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华, 李小朋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性别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实现公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肩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明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也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把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育人体系,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开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也能够在国际高校教育格局中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为解决性别不平等这一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江泽民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由此可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经历了从国家领导人讲话倡导到法律制度确认的历史过程。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的中国式表述,其目的是推进性别平等、实现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关系到解决妇女问题、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的重大社会问题。20多年来,我国政府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性别平等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正确的性别观念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素养,也是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是青年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造就健全人格、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性别平等教育通过将社会性别理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的观念,使之成为自觉抵制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以及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生力军。性别平等教育的匮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性别知识的匮乏,公民素质和人格素养欠缺,会对其未来人生中的婚恋以及家庭生活的处理和平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我国高校德育不仅是塑造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完整人格的必要手段,而且会对未来国家和民族的人口素质、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正在实施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中充分体现社会性别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将男女平等贯彻落实到高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全过程,使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养成、个人学习,把握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意义和内涵,树立性别平等观念,自觉抵制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的消极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不能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新时代大学生,腐朽性别文化就会乘虚而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新发展。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男女平等是平等的必然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理念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宏观层面上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从微观层面上,有利于摒弃传统性别观念,为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理念引领着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而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也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毋庸讳言,尽管我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制度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公民个人素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女性在参政、就业以及婚恋等方面还存在着性别受歧视现象。这从反面证明了在高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
大学生作为学历层次和认知能力比较高的群体,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既代表了我国性别观念的发展水平,又对未来男女两性和谐共处和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把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课堂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先进性别文化观念,使他们通过学习提升性别敏感度,发现、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以育人为本,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性别平等作为国际性重要议题,受到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开设性别学科、课程和实施性别平等教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树立良好品牌和形象的普遍选择。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年开设的性别相关课程达200余门,涵盖了性别与政治、哲学、宗教、文艺等诸多学科门类。性别视角贯穿于课程建设全过程,不仅反映了各学科门类涉及的主要性别问题,而且体现了当今世界女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紧迫现实问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应用心理学、教育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开设了女性教育课程,分析女性在各种场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探讨女性主义理论在分析性别问题上作出的努力,对提高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是最负盛名的女子学府,其注重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建构了涵盖学士、硕士、博士的女性学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女大学生形成性别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女大学生树立女性角色新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女性追求平等、自由、公正、关怀的价值理想。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实施,促使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妇女理论研究和女性学学科建设,并进行了性别平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性别平等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还没有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
高校德育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即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不断碰撞交流,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肩负着育人重任的高校德育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德育培养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所传承的文化除了必要的道德知识外,更主要的是特定文化的价值和行为规范[4]。高校德育培养传递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乃至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要使性别平等的理念让大学生从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必须通过高校德育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的内化。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社会性别意识与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生态意识等共同构成现代公民意识。因此,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观念,不仅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深化德育培养改革,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为性别平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社会性别文化知识,培养其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念,从而自觉解构传统性别角色模式、抵制性别歧视的文化观念,并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和行为规范。
我国开展“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性别意识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应该具备的一种文化素养,也成为高素质人才、国际化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因此,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追求公平、公正的性别观念,提高其性别敏感度,是新时代对高校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现代公民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2006年,教育部首次将“女性学”设为本科专业目录,这表明妇女/性别研究的相关课程逐步进入高等教育主流,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的社会学系开设了“女性学导论”“性别与社会研究”“女性主义方法论”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目标价值、学科知识等方面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建构;二是课程设置多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形式分散,教育对象范围较窄,难以满足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客观要求。
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高校课堂,其课程的开发、设置和创新,离不开妇女/性别理论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撑。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其研究对象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高校开展妇女/性别理论研究有利于推动建立性别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互动,彰显高校理论创新的特殊价值。由此可见,加强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和运用性别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可以为高校实施性别平等教育提供理论支撑,而在高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则能够推动妇女/性别理论和多学科融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高校在妇女/性别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缺乏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边缘化,以及学科系统性与专业性相对比较薄弱等问题。党中央在《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妇女/性别理论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高校开展妇女/性别理论研究,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主动融入国际学术界,引领世界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强化多学科融合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男女两性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拓展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吸纳整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次,要建立妇女/性别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课程、教材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借鉴西方知名高校的成功经验,重视和加强性别平等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大学章程是高校的“宪法”,在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章程中明确高校推进性别平等教育的理念和宗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能够为规范管理性别平等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成立性别平等委员会,从高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中遴选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代表,且女性成员不低于二分之一。性别平等委员会的职责如下:负责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学校发展规划;监督性别平等教育在学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学校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提供性别平等教育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对发生在校园的性别歧视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等。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新形势,对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具有重大影响。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性别平等观念、消除性别刻板印象能够促进学生以尊重、关怀的态度对待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因此,在我国进行“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把社会性别意识培养作为高校教师的必修课,培育一支具有性别平等目标和理念、善于将社会性别意识作为核心概念和范畴带入所在学科领域的教师队伍,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同时,加强高校管理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培训,使性别平等观念融入学校决策的主流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职业规划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各个重要环节有效消解依然严重存在的性别偏见、性别歧视,发挥男女学生的性别优势和学习优势,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和人格的完善。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和定位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以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合理规划和设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和过程。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属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范围,因而应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其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开设和发展。这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将性别平等教育知识与德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相融合,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必修课,增强德育课程的思想性、趣味性以及生活指导性,在提高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第二,寓性别平等教育于各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体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与方法研究分析以男权为主导的知识理念与体系建构中产生的性别歧视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培育学生更为公平、文明的专业素养。
总之,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课堂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完整人格,而且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也必将为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