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先贤都曾对幸福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大致有五种不同的幸福观: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西方基督教幸福观、现代悲观主义幸福观和马克思幸福观。纵观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幸福观,只有马克思幸福观真正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主张从现实的人生活的现实生活条件出发,通过斗争和革命实现全人类解放和人民幸福。因而,只有深入探究马克思幸福观的逻辑进路,全面把握它的科学内涵,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新时代习近平幸福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人们面临着不同的幸福主题。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并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幸福思想作为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涵丰富:以“人民”为幸福的出发点;以奋斗致“福”为幸福的实现路径;以中国梦为幸福的目标;以全人类共同幸福为幸福的范围。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同马克思一样具有世界眼光、人类情怀和责任担当;同时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思想与马克思幸福观同样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幸福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哲学是在批判继承以往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马克思幸福观与西方传统幸福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往往从宗教或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人的生命存在作为一种外在性自我,幸福的获得主要依靠神的教谕,其幸福思想必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以亚里士多德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强调理性和德性,主张用理性约束情感,节制欲望,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指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一种道德至善的精神幸福,但没有完全摆脱理性主义幸福观思想传统的影响,最终把神引入到幸福领域。以密尔为代表的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即功利主义幸福观,以趋乐避苦作为理论基础,片面强调感官满足所获得的快乐体验。以奥古斯丁、阿奎那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教幸福观,即以上帝为中心的幸福观,倡导节制现世欲望来追求来世幸福,认为幸福就是拥有上帝,只有宗教才能为人们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马克思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着眼于社会生活实践,将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批判了西方传统幸福观对于幸福问题的神秘化,指出真正的幸福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的统一。宗教作为人的精神鸦片,把人的幸福引向了虚幻的彼岸世界,牺牲了人的现世幸福,人在宗教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虚幻的幸福。因此,马克思提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1]2从而为真正幸福的实现提供现实起点,人类只能从自身所生活的现实此岸世界之中去追寻幸福,而不能从无人存在的、虚幻的彼岸世界去寻求。
与马克思生活在同时代的费尔巴哈也对神学家们虚幻的、禁欲的道德说教进行了抨击,恢复了人在幸福学说中的地位,并强调追求幸福是人的“类本质”。但费尔巴哈所设定的“人”并不是现实的、历史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直观的自然人。这导致他的幸福学说与现实的人相脱离,最终深陷唯心主义的泥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他们对于“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133,而不是看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可见,“人”在费尔巴哈那里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他把抽象的人作为幸福的出发点,把感觉作为幸福的第一条件,把人的幸福活动简单地描述为趋利避害,幸福的获得仅仅依靠于“爱和道德说教”,这是一种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空洞的、虚幻的伪幸福理论。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马克思认为幸福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概念,它源于“现实的个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是建立在人们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基础之上的,从而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幸福观,找到了实现幸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现实的人。
第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维度彰显了“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这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人民为出发点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40人民幸福的根本体现就是全民共同过上美好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着眼于人民生活的现实实际,我们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更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出发,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美好生活要从五个方面共同推动:经济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实现幸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上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民实现幸福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文化上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国民创新能力,为人民实现幸福提供智力支持;社会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为人民实现幸福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生态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实现幸福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彰显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再次,全面依法治国,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为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最后,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自我革命的方式坚定理想信仰,带领人民早日走上幸福之路。
第三,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十分重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在继承发展马克思幸福观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以人民为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的幸福思想体系。无论从理论内容上、还是从具体布局上,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实现人民幸福”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就要深刻贯彻“以人民为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回归人的现实生活,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幸福也不会从天而降,人只有通过感性活动改造客观对象,才能满足自身需要,从而获得幸福。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考察幸福问题,认为幸福的实现必须以人类历史为出发点,以社会实践为基本方式,以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即劳动为具体手段才能获得幸福。人类通过劳动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既满足了人自身,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们满足需要、获得幸福的源泉。真正的幸福不只是单纯地享受和满足,而是劳动与享受的辩证统一。一味强调劳动而不言享受,显然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初衷背道而驰;而只贪图享受却不愿付出劳动、坐享其成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首先,从生存的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劳动是幸福的出发点——人得以存在的前提,为实现幸福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没有劳动创造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财富,幸福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4]劳动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前提,为人类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其次,从发展的意义上,劳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创造、展开和确证的过程。人的本质根植于实践活动中,在感性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并得到丰富和发展。因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不断生成发展的,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是怎样的。人在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不但确证了人的自我价值,提升了自身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社会化程度。最后,从享受的意义上,幸福是劳动的价值旨趣。劳动是最高意义上的享受,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释放自身的潜能,肯定自身的主体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感受到个人主体力量实现的幸福,从而彰显生命的意义。只有通过劳动创造活动,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三个层次上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人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但并非所有的劳动都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人类只有摆脱异化劳动,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在其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愉悦与享受,最终实现全人类幸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是人类不幸福的真正根源。在异化劳动状态下,劳动不再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维持其肉体生存的手段;人在其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使自己的智力、体力得到充分发挥,而是使自己的精神遭到摧残、肉体受到折磨;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劳动者不仅同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相异化,也同人的类本质、同他人相异化。劳动的异化使人本身对劳动产生了轻视、甚至仇视的社会心理,劳动者像逃避鼠疫一样逃避劳动,并且只有在劳动之外才能感受到幸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人的社会本质。要实现人的现实幸福,把人从非人化状态下解放出来,就必须使人在劳动中摆脱“死的物”对“活的人”的统治,通过革命斗争的方式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摒弃,克服劳动异化,使劳动真正成为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从而实现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占有。也就是说,当劳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由外在的、强制的、作为手段的异化劳动变为人的自由自觉的、作为目的本身的活动时,人们才能够在其中实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展开和确证,体会到生命的乐趣,这同时也创造和实现着人的现实幸福。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是我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重要论断,他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5]实现人类幸福的秘密就在于奋斗,正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人类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满足自身需要,为自己的梦想搭建广阔的舞台,从而为人类幸福的实现找到根本路径。
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是对马克思“劳动创造幸福”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它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指出奋斗是实现幸福的根本路径。进入新时代,世界形势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青年一代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共同努力,坚信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新时代习近平幸福思想作为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首次实现了幸福与奋斗的内在统一,阐明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奋斗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选取的3个变量,即智力资本、战略柔性和创新能力的因子载荷基本满足要求;所设计调查问卷Cronbach系数都达到了0.7,说明因子变量基本符合要求,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第一,奋斗是幸福的源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儿女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伟大飞跃;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奋斗才能创造美好明天,才能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幸福的真谛在于奋斗。习近平指出:“奋斗者是精神上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5]通过奋斗而实现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和感官上的快乐体验,而且是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享受和价值追求。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强调的:“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6]7
第三,奋斗在当代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奋斗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路径,劳动则是人们实现幸福的主要实践方式,也是奋斗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实现幸福,只有通过摆脱异化劳动之后的人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使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愉悦感,从而体验到劳动之后的享受和幸福。习近平幸福思想在继承马克思幸福观的基础上,提出:只有“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幸福。“辛勤劳动”体现了劳动者在创造价值、实现幸福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只有尊重人民的“辛勤劳动”,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之源。“诚实劳动”体现了劳动者在奋斗过程中的可贵品质。只有通过劳动者的“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决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突破一个个难关,从而早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幸福。“创造性劳动”体现的则是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是对简单机械劳动的扬弃与超越。这种劳动是建立在劳动者的开放性思维和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之上的。新时代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而这主要依靠于“创造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通过奋斗、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才能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实现人民幸福。
马克思幸福观是构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就立下了远大志向——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无声息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6]7。少年马克思虽然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影响,但在虔诚的信仰中已经深切地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幸福事业的人文关怀。正是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远大志向在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萌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中,无论是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纲》,还是成熟时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从哲学共产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人类幸福何以可能?马克思为实现这一志向所做出的努力,不仅仅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在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则体现得更为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从基层走出来的人民领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始终把扶贫工作摆在首位。在从七年知青岁月到地方工作再到国家治理的从政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以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的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幸福观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在总结“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经验中,客观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针对国内外局势的转变,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将“中国梦”系统概括为“伟大梦想”,强调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勇向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是人民幸福的远大目标。
第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共同构筑。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正确的道路,再远大的理想都难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总结近代中国一百七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九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稳定中国、发展中国,从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没有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信仰、坚定的品质,再宏伟的蓝图也难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更需要精神文明作为支撑。进入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继续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最后,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勇向前。没有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凝心聚力,再美好的愿景也难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已经形成了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的谁紧密团结局面,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当前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我们广大青年更要凝聚力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个人的青春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中国梦这个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代,党要勇于自我革命,也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实事。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号召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全党同志更要增强“四个意识”,明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政治立场,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为人民服务;恪守政治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当好人民的领路人,早日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主题、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即努力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即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我国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解决,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整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还提供了生产资料。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才能在与大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得以生产、生活和发展。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地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不容忽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现代化是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在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难逃大自然的报复。一个世纪前,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7]另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一定要立足长远,树立大局意识,必须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生态资本换取经济效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决不能仅靠环境保护来解决,也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换取环境保护,其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经济发展新理念,在新文明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方式、人类生存方式等系统性变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描绘一幅秀丽江山,实现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中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为全人类求解放、谋幸福理想在当今中国的践行。习近平幸福思想在继承马克思幸福观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带来了更多的曙光和希望,也使得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日益接近实现。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不仅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终极关怀,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实践指向。
为全人类求解放、谋幸福,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始终的理论主题,也是马克思奋斗终生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现代化交通工具,开辟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404。它力求消灭一切自然限制和社会限制,打破特定民族国家的领土界限,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活动。物质生产方式的同质化,为精神文明活动的同质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404。这使得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相互依存、命运休戚相关,逐渐形成了共同命运意识。但这完全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的一个世界”[1]404,一个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充满异己力量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治理体系。“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8],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它摧毁了封建等级制度,同时又建立了更加不平等的等级关系和文明秩序。它维护的仅仅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牺牲的却是绝大多数无产阶级的自由发展。由于世界历史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由内部矛盾产生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灾难,同时也会影响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各阶级、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化,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以加强全球治理。
新时代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9]可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利益相互交织,全球治理已经成为需要各国共同破解的难题。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物化倾向,还不能完全摆脱物对人的统治,仍面临着诸多全球性难题。“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更是与全世界各族人民息息相关的事情;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和伟大复兴,不仅仅需要团结全国各民族的力量,更需要以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为基点实现自身的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特征,在反思当今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以“共生共在”为核心理念、以全人类共同发展为价值旨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这无疑是马克思主张的“自由人联合体”在21世纪的新发展。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正是在现实逻辑失灵、步入自相矛盾的死胡同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理想化未来的轮廓。未来的真正景象就是现实的破产”[3]27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揭露现行世界市场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背后所隐藏的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永恒性”的精神生产和精神观念进行批判反思,从而探索出一条更加符合人类发展、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与人民幸福的现实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过渡性阶段,是人类走向真正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幸福的关键环节,必须自觉地以现实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为目的,摆脱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在日益深化的普遍交往中提升各国利益的“共同性”水平。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首先要考虑到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重构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指出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之后,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10]。这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与曲折性和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艰难性,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不同阶段的现实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两个必然”到“两个绝不会”,体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日益丰富和完善。一方面,说明目前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调适能力,在世界历史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仍有待提高。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但其自身的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所蕴含的“共产主义因素”不断增加,如: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国有化的实行以及合作社的建立等。这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和平过渡”、潜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能。现实的社会主义(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所预想的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的,而是“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主义,并没有达到可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因此,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实际,就是要充分考虑当前两种社会制度的现实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地借鉴资本主义社会积极因素以推动自身的发展;同时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要努力克服资本逻辑,增进彼此的共同利益,采取“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方式代替以往的“暴力革命”方式实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和平过渡”,推动人类共同发展。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支撑。这一方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1]405,为实现全人类的发展而奋斗。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其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起来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传人。它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更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人类情怀和责任意识,使其勇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另一方面是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外交理念所决定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动员能力和影响能力,在国际社会中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时代中国不仅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为解决事关人类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同时更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可见,中国与日俱增的经济实力及其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得中国有能力不断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争取“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11],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随着世界形势变化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幸福观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幸福思想,致力于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眼光、人类情怀和责任担当。这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