干事,张伯驹一刻都没有停息。“说话是我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不停地说,不停地做,才能够为环保公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他笑着说道,“现在每天说的话,是上学时候的六七倍,每天做的事更是不胜枚举。”

做环保公益事业的助推人

张伯驹始终认为,帮助其他环保公益人士,不是自然之友的拖累和负担,而是最为宝贵的力量源泉。“我一直都支持这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努力,让公益环保事业范围发展得更为迅速。我们所做的,就是帮他们推了一把。”

云南红河流域,原本是绿孔雀的主要生存空间。汉乐府诗中记载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中的孔雀,就是绿孔雀。可惜的是,这个物种目前在我国境内不到500只。可以对比的是,目前国内的大熊猫、滇金丝猴等一级保护动物的数量都要高于绿孔雀。当时,绿孔雀所在的栖息地同样因为某个工程而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之友帮助各个专业领域的志愿者前往现场进行调查,获取绿孔雀栖息地受损的重要证据。当取得一定的证据后,自然之友就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帮助专业人士起诉工程施工单位,要求他们停止破坏行为,最大程度挽回生态损失。

与此同时,张伯驹领导自然之友进行教育业务的规划和实践。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一所没有校舍的盖娅自然学校。“盖娅是大地母亲的名字,建立这个学校,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当今社会,希望通过环境教育,建立人与自然的正向联结,培养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并最终促进实际的环境行为改善。”张伯驹说,“我们同样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方式扩大自然之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盖娅自然学校最初是志愿者们参与,后来有一些家长被志愿者们感染,参加了自然体验师培训。第二年,他们就成为亲子团的引导员,带领更多的家庭走进自然,并逐渐对很多环保机构有了了解,并参与到一些环保组织的活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公益行业,张伯驹非常欣慰。

向世界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努力,是张伯驹和自然之友内心的使命,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张伯驹并没有无力感。他说:“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耐心和韧性,需要专业且持久的行动。我们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

猜你喜欢
张伯驹之友公益
张伯驹老照片一组
藏家之友
之友征集
公益
公益
公益
张伯驹宁愿被“撕票”也不肯卖字画
张伯驹知恩图报
公益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