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1979年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了“场所精神”这一概念,认为所有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其守护者。任何场所、地点都具有其特性和精神内涵,呈现出场所本身别具一格的氛围。这类场所使人置身其中,产生特定的情感。不同的传统民俗村场所精神大多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被赋予独特的感情因素和个性特征,体现了村落自身的内涵精神,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意象,充斥着当地的历史底蕴。
民俗村文化建设是以村内居民以及外来游客为主体,以村落为主要空间,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建设。民俗村一般有着互动性、传承性和渗透性的文化特性[1]。本质上不单单是为乡村居民服务,还为外来游客等群体服务,受众极为广泛。民俗村落在一定程度上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应当如同常春藤始终保持着极强的生命特征和活力,并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发展。
乡村作为最基本的聚居形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色和环境氛围。场所精神是居民主观感受与客观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状态。在近些年的乡村建设中,快节奏的民俗文化景观建设忽视场所精神对乡村景观营造的意义,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乡村传统文化基于历史发展、精神内涵和地域特征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进一步反映出文化内涵。当前,民俗村景观建设千篇一律,偏向于同质化,部分文化内容生硬套用,特色薄弱,渐渐形成观赏者的厌倦心理和审美疲劳,地域文化内涵传播功能基本丧失。
民俗村落景观建设应当有其独立的特性。乡村公共空间应基于区位、功能和文化环境赋予该场地独特的场所精神,使之有着不可替代的场地特性,使人产生特定的感受与情感影响[2]。但是,目前民俗村建设千篇一律,往往缺乏特色与设计感,在丧失部分游客的同时,也限制了乡村内部发展。
没有人进行活动交流的场所空间,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空间建设。民俗村文化景观建设的服务对象是人,尽管民俗村是以传统民俗文化旅游为主要特征,但文化景观建设不能过于注重强调文化,造成设计单一空洞,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缺乏互动性。文化景观建设不是旅游活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背景,而是旅游活动与村落发展的一部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民俗村文化景观的更新设计中应当保留传统民俗村落文化,将传统历史文化以场所精神的形式融入文化景观建设中,运用新的手法重新演绎古老文化,赋予新的精神内涵,增强民俗文化村的特色,提高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建立健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综合价值评价体系,为具有文化遗产底蕴的传统民俗村落文化景观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参考。这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和谐美丽乡村环境,提高居民的文化自信,对村落遗产保护传承机制的良好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3.1.1 地域特色的延续。传统民俗文化是乡村建设中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每个乡村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而地域特色是乡村建设中应当重点体现的方面之一。将地域特色从诸多文化要素中挖掘出来,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进行延续和发展,是区别于其他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3.1.2 构建合理的空间环境。乡村公共空间场地因其地形结构、发展历程的不同会形成多种多样的公共空间类型。各个场地由于地理位置、空间区位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和内部微气候,可采取保留和更新2种改造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场所中呈现出来的特色建筑、景点,并注入新鲜血液和生命活力。
3.1.3 合理搭配景观要素。合理运用视觉廊道、道路引导进行合理的植物、建筑和景观视线规划,并恰当运用色彩搭配,采用借景、组景、透景以及隔景等景观表现方式,将自然环境、周边特色建筑引入乡村景观建设中,设计形成布局紧凑、张驰有致、丰富多变而又引人入胜的特定空间效果,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4]。
3.2.1 提升村民归属感。在乡村建设中,村落地形是建设的骨架,环境要素是血肉,地域文化是村落独立的思想精神。因此,尊重当地文化是根本。传统民俗村的文化建设在服务于外来游客的同时,服务于当地村民。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特色是民俗村景观建设的内涵所在,通过融入独特的景观元素,采用独特的景观塑造手法烘托出场所精神,以此为稳固的根基使得村民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村民对家园的喜爱和依赖,合理把控居民需求,从发展的视角促进民俗村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宜居的家园。
3.2.2 增强民俗文化景观参与性。在民俗村景观建设中,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载体。一部分从景观形态美学中体现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同样也有很大一部分地域文化、场所精神是从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中展现出来[5]。可见,互动性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景观的服务对象是人,视觉景观的建设往往浮于表面。一个合格的景观建设将会利用不同的感官体验,抓住场所精神要点,创建一个合格的精神家园来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从而对展现的地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与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为基本、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伴随着地域文化的传承任务蓬勃兴起,而场所精神是一个场所地区最为基础的精神文明。民俗村作为新时代应运而生的独特村落形式,以文化传承为基础,进一步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原住居民宜居的生活要求和文化传承要求,将场所精神融入到民俗文化建设的互动性、渗透性与传承性中,对原有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促使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