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昱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使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最近几年的就业数据显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十分抢手。目前,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大多为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其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或开卷考试为主,这些考核方式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但仅从一份试卷判断其学习该门课的情况,容易忽略对其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考查。部分学生采取考前背诵、突击复习等方式应付考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1]。尤其是各高校中的商学院,其课程设置大多与经济、时事密切相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商学院开设的部分实践类课程进行实践调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过多地把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定位为理论型、学术型,导致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因此,高校应按照经济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和培养要求,加强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践和实际操作中,通过调研的方式增强对经济时事的敏感度,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应用人才,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校商学院设置的部分课程:如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调查与模拟等,均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必须掌握先期课程统计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计量经济学等的相关知识,对企业市场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确定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的教学目标:除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外,还需要培养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同时引导他们利用统计学和计算机以及大数据等的相关知识,辅助的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对经济和市场的预判,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本科高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应的理论和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因此,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建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围绕教学主线,突出重点难点。将教学内容着重于培养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如何调研、采取什么样的调研方式、怎样设计问卷与发放问卷、如何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怎样撰写调查报告及如何得到相应结论等方面。
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对于概念、理论等内容,采取PPT、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以达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的目的[2]。对涉及实际问题的内容,可采取研讨法、案例法等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调查实践能力和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前期理论讲述阶段采用讨论式课堂,讨论式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传统课堂,讨论式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讨论式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授课模式:教师课堂讲授章节重点内容,学生课后阅读教材,写出读书笔记。特别对分配的重要概念和问题进行复习,预备交流。
在讨论式课堂的基础上,实施调研式教学,考查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时事的敏感程度,鼓励学生头脑风暴,选择自己感兴趣或与时事相关的题目,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利用课本所学知识形成调查问卷。采用调研式教学方法更突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有助于适应团队的工作,并且主张走出去,让学生了解时事,选择身边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调研对象,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对前期的课堂讲解课程,结合所教授课程,应以方法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同时注重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对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案例的方法,并选择一位学生作为代表将其小组讨论的中心思想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理论和案例的理解程度。
第二,对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应采取实践调研式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实践调研式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调研式教学是商学院某些相关课程取得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调研,将课本上所学知识活灵活现的运用在调研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商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的《经济调查与模拟》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市场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的市场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同时要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在实践方面,要切实操作市场调查的每一个环节,并且通过调研和数据的分析结果,能为企业或政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3]。下面以该课程为例,给出实践调研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按照头脑风暴,设定自己感兴趣的调查题目。之所以鼓励学生自己确定调查题目,一是可以反映学生对当前经济时事问题的敏感程度,锻炼其对经济时事问题的判断能力和经济时局的把控;二是培养学生提取问题的能力。当然,头脑风暴的题目需要全组同学的进一步探讨和老师的指导。对于题目的确定,可认为企业单位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或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问题,调查小组所站的角度一定是经营者或政府,而不是被调查者。比如,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企业设计的实际问题有: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调查,关于男性洗面奶使用情况的调查,关于长租公寓的满意度调查,对小学生托管教育的现状调查,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调查,对网约车的满意度调查,对营养餐的满意度调查,对提莫饭盒的满意度调查,对大学生旅游的意愿调查,对考研机构的满意度调查等;针对社会热点设计的实际问题有:居民二胎意愿的调查,共享单车现状的调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农村改革困境和转型调查,小区居民对物业满意度调查,关于居民对共享车位的满意度调查,对建立公共哺乳室的调查等。对于这些问题,应着重考虑调查对象的难易程度,因为调研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最后结果的输出。比如,调查对象的选择方面,针对不同的问题会面临着不同的调查对象,如提莫饭盒的满意度,被调查对象就应该是曾经吃过提莫饭盒的顾客;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调查,就应该是有私家车并有0-12岁孩子的家庭。那么相比较而言,这类题目的调查对象的范围就比较窄,调查的难度加大,但如果按抽样原则抽样出合适的样本数,调查后也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析结果。
根据每组不同的调查题目和调查对象,结合所学课程,自己设计调查方案、编写调查问卷,同时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调查。例如,调查大学生对手机品牌的偏好程度,可以让小组成员向全校范围内的学生发放问卷;再如,调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回迁和打工意愿,让学生深入社区,调查村民参与新型城镇化后,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的生活状况等。通过对最新经济及时事热点现象的相关跟踪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培养其对时事现象的敏感度及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们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很多题目还需要学生进行面访式调查,有时需要对政府和企业进行面访,这就会让学生遇到诸多困难。通过调研的方式,也可使学生学到在课本中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通过调研也可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引导学生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对于调查得到的一手资料,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运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在老师指导下最终得出需要的成果[4]。当然,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应是真实有效的,并且在设计问卷前应充分考虑将会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提高分析的效率。例如,经常使用的方法:交叉列联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模糊评价分析、博弈模型等等。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与协作关系,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学生在彼此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对于一些难以通过调研方式调查的数据,可以采取大数据网络爬虫技术进行获取,同时引入到教学案例中,大数据的应用也是对具体问题分析的调研,与问卷相结合更能反映事物的真实特征。
通过前期的调研、统计、分析和整理,最终形成调查报告,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与论文,主动获取知识,找到解决问题和分析数据的具体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5]。
在考核方法上,调研式教学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喜好以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同时也对社会的实际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动态地、发展地评价学生,破除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评价重心从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全面调控,以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仅要评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还要评调研式教学活动安排等教和学的“服务”要素。同时评价要根据需要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多种评价形式和多种评价主体。例如调研的问卷、访谈提纲、照片、评价量规等。但是,所有评价都保证在评价前就明确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的公平民主,更保证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的发挥。除传统的评价方式外,可利用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对学生的最终调研结论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实时监测调研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反馈给学生,对他们的调研结果进行干预和帮助[6]。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富国强民的战略需要,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实践调研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7]。对相应的课程进行讲授时,应结合有关学科竞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着重考察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编制问卷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等。由于时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尽快完成相应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做事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社区、企业参与调研,能够让高年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避免象牙塔中书呆子现象的产生。同时,建立相应的学科竞赛组织体制,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会、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研式教学的最终目的。
实践调研式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调研式教学是商学院某些相关课程取得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调研,将课本上所学知识运用在调研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研式课堂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演员”角色,而回归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这一正确定位上来。教师重点拨而不穷尽,给学生留出探索空间,这就使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性成分降低,指导性成分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对教师更尊重,教师职业成就感就会更强。调研式教学注重过程性学习,把有效学习应该付出的努力分散到整个学期,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普遍出现的学生考前高度紧张、临时抱佛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