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西冲村传统村落保护思路研究

2019-02-21 07:40李维丽祝秀琴
乡村科技 2019年25期
关键词:婺源县村落村民

李维丽 祝秀琴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1 婺源县西冲村基本概况

江西省婺源县西冲村历史悠久,已有770年的发展历史。据《西冲俞氏宗谱》记载,俞氏十六世祖世崇公于南宋瑞平年间(1235年)迁到此处。因为“独爱西谷山环水抱,有田园之美,无市井之哗,爱筑室于斯,聚族于斯焉。”明清时县里很多人经商,西冲村的村民也不例外,大部分人家都有人去经商,远赴南京、上海等地。他们成功后不忘本,大方回馈村庄,出钱出田,兴办学堂,修桥修路,扶持贫困,村庄经济一时间快速发展起来。

西冲村位于婺源县中部思口镇西南部,距县城紫阳镇约22 km。西冲村现有138户、582人,村民主要从事农田耕作等生产活动,另有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和经商。经济作物主要是水稻、茶叶。

村中古建筑传统风貌保存良好,现存清代建筑40余栋,有庙宇、民居、祠堂等,完好程度在80%以上。这些粉墙黛瓦的明清古民居,错落有致,格局完整,坐北朝南,分为正屋、余屋、客坐、书院,是非常珍贵的历史遗存。村内保存有10余条历史街巷,多数以石板路为主,宽度在0.5~1.5 m,总长约1096.0 m。其中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全长850.0 m,从村头延伸至村尾,溪水潺潺,从旁边经过,杨柳依依,景色非常好。除了建筑和街巷,村里还有古井8口、10余棵名贵古木,有古樟树、古枫树、红豆杉等。2007年,西冲村被纳入江西省第2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2 婺源县西冲村保护研究的意义

西冲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首先,村庄传统聚落形态保存完整,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相融,并且体现了深厚的徽文化内涵。其次,村内保存了数量众多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都有可靠且详细的资料记载,真实性较高,这是非常难得的。历史中的西冲,经商与文化教育并重,以经商所得财富大力支持教育,又以教育促经商,是徽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3 婺源县西冲村现状问题

作为具有近8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历经岁月变迁,无论是村落风貌还是空间体系,或是传统建筑,都因受到自然侵蚀、人为损毁、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1 传统村落格局和传统建筑有一定程度的毁坏

西冲村旅游业暂未发展起来,村里经济较落后,年轻人大都到城里生活,村中留守的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因为人气不足,村里有些传统建筑被闲置、无人看管,或缺少必要的修复保养而逐渐破损。传统建筑中的一些木雕窗花、吉祥纹样是重要的建筑细部构建,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学收藏价值,很多这样的建筑构件被拆下出售或者被盗,导致建筑面貌被破坏。

3.2 公共设施缺乏,环境质量较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休闲、生活需求也逐渐提高,原始的公共设施很少,无法满足需求,如公共活动场所、休闲娱乐场所、体育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落后,村内交通条件较差,路面不平且狭窄,有很多断头路、丁字路,交通不便;环卫设施不足,并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村中存在垃圾随意倾倒、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村中环境质量较差。

3.3 新老建筑风格不统一、不协调

一方面,传统建筑被采用了不恰当的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导致了建筑面貌被破坏;另一方面,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村民所建新房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材料色彩都与传统建筑不一致,使得建筑风貌参差不齐,破坏了村落的整体景观。

3.4 地方民俗文化特征逐渐消失

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礼节、地方风俗、村中庆典等,其是一个村落凝聚力的体现,是村落认同感获得的途径。西冲村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有些传统民俗和工艺代代相传。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习俗逐渐淡化。特别是年轻一辈,很少有人能说出传统风俗,传统婚嫁、丧葬、祭祀等礼仪都被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简化了,很少有人去关心和继承这些,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

4 婺源县西冲村保护思路

传统村落保护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规模大、内涵丰富、因素复杂,又是动态发展变化着的,村落的保护又往往与发展相矛盾。另外,传统村落一方面属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另一方面村落的利益主体是村民,存在着双方的矛盾。而且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对其的保护不仅仅在于其建筑形式和村落风貌,更在于其灵魂,即文化遗传。所以,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简单地流于形式,应做到外在形式的保护与文化内涵的重建同步[1]。因此,结合婺源县西冲村自身特点,本文提出采用政府引导、公共参与,科学规划、整体保护,适度开发、文化重建的村落保护思路。

4.1 政府引导,公共参与

传统村落中的建筑是传统村落的外在形式,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和灵魂的载体,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不可避免地融入一些现代因素。因为村落的主体是人,新建房屋的形式受业主和设计师主观因素的影响,是变化的,是多样的,并没有明确的村约来约束新建建筑的形式。所以,只能由政府牵头,建立相关法规和监督机构,引导村民的建设活动。同时,要充分考虑村民利益,鼓励村民自主参与保护村落传统风貌和文化传承,因为村民是村落的活动主体,他们参与村内活动,有利于强化村落文化氛围,进而增强其对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建议编制规划前做充分的民意调查,可通过设立由村民代表和专家等组成的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来听取村民的意见。另外,为避免西冲村“空心化”趋势逐渐加剧,提高村落吸引力,政府应积极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安置房等,合理规划村落公共活动场所、健身场所等,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以提高村庄的生命力和向心力,延续世代传承的宗族文化[2]。同时,需编制村规,完善村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环境问题。

4.2 科学规划,整体保护

科学规划就是要结合传统村落的特色资源和开发保护需要,综合考虑遗产保护、村落发展和村民收益的关系。先进行调查摸底,对于村落的生存环境、发展趋势以及特色和价值进行调研论证,对村落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然后提出开发和保护方案,最后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3]。

整体保护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保护对象方面,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简单停留在单体建筑的修复、更新,或是立面、屋顶等形式的统一处理上,而应从村落整体风貌出发,划定不同级别保护控制区,再生村落街巷肌理、山水格局,并传承下去;二是保护内涵方面,传统村落保护应将可见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达到形式保护和文化传承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村落才能再度焕发活力。三是扩大保护研究范围,应将西冲村的规划保护与整个婺源县古村落的保护工作相结合,这样可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避免资源浪费。

4.3 适度开发,重启文化

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非常稀缺,而且非常脆弱,具有不可恢复和不可替代的特性。因此,管理者在对村落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适度,不能激进,应在前期规划中对村落的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和动态调整。强调古村落保护不是因噎废食,不去开发,而是合理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保护与开发的互促共进机制[4]。

重启文化,是要让传统村落再度激活其文化内涵,恢复自我传承或再生的功能,使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命力[5]。首先是伦序关系,村落最初始的凝聚力来自于从古到今传承下来的邻里、宗亲、辈分排序甚至是血缘关系。这样的伦序关系使得整个村落中人成为一个整体。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了宗祠之外,伦序关系在家族内部已经逐渐被忽略。人与人更多时候体现为社会、利益、整治关系,伦序关系的淡化使得村落凝聚力薄弱,村落归属感降低。其次是让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在村落中得到恢复。每个地方都存在一些美好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这些传统文化在村落中成为人们励志或向善的重要依据,也为村落的文化魅力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信任,当然也就失去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村落的灵魂,应得以恢复并传承下去,如乡贤文化、宗族文化、孝道文化、传统信仰和庆典文化等。唯有这样,文化的多样性或文化差异性才能不断生长,传统村落独有的内涵才能体现出来。西冲村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除了农耕文化、祭祀文化、婚庆、族谱和村谱,还有徽商文化、茶文化、木雕文化等,以及书法绘画、凄美的西施魂断西冲的传说等,这些文化无一不彰显着西冲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一项多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而慎重的过程,任何失误都会导致传统村落被破坏和文化缺失。因此,西冲村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保护道路,避免简单模仿,而应科学规划、开发与保护同步,还应突出特色,充分挖掘西冲徽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猜你喜欢
婺源县村落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
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明清以来婺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