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洁
(开封市天波杨府公园,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国盆景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素有“无声诗、立体画”的美称,是凝聚大自然景物缩影、最具艺术表现力的艺术文化精品。
园艺人一直探索着菊花栽培的创新之路,将盆景艺术不断向菊花栽培领域延展,最终促成一种创新型菊花造型的诞生——菊艺盆景,又称盆景艺菊[1]。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盆景艺菊形式多样,主要有附桩式、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壁挂式和微型盆景菊六大类。造型特色不同,制作手法迥异,在秋季节会展览中散发着各自的光芒,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附桩式盆景菊是将一棵或数棵黄蒿栽于盆中,前置姿态奇特的枯树桩,二者紧贴绑缚,后通过菊苗嫁接、牵拉绑扎、修剪造型,使菊花生长与树桩浑然一体,枝杈似从枯桩中自然长出。此类盆景艺菊的吸睛点在于苍劲古拙的干身、疏密有致的枝姿、满树繁花的绚烂、朴素雅致的盆体,把桩、花、盆三者有机结合,或秀茂古奇大树型,或扶疏挺拔高耸型,或野趣横生天然型,花枝繁茂的优美树态别有韵味、更胜一筹。
自然界中枯死的树体是盆景菊桩体的主要来源,制作者往往能以敏锐的视角发现树体暗藏的美感,所选枯桩主干苍、古、奇,枝杈疏朗有序、层次分明,树势姿态协调且有动势,采回后审时度势,构思布局后巧手修整,去除杂乱枯枝、腐朽枝干,修型塑身,成为理想的桩体用材。
生长势强、节间短、叶片小、分枝多、花朵小而繁、花期长、花色好及株型自然的小菊花品种,诸多优点使其成为制作各类型盆景艺菊的首选。特别是制作花冠呈蘑菇形的菊花盆景,更要选用节短花密的菊花品种,防止稀疏分散;节长时,着生花朵数量减少且花径伸长,喷水后易造成枝条弯曲倒伏甚至折断。
盆景艺菊采用青蒿作砧木。通常于10月将青蒿播种于苗床,冷室越冬,来年初春,选取节间短、主干粗壮、无病害的植株移入大口径盆中待用,或直接定植于盆景盆中。为促使蒿苗生长健壮,应在栽植盆中施充足底肥。
待青蒿长至30~40 cm便可缚桩定型,将桩体浅埋于土固定在青蒿之前,青蒿主干紧贴桩身绑缚,后陆续生长出的蒿株侧枝随树桩动势牵拉而出,绑缚固定于枯桩各枝杈上。要想制作出造型优美、韵味十足的作品,应意在手先,仔细审视桩型,事先设计好树冠轮廓及各侧枝的伸长位置,发挥树体动势造型特征。随着侧枝生长,因势利导,牵引绑扎,使各侧枝疏朗伸展、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若枯桩存在枝杈少或无的缺陷,可用粗铅丝适当缠绕侧枝体进行弯曲牵拉定型,整形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枝条折断,一次不能达到理想弯曲状态的枝条可分多次牵引。这种常用的缚桩方式,使附桩盆景菊存在蒿体外露只宜正面观赏的弊端,追求完美者在桩身设计好部位后,适度深刻形成略大凹槽,将蒿体引入其中固定,成型后利用美工材料仿树皮色将凹槽修补完型,完美树形由此产生。
5—6月,当青蒿侧枝生长到构图要求的理想长度时,进行封头嫁接。一般采用劈接法,时间选择傍晚或阴天,对嫁接苗成活非常有利。嫁接7 d左右,观察菊苗叶力挺色浓郁,将嫁接塑料袋拆去。发现未接活菊穗,要及时补接,防止成型后缺失枝杈而影响造型美观。
随着嫁接菊苗抽生新枝,便开始进行整形修剪工作。
1.6.1 摘心,即掐头促枝,营造树冠。菊花盆景整体构图多呈不等边三角形,因此各层枝除嫁接时间不同,摘心方式也略有不同:下部枝长叶五六,摘心留叶三四;上部枝长叶四五,摘心留叶二三。留叶过多,萌枝减少,则开花稀疏;留叶过少,发枝拥挤,亦影响开花。可将节短叶密的枝条留叶多些摘心,抑制萌发过多新枝;节长叶稀的枝条,可留叶少些摘心,促进萌发更多新枝。需要注意的是,摘心位置要恰当,保证摘心后萌发的新枝按照设计构图需求生长。
1.6.2 牵拉,即萌生新枝,拉平生长。菊株抽生的新枝不能任意生长,需用细铅丝将其拉平,一般当逐级新枝长出五六片叶时,即牵引拉平使叶腋处萌生新芽向上生长,使各层枝条生长成片状结构。在8月上中旬,最后一次萌发的新芽无需拉平,任其生长,通过两三次摘心促发新枝,最终形成丰满的团状枝条。
1.6.3 缓放,即暂不摘心,缓枝生长。当某方向枝条生长长度达不到整体要求时,要停止或延迟摘心,使枝条保持顶端优势延伸生长。
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蒿株上盆土要施足底肥,并进行适当消毒;②光照强烈时要注意采取遮阴降温保湿措施;③涝长苗,旱生根,培养根系时应注意浇水有度,掌握见干见湿、干透浇透的原则;④及时防治病虫害,湿潮喷杀菌剂,旱热施杀虫剂。
盆景艺菊的制作衍生于盆景艺术表现手法,意在追求盆景所表达的虽人做、若天成的自然韵味。其中,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同属组合式盆景菊范畴。
丛林式盆景菊,是指多菊株组合栽植成一体表现自然界丛林野趣。组合中的菊株品种相同、姿态各异、风格统一。制作出丛林式盆景菊自然协调的天成形态,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所选菊株有大小之分、高低之别、粗细变化,但不能过杂,应有焦点菊株;②协调自然的布局才使丛林韵味足,繁花菊树组栽应前呼后应、层次错落、疏密有致、主次分明,临摹自然界丛林景观,师法自然、高于自然;③定植后应修剪整形,剪去重叠枝、交叉枝,疏除过多叶片、过密花朵,以使作品结构清晰、节奏鲜明。
菊石式盆景菊,是指单个或多个菊株组合,搭配景石栽植同盆,表现树依石而动、石因树而灵的山林奇趣。此类盆景艺菊单株造型要求高,姿态优美、造型奇特者首选,山石要求质朴不张扬、恰当点缀不夺镜,二者主次分明、协调统一。其基本配置原则为树石相协、主次分明、因材取势、气韵生动。制作菊石式盆景菊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所选盆景菊株可用嫁接苗,也可使用子母根类艺菊,单个体突出自身美感,组合栽植互相衬托展示群体美,布局要有主次、大小、前后、疏密和聚散的变化;②点石讲究稳、准、雅,石服务于主体菊花盆景,形态不能过于怪异奇特,纹理、色泽、体态要稳重,而且山石数量以奇数为好,摆放位置要准确,力求整体画面平衡协调。
水旱式盆景菊借鉴水旱盆景的制作技艺,表现景色丰富,自然气息因水意而更为浓郁。制作水旱式盆景菊时,因大多数使用浅口盆,因此应选择节短叶小明显的小冬菊菊株,选择当年生菊株为宜。另外,布局是水旱盆景成败的关键。布局包括菊树、旱石、地形、水面、边坡的坡度和零件等,每个部分应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谐而丰富。
微型盆景菊形态小巧、造型玲珑,精致小菊株置于做工精细的紫砂小盆内,“以小取胜,以精见长”,确定了微型盆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常将多盆微型盆景菊共置于博古架内,姿态各千秋,成为人们家居装饰热捧的新宠。
微型盆景菊用盆非常讲究,是提升艺术内涵和鉴赏品味的重要构件,要求精致小巧、质量上乘,多用紫砂小盆,或其他造型别致小容器,只要盆底有钻流水孔即可。一般在长筒盆中宜栽半悬式或全悬式菊株,长方形及椭圆形盆宜栽直干式或斜干式菊株。
微型盆景艺菊要求菊株小巧短促,可适当推迟扦插时间至7—8月,选取合适小菊品种接穗插入种植床,遮阴保湿,生根后移栽小盆。生长过程中多次打头促生分枝,根据造型需要,多分枝留用除杂,控制分枝点角度和高度,必要时喷施矮壮素控高。
取经多次摘心初步整形的小菊菊株,依其姿态特点进行造型构思设计,确定整形方式,充分显示小中见大的自然美。
微型盆景艺菊养护技巧主要就是浇水,要周到细心。上盆后可将小盆放置种植床或潮湿沙床养护7 d左右,促根入土生长。移出后,早晚各浇水一次,用细孔喷头淋水,或将盆浸入水中浸透。室外培养注意遮阴,防叶片焦灼脱叶或徒长。菊株对肥料的要求不高,营养土养分较充足,生长期喷施一两次稀薄肥水即可,开花后无需施肥。
最具文艺范的菊艺盆景造型应是壁挂式,其借鉴国画肌理,用轻质山石、姿美小菊、灵动配件组合出远山近水、天高云阔的意境画面,成为墙体之上有生命的立体国画。壁挂式盆景艺菊可分为壁挂山水式和壁挂树木式两类[2]。
壁挂山水式造型方式同一般山水盆景,常用平远式表现手法。以空白木质画框为背景,选用较小斧劈石、砂积石片料粘贴或用螺丝固定在中景位置;选用略大石料,用同样方法固定在底板上作为近景。配置盆景型菊株,可将种植容器置于底板背后,底板打孔,植物从孔穿过,根部栽后,树冠在前。若配置微型菊株,在山石适当部位凿出小洞,洞内放培养土栽植亦可。最后按意境要求点缀饰品。
壁挂树木式布景形式有2种,一种以装饰浅盆为背景衬托,将栽植盆藏于装饰盆器之后,在盆器的适当部位凿洞,将菊株根从洞孔穿过栽好后,正面显露优美树姿观赏。另一种是用装修板材作为背景板,选好悬崖式或曲干式微小型盆景艺菊后,在背景板适当位置按盆景盆的形状锯一个洞正好将盆放入,在板的正面1/3凸露,背面将盆固定于板上即可。
盆景艺菊观赏布展模式多采用室内外陈列展示和园艺组合景观展示:以景墙衬托、几架陈列进行室外布展;借助古朴几架进行室内展示;以盆景艺菊造景为核心,组合花卉、景石、人物、花器等构件元素,组成雅致景观画境,更好地突出菊艺盆景的组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