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以永城市为例

2019-02-21 13:59:48
乡村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永城市造景园林植物

沈 磊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1 永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

1.1 永城市的自然特点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中原门户、豫东明珠”之称。永城市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细雨、冬季寒冷干燥,自然植被种类丰富。

1.2 永城市的人文特点

永城市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厚重、风光旖旎,曾经汉高祖刘邦在此挥剑斩蛇、揭竿起义,开创了两汉四百年的基业,永城人对“汉文化”的情结由此为始。永城市民俗文化丰富,有永城面灯、永城大铙等,并且被国务院确定为促进面粉产业健康发展的试点。而今被誉为“汉兴之地”的永城市,以山水涟城、以文化寻情,成为一座魅力无穷的生态文化之城。

2 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对永城市植物造景的影响

2.1 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要素

“山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由来已久,而“草木”即植物则是将这两者紧密结合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讲究“师法自然、寓情于景”,植物造景的过程则是与场地交流、对话的过程。古典园林在植物的空间构架、时间序列、色相分布、文化涵义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研究价值。

2.2 结合古典手法的现代植物空间与时序的营造

现以永城市汉宫酒店项目为例,分析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对现代植物造景产生的影响。项目位于永城市,占地面积约为27.9万m2,北起景观大道(311国道),南至谢楼路,西侧以百花路为界至东侧雪枫路。

在设计中以“山水文化”为主线,结合现代都市形态,在整体布局中创造,“山环水抱”的自然意境,将建筑与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追求“天人合一”的效果,将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再现城市中的自然山水景观。运用对景、点景、夹景、漏景和障景等多种造景手法,亭台廊桥、叠石等多种元素,营造出生态自然、富有意境的现代山水景观。

植物空间的营造,则是将开敞、半开敞、覆盖空间有机串联和结合,组织停留空间与游览视线,形成曲径通幽、庭院深深的游园景观。古人将这些取法自然、模拟自然的景致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有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随着岁月变迁,草木的生长及随之产生的景观变化,为人们提供时序上的景观变化之美。

行车至酒店入口,两侧有人工水系,驳岸造型自然,水生植物与岸边探出的鸡爪槭相映成趣。汉宫酒店前方为疏朗的大草坪,点植皂荚树,对景采用人工假山堆筑,根据山石大小形态、堆叠形式,栽植造型各异的油松和竹类,增加山体的气势与风韵。另栽植有柔美的络石、扶芳藤、迎春、常春藤等地被,参差错落、生动野趣,形成自然、充满灵韵的植物景观。

酒店后方为“福海”区域,皆为人工水系,湖区采用叠石,与草坡和植物直接入水2种驳岸,与硬质贴面驳岸、叠石驳岸互相穿插,增加了湖岸线的变化和趣味性。湖区设计亭台水榭、拱桥等,宽敞碧绿的水系、细致精巧的小桥,在烟雨缥缈中重现古典风韵,为现代设计注入古典的情结。

水系贯穿整个地块,水岸周边栽植垂柳、花桃作为骨架植物,高大的榔榆和朴树形成优美的天际线。堆叠的块石周围多以草本、地被布置为主,减少小灌木的运用,以乔木、花木和草本为主要植物载体进行配置,形成相对生态的植物景观。

2.3 植物的文化涵义在现代景观中的体现

植物种植的品种与形式,融合了人们赋予各种植物的特殊文化涵义,从“形”如迎客、苍翠挺拔的迎客松,“色”如黄金、绚丽浪漫的银杏,到“味”似缥缈、暗香悠远的梅,“声”同萧萧、暮落寒声的梧桐等。古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浪漫的古人对“本是无情”的草木赋予了文化和情感的色彩,中国古典园林也因此而不同凡响。

小院内的植物以中式古典园林为主要造景手法,承载传统园林植物的奥义,融入“山、水、草木”,有白墙竹影、独坐幽篁,也有解意寒梅、暗香伴月,小院整体氛围静谧优雅。高层区域在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将现代材质的构筑物与传统植物相结合,通过桃树、柿树、竹子、松、红梅、石榴、玉兰和枇杷等营造不同的植物主题景观,同时体现自然的四时植物之美。

2.4 多元化的现代植物造景

到了现代社会,西方植物设计理念的融入,以及开发、施工、设计三方产业链和观念的不统一,对现代城市中的植物造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今许多植物造景采用大色块、丰满的花木和多层次、高密度的灌木相结合的配置方式,这类设计理念是盲目追求即时效果,忽略了植物本身自然长成的姿态。在大自然中或拱枝丛生、或垂直向上、或匍匐开展,这些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态,理应被人们重视并融入现代植物造景中。想象植物生长多年后,曾经效果良好的速生植物渐渐被淘汰,慢生植物则到了生长旺盛期,柔美的林冠线随之变化,两者取长补短,共同创造长期美好的植物景观。并且有意识地对植物进行节水性设计,合理控制植物的需水量,选择适宜的植物,如选择既美观又耐旱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另外,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类植物,如芳香愈疗类、抗污染类、降噪类植物也应多应用于现代植物造景中,形成丰富且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多样的植物群落能为鸟类提供果实和栖息的场所,而鸟类能清除一定量的害虫,从而形成一个多元的生态食物链。并且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能有效形成微气候,调节环境湿度与温度。

因此,公共活动区域的植物景观应整体考虑保健和互动的需求,高大乔木围合的休憩空间,采用相对淡雅隽永的色彩,以青枝绿叶创造安静悠远的环境,满足静思的需求。选用开花类小乔木在儿童活动空间进行点植,采用色彩艳丽的点景植物,布置一些芳香类植物,创造富有趣味性的植物景观,满足孩子的活动需求;局部栽植药用植物,既可满足老人康养、保健的需求,又能有科普教育的用途。

宅间的组团植物设计,则采用植物线形自然弯曲,柔化硬朗的建筑边界,乔木下方多采用常绿或开花的地被植物,减少多层次小灌木的布置,形成较为疏朗通透的植物景观,保持视线的一定贯通性,从而形成自然式的园林植物景观。此外,种植密度过大不仅有着潜在蚊虫的隐患,对植物本身的生长也有着很大的抑制和危害,而且过密的枝条容易划伤往来的人群,过度遮挡光线也容易形成抑制植物生长的环境。

道路植物景观,由区域内纵横分布的观赏路线着重体现,利用植物拓展和延续空间。在各条道路的视线交汇处,采用形态各异的造型苗木对其进行强调。通过植物、建筑与景观小品等空间上的搭配,达到曲径清幽、一步一景、水波潋滟、庭院隐现的效果。

在具体的植物应用方面,常见的芳香类植物有丁香、栀子花、含笑、蔷薇、野姜花、鼠尾草、薰衣草、百里香、柠檬香茅、紫苏、迷迭香、使君子、藿香和薄荷等。抗污染类植物有刺槐、臭椿、樟树、榆树、梅、桃树、紫薇、桂花、山茶、石榴、杜鹃、月季、美人蕉和石竹等。降噪类植物有水杉、雪松、云杉、鹅掌楸、杨树、柳杉、栎树、杜仲、女贞、杨梅、珊瑚树和海桐等。引鸟类植物有黄连木、苦楝、桑树、朴树、樱桃、鼠李、荚蒾、卫矛、火棘、忍冬、山葡萄和无花果等。

3 结语

植物造景在生态性和丰富度上都优于其他造景要素,现代城市的植物造景应是生态自然、多元统一的。与自然结合的生态式种植,应优于其他的植物造景形式,即首先满足生态性,而不是拘泥于形式主义。生态与创意应相结合,在植物造景时构建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同时,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多种文化元素交融,在传承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性的设计。

植物造景是一个探索自然的过程,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植物造景形式是现今城市植物造景所缺乏的,我们将在这条追寻的道路上奋斗不止、前进不息。

猜你喜欢
永城市造景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永城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4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1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1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42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2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9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现代装饰(2017年12期)2017-05-22 02:41:29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