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理念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19-02-21 09:19向荣淑
乡村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发展

向荣淑

(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员会党校,重庆 401336)

为了全方位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落实好人本理念,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全方位、适合地方本土的乡村振兴举措。

1 人本理念是贯穿乡村振兴20字方针的核心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本思想一直是其贯穿的主线。其体现如下: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第一要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尽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的政治待遇,让农民在基层治理和国家生活中有话语权;在处理和解决“三农”问题时,始终把广大农民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围绕广大农民的利益来思考发展、推动发展,广大农民的需求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最终目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贯穿了人本理念,从人的物质需要到精神层面的需要出发,去切实解决“三农”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充分体现发展必须满足人的各个方面的需要。一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体现了人的基本生存所需,不仅通过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富起来,丰富物质生活,而且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靓起来,人人生活舒心;另一方面,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管理民主是满足人的政治和社会需求,或者说是满足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整个乡村不仅被传统文明浸润,而且人人活得有地位、有尊严,政治文明彰显。

2 我国乡村发展现状

2.1 发展成效

40年来,党中央为加快“三农”发展采取多管齐下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改革方针,“三农”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农业在变强、农民正在变富、农村正在变美。

2.1.1 农村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自1982年农村土地公有与家庭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推行以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把广大农民从单纯土地上劳作解放出来,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遇,带来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有的在城市经商务工,有的离土不离乡发展非农产业,农村和城市的交流加强,工商资本向农村流动加速,乡村旅游吸引更多城市人到农村消费,农民收入普遍得以提高,6 000多万农民实现稳定性脱贫。

2.1.2 乡村治理有序、充满活力。在基层治理中,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广大乡村形成了党建引领、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精神世界不再那么贫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移风易俗初见成效,广大农民的思想正向创新、开放、好学、文明发生改变。

2.1.3 环境大幅改善,美丽乡村涌现。广大乡村生产性、生活性、服务性基础设施正在全面完善,道路实现村村通公路,客运公交、旅游公交等交通服务网络正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这些美丽乡村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向往之处,带来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2.2 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城市的发展,中国农村的发展仍是艰难缓慢的。特别是“三农”与“四化”同步,“农村空心化”“农村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突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严重短板、短腿。其主要表现如下:农民增收主要靠外出打工非农收入;乡村发展面临后续无人的困境,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农地荒芜,“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有些地方农民的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三农”政策不公开、不透明,一些补贴资金难以到达务农者手里;有些地方农民生产体系存在物质装备和科技创新不足、农村产业不大、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经营体系存在规模偏小和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等问题。

3 基于人本理念的乡村振兴路径

3.1 激活各类要素,推动产业兴旺,让农民“富”起来

3.1.1 以农业主业兴带动乡村百业旺。紧紧抓住农业主业,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通过各类并驾齐驱的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只要集合好城市的“人、地、钱、技术”等资源要素并向乡村倾斜,就会实现接二连三,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百业兴的经济发展态势。

3.1.2 扭住“名特新优”这个牛鼻子。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宜什么就做什么,找准当地特色产业,在绿色生态上扩展,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特别是在休闲观光、生态养老、农事体验等产业上,围绕绿色展现产业特色,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3.1.3 营造乡村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生态。从政策上,鼓励更多的城市资本流向乡村,特别是在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多为乡村产业发展开绿灯,搭建乡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供销网络服务平台。要培育土生土长的能人、领头人,发展乡村产业。

3.2 加强环境整治,促进生态宜居,让乡村“靓”起来

3.2.1 杜绝污染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在乡村产业的布局上做到无污染,特别是要严禁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倡导生态绿色有机,回归乡村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本来面目。

3.2.2 统筹绿色资源,实现自然循环。乡村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山、水、林、田、湖和草,这些大自然禀赋的富贵资源是自然状态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生命共同体,构成广大乡村的自然环境,实现乡村“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呈现出惬意、优美的乡村画境。

3.2.3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在乡镇建立环保机构,各村民委员会要设立兼职环保员,具体负责本村的环保工作;村民要树立维护环境责无旁贷的意识;建立乡村环境管理网络,形成乡村社会相互监督、共同加强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3.3 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让乡村“美”起来

3.3.1 教育先行,全面提升村民素质。要振兴乡村教育,办好乡村学校,特别是幼儿园、小学,恢复乡村夜校,保障乡村每个人的受教育权,提供较高水平的教育条件,实现百年大计科教兴农。

3.3.2 精神润育,丰富精神生活。各级政府要从资金、人才、设施等方面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扶持乡土文化事业发展。把文化下乡要做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陶冶情操,实现农民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3.3.3 核心价值,融入乡风建设。如何在整个乡风建设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应着力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制定乡规民约,让每个人自觉地按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规范言行,让整个乡村消除陈规陋习,让整个乡村社会浸润在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风气中。

3.4 调动多方力量,务求治理有效,让农民“挻”起来

3.4.1 秉承乡村传统自治模式。传统的自治就是用乡规民约来治理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仁义礼智信”思想,成为村规民约的核心内容,由此调整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今天应秉承这种治理模式中自我管理的独特作用,并深入挖掘方式方法,实现对乡村的有效治理。

3.4.2 弘扬好家风,传承中华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家风,要挖掘并宣传乡村中的好家风典型,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融为一体,通过弘扬好家风、传承中华美德,实现家庭与社会共治。

3.4.3 让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目前广大乡村已建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依托,以群团组织为补充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这个治理体系中,党的基层组织地位作用尤其重要,党组织的功能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感召力、影响力,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乡村治理。

3.5 创新制度设计,破除瓶颈,让活力“迸”出来

3.5.1 深化改革,消除制度障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存量资产。深化农村改革,应以土地“三权”分置为统领,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打破“人地捆绑”的权能束缚、转让限制等制度藩篱;要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推动农村土地异地调整和入市,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实现农民土地权益最大化。

3.5.2 盘活乡村资本市场。改变广大乡村面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所投的资金远远满足不了乡村振兴所需的资金。这就既需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更需要创新乡村金融制度,活跃乡村资本市场,聚合更多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向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5.3 聚合人力资本破解乡村人才匮乏“瓶颈”。强化村级组织领导人的能力培训,培养更多能肩负乡村振兴重任的“带头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顶层政策设计,吸引大学生、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参与乡村振兴。

3.5.4 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随着农业产业形态的拓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呈现出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趋势。这就迫切需要完善与各类产业相配套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实现同类主体的横向融合;提高各类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在更多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基础上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