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洋
王伊琴与一同奋战的同事伙伴们
秋季的内蒙古,除去中午依旧留有夏天余下的灼热和日晒外,秋风扫过,傍晚的凉意让人忍不住捂紧外套,浑身泛起一丝寒意。列车从呼和浩特缓缓驶向二连浩特,一夜过后,地平线上渐渐有光亮起,中国北方边境小城的模样在眼前展露出来,萧瑟却安静。
“二连浩特”是蒙古语,意为斑斓的城市。黄沙、绿野、戈壁,石油、芒硝、萤石,这个被称为“中国北大门”的城市,是我国与蒙古国唯一接壤的铁路口岸,面对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国际市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每年从二连浩特口岸进口的肉类、马种、羊绒、油菜籽儿、铁矿石和煤炭等大宗货品,数量高达数亿吨。在这座寒冷却祥和的土地上,有一群战士在无时无刻地守护着国民的生命安全,他们不着军服,不挎钢枪,却一直战斗在没有硝烟的边疆战场上。
这其中有一位儒雅温婉的女士格外引人注目,她曾被评为“北疆最美女性”,拥有多项国家级专利技术,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在中蒙国际合作中,她还荣获蒙古国颁发的突出贡献奖。她是王伊琴,二连海关技术中心动检实验室主任,一位当之无愧的“国门卫士”。
时至2018年12月9日,中国的非洲猪瘟疫情已持续4个月之久。动物疫病,又一次前所未有地引起了人们的瞩目。“非洲猪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的一类传染病之一,俄罗斯和蒙古国是非洲猪瘟的主要疫区,传染的难度很小,防控的难度很大。我们就得像盾牌一样,把一切来自国外的有害进口货物和物种统统挡在国门之外。”只不过,王伊琴的战场不在一线查验现场,而在封闭冷清的无菌实验室里。
这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当她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端坐在各种仪器前从白天忙到黑夜时,殊不知,已有无数有害货物因为她下发的一篇篇报告书而被拒之门外。人们放心享用的来自祖国北方大草原的美味肉类中,就饱含着来自像王伊琴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国门卫士严格且坚定的保护。
二连浩特是中俄经济的重要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进口蒙古冷冻肉最大的口岸。蒙古国是口蹄疫疫区,众所周知,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这让检疫工作难上加难。“经常有蒙古国的不法商贩在冷冻马肉中夹带冷冻牛羊肉,蒙古国是口蹄疫疫区,那里的牛羊肉是我国法律严令禁止进口的,很容易携带疫病。”禁入肉制品入境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即使变成泔水也会传播疫病,所以每份样品都必须进行基因序列检测。是狼是羊还是马,DNA见分晓。“DNA序列比对,是对抗私自夹带肉制品的最好武器。”拍照、取样、清洗、编号、登记、比对、鉴定……步骤极其复杂的物种鉴定,每个步骤都要重复数百次,这是检疫人员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枯燥且繁琐。
作为进口蒙古马匹数量最大的口岸,二连浩特去年最多一次进口了377匹马,每个样本都要检测2262个项目。“我们在马种隔离期的一个月内加班加点,吃住都在实验室里,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检疫项目。”王伊琴谈起那次重大任务,语气里没有抱怨和疲惫,满是欣慰和兴奋:“我国进口蒙古马的检疫议定书规定的马病有6种,那次大检疫居然同时检测出马病毒性动脉炎、马鼻腔肺炎两例疫病。好险啊!当时这件事在我们动检领域也十分轰动。内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如果马种出了问题,与马相关的农业、畜牧业、旅游业、文化业等都会受到打击。”
每天送来实验室的样本不计其数,那些或精美或简陋的包装里,有时藏着危险的疫病或是他国商贩的不良用心。为了消除能够伤害国民的每一个微小的可能,王伊琴每天都在战斗着。
“这是我的专利冷却循環装置应用。”王伊琴指着一个体积庞大的铁箱子高兴地说道。在外人看来,这个笨重的大箱子蹲在角落里偶尔发出嗡嗡的轰鸣声,但在动检实验室里,它是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命脉”,而这条“命脉”正是王伊琴亲自设计制作的。二连浩特是个非常缺水的城市,戈壁沙漠遍布,降水严重不足,靠自然压力的话,市政用水远远无法供给实验室。过去,绒毛实验没水便无法进行,头天送来的样本常常隔好多天才能给出检疫结果,这是勤奋的王伊琴无法忍受的事情。现在,冷却水可以在系统回路中循环使用,有了这个装置,当天的样本终于能当天出结果了。
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8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实验室非标方法7项,出版和发行SCI(世界著名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的学术论文4篇……工作20多年,王伊琴一直没有在科研领域停下脚步。“我参加工作的第14年,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跑去北京念了3年书。”中农的博士是很难毕业的,但王伊琴不仅按时拿到了学位,更是在博士二年级就提前发了SCI的全英文论文,让比她小十几岁的同学都钦佩不已。
每天一次读书研讨会,每天一个PPT,每次开会要阅读几十页英文文献做准备,这样高强度高消耗的学习生活,别说是被十几年的工作磨灭了学习热情的中年人,就算是年轻学生也吃不消。但王伊琴硬是挺了下来,“科研无止境,所以科研女性也没有止步的理由。”
读完了博士的王伊琴又回到了二连浩特,也回到了她熟悉的岗位。她没有丝毫懈怠和放松,反而一直在寻找科研创新目标:“内蒙古的边境线太长了,两国的野生动物也太多了,我已经在申请黄羊肉和草原狼狼肚的检测标准。蒙古国又是鼠疫的疫源地,经常被人们食用和用作皮毛原料的旱獭,需要检测标准;内蒙古人喜欢的狼牙饰品,也需要鉴定和检疫;我还希望能成立一个马病重点实验室……”
喜爱科研的女性更幸福,因为她永远拥有独立思考和持续向上的能力。
“说实话,要是没有我老公的支持,这博士我读不下去,这工作我也不一定能干得这么起劲儿。”谈起爱人,王伊琴收起了专业和工作中的严肃表情,在这一刻,她脸上笑意盈盈。
2006年,博士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同时带给她兴奋和担忧。“怎么办啊,孩子还在上小学,一家三地,这日子还能过吗?”王伊琴对自己无法尽到母亲的照顾责任感到有些愧疚,但爱人对她说:“我知道,你这个女同志跟别的女同志有点儿不一样。有些人爱美,你爱科研和学术,那你也该像别人追求美一样勇敢地追求科研进步嘛!”随后的4年,女儿被送到呼和浩特市由姥姥姥爷带,爱人留在二连浩特,王伊琴在北京读书,这个家变成了一个三角形。王伊琴从北京毕业后回到二连浩特,爱人又被调任呼和浩特,女儿远在英国读书,一家三口的三角形变得更大,但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支持。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挺你!”“妈妈,你去读博士吧,这样我就有超过你的动力了!”虽然他们是很少团聚的至亲,但日子过得依旧亲密无间。
生活在当代的女性应该如王伊琴一样,是坚定而柔韧的,国门,她守得住;科研,她钻得进;家庭,她爱得深。她拥有一颗对事业孜孜以求、对家庭有爱有度的七窍玲珑心。
(感谢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