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友健
(江苏省如皋市高新产业开发区实验初中 226500)
对于教师而言,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给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思想,以及学生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教科书便是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若养成了提前预习教材的好习惯,便能在复杂繁琐的知识之间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必要的、认真的阅读与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
1.师本对话:读懂教材,抓住核心;走出教材,精益求精
所谓师本对话,即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挖掘,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铺路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须在课前对文本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及个性化解读,从教材内容编排用意的角度正确理解文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专注于教材的固定内容,也不能片面追随原有的教学版本,应与文本展开主动对话,理解文本中的核心思想,结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根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差异,有选择性地开发、使用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素材.
2.生本对话:阅读教材,感受新知;结合经验,建构新知
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前期的师本对话,还需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生本对话,即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立体化的解读.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思维不断地碰撞、扩散,对数学教科书中许多形形色色的数字、图片、生活小常识等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然后不断地思考、询问、理解,形成新知.除此之外,还需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新知与旧知的有效整合,在头脑中建立自己特有的知识框架,这有助于对教材的后续学习,为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笔者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存在课前不做学情分析,上课不能及时有效地抓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下降.例如,在讲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让学生自己预习书本,并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提出相关的问题.第二天上课前,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并反馈给学生,要求学生再次阅读书本解决所有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去观察和思考每一个式子,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示一种解题方法,并提示学生用其他方法能不能解出答案.
学生受到启迪后,就会带着这些问题思考,通过一步步的猜想与验证,最终得到其他解题方法.由此可见,把课堂留给学生,教师只需在旁适时地加以引导,最后对这些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整合、记忆与延伸,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1.师生对话: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积极引导,合作交流
师生对话是初中数学课堂中最主要的对话形式之一,是指师生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工具、语言交流、肢体动作、情感互动等进行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和权威,而是倾听者、合作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情感和思维的碰撞,在和谐的氛围中学好数学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讲述—倾听、提问—被提问、主动—被动”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被认可,而是积极采用一种“自由、平等、双向、互动” 的教学模式,经常与学生交流,悉心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师生共同成长.
例如,教学“实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两个无理数的和是否一定是无理数呢?在上课时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准备发言.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都想到了列举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来回答问题,如π与-π等,还有学生列举了诸如此类的相反数来解释.由此可见,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分享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策略,实现智慧共享,从中体味到反思的价值和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反思的意识和热情.而在上述的教学课堂上,老师需要把话语权完全交由学生,聆听学生的真实需求,及时与学生进行对话沟通,营造一种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然后教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探究,共同探讨答案.
2.生生对话:良性竞争,共同成长;倾听互动,共享成果
初中生天真单纯、不服输的性格让他们总能无拘无束,不被社会理念的条条框框所束缚,畅想在自己的思维海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影响、相互质疑.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生活经验相似、思维方式相通,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无限的共鸣,因此,数学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加强交流,学会聆听每个学生的内心想法.
在结束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当裁判,来评判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少学生由于缺乏主观意识,不能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思考,更不能自主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甚至不能分析、判断、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上述现象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细加分析,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实是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倾听,一旦双方缺乏互动,缺乏自省的意识,加上缺乏自省的习惯,便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与对话何其重要.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学会懂得聆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反思,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反思自己在解题、思维或实践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及时优化学习方式和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