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琦 王鑫宇 范峻铭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祠堂起源于对先祖和神灵的崇拜,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文化于商周出现萌芽,至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到明清出现“家庙”发展到高峰。从侧面来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是国泰民安的体现。
祠堂文化内涵包括宗亲文化、祖先崇拜、祠堂建筑以及风水文化等。其中,宗亲文化和祖先崇拜是内核。宗亲的血缘联系和家族个体间有着相互联系的现实,而崇拜是人类原始的精神力量的表现。祠堂是上述精神需要的物质依托。祠堂建筑、风水文化等则由此附加而来,共同组成了祠堂文化。
祠堂本身包含3部分——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楹联和谱牒文化、宗族教育和各种民俗活动[1]。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与地域风格有共通特征,如烟台市A村祠堂。该村是典型的渔村,因此祠堂里有很多渔业文化的元素。楹联是祠堂的对联,谱牒是族谱,多是家风家训的浓缩。调研的祠堂的正门对联为“书传百忍,世擅两铭”,其中“书传百忍”来自唐代张公艺“忍”字传家的典故,寓意张姓对“忍”字传家的祖训继承。宗族教育与各种民俗活动是祠堂的重要作用。祠堂是家族教育的地方,这种教育包括书本教育与奖惩教育。书本教育是为本族的子弟提供一个读书的场所,奖惩教育主要是通过族规对全族人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可以强化族人的整体意识。实际上,祠堂在此充当了一个家族教育的场所,通过对下一代的引导和对族人的约束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也大多选择祠堂作为举行的场所。
祠堂的祠规家法规范了本族人的道德行为,通过本族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和祠规家法的教化与惩罚,让本族的人形成爱国爱家的道德情操和尊重社会秩序的规范。村子里大家族的良好行为作风和道德规范,为本村的村规民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只要是族人,都得以族长为首层级,有序各司其职。虽然这有着封建家长制的等级弊病,但保障了家族内部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村子内部的混乱,减少了村子危机事件的发生。
通过在祠堂内举办庄严神圣的家族祭祀活动,既加强了本族人的族群凝聚力,又让参与祭祀的族人能更好地领略本族先贤的良好思想品德。一个家族形成的良好行为风尚会被广为效仿,让村民们形成以孝悌忠信为荣的精神向往。
祠堂的所有活动都需要经济的开支,而经济来源主要来源于祠田。祠田是家族的共有财产,族人共同耕作。祠田在保证祠堂可持续运行的同时,多用于救济鳏、寡、孤、独人群和有生活困难的族人。这种做法既保护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利益,又推动了乡村救济事业的发展。
调研的A村祠堂破坏严重,除了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之外,牌位、族谱以及承载着地方特色文化的壁画、饰物都被破坏。对于祠堂只有少数老人还有残存记忆,而村里的年轻人对此早已淡漠。
祠堂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2]。首先,A村位于养马岛上,降水量大,常年受风化侵蚀,而祠堂多是木质结构,十分脆弱。其次,祠堂文化在时代潮流中淘汰掉糟粕的封建文化之外,一些承载了特色地方文化的优秀祠堂文化也被消解。最后,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家族意识逐渐淡漠,对祠堂的感情减弱。技术上,祠堂重修的难度巨大,很多古时的技法和材料已经失传,加之资金不足,所以对祠堂的保护十分困难。
祠堂的保护要与相关的文化、教育的保护和传承相结合。首先,要保护好祠堂文化的实体——有文化内涵的祠堂。其次,要保护祠堂文化不受现代思潮的冲击和破坏。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坚持扬弃继承,创新发展,使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相结合,加大相关的教育力度,使优秀的祠堂文化真正影响乡村人们的生产生活[3]。具体地,走访养马岛的村落总结如下:可以以产业化的模式继承、发扬和对待祠堂文化,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在经济上带动祠堂的修缮和保护;可以结合上级政府、相关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加强祠堂的对外宣传,将这种独特的祠堂教育模式更好地传承;调动“新乡贤”群体的带头作用,在祠堂文化弘扬和保护中,充分利用祠堂的文化阵地对村民进行宣传。需要注意,要有选择地推广,淡化封建糟粕思想,引进新的优秀文化,对祠堂文化加以改造创新。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祠堂的继承和弘扬有利于农村的家和、族兴,进而国昌、民乐。因此,加大对祠堂文化的保护能更好地进行乡村治理,实现乡村的伟大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