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口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传播策略研究

2019-02-21 16:04由婧涵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部门数字化档案管理

由婧涵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建立非遗口述档案是还原历史真相,留住文化遗存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档案信息在存储、传播、保存等方面都更加便捷、高效。因此在对非遗口述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应借鉴这一点,积极搞好非遗口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借助现代多媒体的力量丰富非遗口述档案的传播路径与传播方式,有效推动非遗口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完善其在存储与传播方面的不足。

一、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存在资源浪费。与普通档案管理不同,非遗口述档案涉及层面较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政府、档案管理机关、民政部门以及部分社会团体的团结协作。从采访目标的确立、人员的联系、口述信息的录制、口述信息的编辑到最终数字化档案的建立,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非遗口述档案的数字化造成影响。而通过对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存储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绝大多数档案管理部门都实现了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和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非遗口述档案涉及的主体过多,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文化部门参与其中,因此导致各机构在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例如,针对同一资源进行重复编辑;部门之间缺乏资源共享途径;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存储缺乏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规范性不足。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也会对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存储的规范性造成影响,不利于其进行传播和应用[1]。

(二)忽视开发利用,传播途径狭窄。当前我国非遗口述档案信息不断增多,为了在最大限度内留住非遗资料,获取更多的口述信息,相关文化部门一直在积极进行非遗口述信息的搜集工作,这一方面对非遗口述档案进行了丰富,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非遗口述档案编辑、管理的压力。虽然我国针对非遗口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规划了明确的职能,其中包括信息存储、信息编辑、信息开发等多项内容,但是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相关文化部门仍将信息存储、信息编辑作为主要工作,认为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的主要工作就是搞好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做好编码、储存、提取等工作,而忽视了对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检索平台,对外传播途径狭隘,社会大众想要接触、了解非遗口述档案存在较大困难,严重阻碍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三)技术更新迟缓,科技投入不足。非遗口述档案的建立,不单单是要通过影音的方式对非遗进行记录与保留,同时还要注重非遗口述档案的高度还原性,通过非遗口述档案将人带入到情景之中,对非遗有切实的感受,产生真实的体验。而当前非遗口述档案管理在该方面还有待提升,很多非遗口述档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老化等现象。一些存储时间较久的非遗口述档案经常很难保持原有状态,无法体现非遗口述档案的价值。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搞好基础录制与存储工作外,最关键的是要增加技术上的投入,通过数字化复原、数字化存储等方式对原有非遗口述档案进行修复与完善。但是,当前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相关文化部门很难保证数字化技术的持续更新,经常会出现更新迟滞、技术应用陈旧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在进行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过程中,相关文化部门一直保持被动状态,难以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数字化存储模式进行开发,因此导致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工作一直难以得到大的提升[2]。

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的优化与完善

(一)优化采集工作,实现集中存档。要想对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存储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需要把握非遗口述档案管理的核心,做好工作上的划分和部门上的协调。首先,要明确各部门、机构、人员在非遗口述档案管理中占据的位置,对口述信息采集工作进行分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采集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分类整合的自动化。并且,可以通过网络途径,鼓励社会大众自主上传口述资料,提供非遗信息,丰富档案内容,提高采集效率;其次,利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对采集的非遗口述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编辑与管理,设立普适性的编辑标准,并且在存档过程中实现集中存档,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工作上的重复,并保证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的规范性和完整性[3]。

(二)创新管理体系,树立长效思维。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存储不单单是存储形式上转换,同时还涉及到技术、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在对非遗口述档案进行数字化存储的过程中,应将存储工作与保护工作区分开来,把握存储工作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要搞好保存工作,完善保存不足。首先,在采取分层采集、统一存档模式后,非遗口述档案信息将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数量巨大的信息混同在一起,不同信息之间又存在着差异性的关联,并且口述档案信息一直在不断增多,新增信息与原有信息是否存在关系,是否应该进行合并,也是进行非遗口述档案数字化存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文化部门创新管理体系,应用数字化技术重新进行管理体系构建,根据项目类型特征和项目内容特征两个方面对非遗口述档案信息进行分类与定位,通过这种方式降低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过程中失真现象的出现,既满足原始高保真数据的存储,又能够支持综合性索引的展开。

(三)重视技术应用,拓宽利用途径。通过对信息利用进行研究,可以看到影响信息利用的两个核心性要素分别是资源本身和获取途径,资源本身是指是否有丰富资源可以进行利用,满足利用需求;获取途径则是指社会大众能通过何种方式获取该资源,获取途径是否高效、多样、便捷。而就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而言,其在资源方面占据优势,无论在资源存储量还是资源拓展速度等方面都满足开发利用的需求,但是由于技术上存在限制,因此对非遗口述档案信息存储的质量和传播的路径带来了局限,所以为了改善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现状,相关部门应做好技术上的投入与革新。首先,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注重技术应用上的规范性,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施行统一管理等方式,保证技术应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其次,树立资源利用思想,在对非遗口述档案进行数字化存储过程中将利用开发的思维融入其中,不断完善存储方式与存储路径,增加用户体验,便于用户获取;最后,要做好人员上的培训,当前很多相关文化部门并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非遗口述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工作,所以需要相关文化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给予重视,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和管理理念,鼓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持技术的持续创新,促进非遗口述档案的高效利用[4]。

三、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口述档案信息的传播策略

(一)优化检索功能,丰富传播途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多变,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更能了解现实,贴近大众。因此在对非遗口述档案进行传播与推广的过程中,要对新媒体给予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丰富传播的途径,让大众在获取非遗口述档案信息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除了进行网站的构建外,相关部门还可以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作为非遗口述档案信息传播的路径;其次,要对检索功能进行优化,做好信息分类导航。这主要是因为非遗口述档案信息众多,内容庞杂,要想提高传播质量,增加用户体验,就一定要减少用户信息搜索的困难,实现精确查找,精准定位;最后,要构建统一的共享平台,将相关文化机构通过新媒体联系在一起,实现非遗口述档案的集中化,通过共享平台入口直接进入目标档案库,减少非遗口述档案信息搜索的困难,优化资源的综合性应用。

(二)做好登录管理,完善安全建设。与普通信息传播不同,非遗口述档案信息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部分非遗口述档案需要在传播范围、传播对象等方面进行限定,同时为了保护相关人的权利与利益,在档案信息下载、使用等方面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所以,在对非遗口述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树立安全意识,搞好安全建设。首先,要做好登录管理。在构建网络传播平台之初,就应对非遗口述档案进行分级处理,明确哪些档案可以无条件向公众开放,哪些档案需要附条件开放。并根据不同分类对用户进行登录管理。例如,未进行注册的用户可以浏览平台中无条件向公众开放的档案信息;需要保密的档案信息则需要通过登陆验证登陆人身份的方式,判断其是否有资格获取档案信息;其次,要树立安全意识,完善安全体系构建。一方面要增加技术上的支持,不断引入新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安全系统升级,另一方面则要引入专业人才负责安全防护工作,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并进行系统维护。除此之外,在进行系统设计、软件购买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兼容、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硬件、软件、系统、技术等多个层面入手,保证传播途径的安全性[5]。

(三)丰富表现形式,增加互动意识。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信息传播赋予了很多新的可能,增加了信息传播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非遗口述档案在进行数字化存储后,其具备了网络传播的基础,但是在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很难快速吸引大众的眼球,单纯保持原始状态进行口述档案信息的展示,在现代社会中很难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丰富非遗口述档案的表现形式,以增加非遗口述档案对大众的吸引力。首先,在保证口述信息真实性,确保忠于历史的情况下,增加趣味性因素,在编辑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动画、漫画等手段丰富档案信息的可读性;其次,针对影像型非遗口述档案信息进行适当的剪辑优化,增加配乐、文字、配图,强化非遗口述档案对观众的感染力,便于观众融入情景之中。并且,可以引入现代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还原、立体重建等方式,让观众能够对非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在视觉、听觉的影响下,加深对非遗的认识与理解;最后,在进行传播过程中要增加与大众的互动性,除了支持大众留言、在线沟通等方式外,相关文化部门还可以尝试以直播的方式对非遗口述档案采集进行直播,实现大众与受访者之间的实时互动。这不仅是对非遗口述档案传播的创新,同时也能够通过直播的方式,了解社会大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增加非遗口述档案采集的合理性和全面性,更符合社会大众的真实需求。

综上所述,搞好非遗口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传播,是发掘非遗口述档案价值,深化非遗口述档案开发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相关文化部门在对非遗口述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存储和传播过程中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与新媒体融合度较低,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转变思想,革新手段,关注社会发展趋势,推动新媒体与非遗口述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让非遗口述档案能够跳出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

猜你喜欢
文化部门数字化档案管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画家乔战雄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数字化制胜
女性高层次人才男女同龄退休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文化部门的调研数据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