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嘉陵 康赛赛 王 晨 李婧昳 毛莎莎
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医药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中医药科学文化,不仅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医疗选择方式和生命的希望,而且还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有疗效就是硬道理”是评价中医药存在价值最基本的重要前提。如果中医药治病没有疗效,或有疗效而没有任何临床优势,则必然会自然消亡,只能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的纪念。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病的疗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也就是说不能将中医药疗效与中医药学术理论切割开来对待。在对疗效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来认识中医药存在的价值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意义。
1.1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医药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创立出的一门独特的原创医药科学技术,具有一套独特的学术思想、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可靠的诊疗技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自然科学知识领域中惟一尚存的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和社会行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1.2 中医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资源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受我国人民的信赖,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中国人早已普遍接受的一种医疗健康方式,而且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中医药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工作新格局,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3 中医药是未来人类健康需求的新选择当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医药虽然发展迅猛,但仍然还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健康和疾病诊疗问题,甚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可能带来新的健康问题。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利于繁荣人类的医药学研究,为人类的健康和就医带来多样化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药是一门应用性的医药学,以能否解决临床问题为基本要求,以“有疗效”为终极的追求目标。如果中医药没有疗效,或疗效普遍不好,即使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医药文化发展史,也很难继续生存和发展。中医药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其文化历史的悠久和曾经的辉煌,也不在于其理论有多么的完美,而在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诊疗疾病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因此,可以说中医药存在的最大理由就是“有疗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疗效就是硬道理”[1]。在此还必须指出的是,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即使有疗效也还不能成为硬道理,还必须解释清楚为何产生疗效,将有疗效的证据展示出来,然后才能真正成为被现代人认可的硬道理。
综上所述,促进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继续发展,不仅仅只是延续一种传统文化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复兴与实现中国梦的一个伟大事业,并且还能够为人类健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类认知世界的路径多种多样。由于认知路径的不同,决定了文化体系的不同,对人们的认知、思维、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人性、思想意识、价值观、审美、思维方式、社会、经济、生活等文化形态,最终也必然使其所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人类的认知路径虽然可能有千条万条,但最主要的却只有两条:一条是从小到大的方向,即从宏观整体、时间、属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去认知;另一条则是从大到小的方向,即从微观局部、空间、功能及其最小物质构成的途径去认知。人类的这两条认知路径决定了人类的科学文化只有两大体系,这就是坚持宏观认知的东方科学文化体系和坚持微观认知的近现代西方科学文化体系。在这两大科学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医药学也是两大体系,即我们熟悉的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从宏观整体、病性的角度去认知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西医则从微观局部、解剖实体的角度去认知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可见,从人类两大认知路径的角度,更容易帮助我们清楚而准确地理解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异同,也更容易理解中医和西医并存的意义和价值。
不同的文化体系代表着各国、各地域、各历史阶段所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科学模式代表着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技术代表着改造世界的不同知识、方法和技能。因此,我们要研讨中医药科学文化传播问题,首先就必须对中医药的科学文化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1 中医药文化的概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所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认知思维模式、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医患关系、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和运行体制等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中医药文化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大宇宙包含着小宇宙,小宇宙融于大宇宙之中,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保持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既然一切都是不可以随便分割的,物我同样不能分离,主客体是统一的一元体,由此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要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一切都应注意顺应自然、中庸平和。在认识论上强调从宏观整体上动态地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形象”以及功能状态进行记录、描述和分析,并从关系背景上去分析理解,从而形成了以形象、模糊、直觉为特征的中国式认知思维模式。
2.2 中医药文化的三大核心对文化的定义虽然有多种界定,但有一点却是比较公认的,即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种有人为因素参与的状态或成果。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首先必须有人才可能产生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包含了人的干预和影响,是由人所创造的成果和一切所作所为的总和。但这样理解又使文化包罗万象,难以准确认识。因此,有人将文化分为底层、中层和高层三类:底层的是“物质(硬件)文化”,包括人的生存所需求的一切物质产品或物质条件;中层的是“规则(软件)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制度、法律、宗教、文学、艺术、风俗、礼仪、习惯等;高层的是“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模式等。
通过对以上所涉及的文化范畴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研究,我们发现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有高级思维,所以与人类思维有关的思想观念、认知思维模式以及在此影响下的行为准则等三大要素,这才是文化最重要的核心,这也是不同文化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根据以上认识,结合中医药的学科特点,我们提出了中医药文化的三大核心: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核心认知思维模式是象思维、直觉思维、模糊思维等;核心行为准则是道法自然、以平为期。
2.3 中医药的特色特色指某一事物所独有的特征,或某一群体独特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也是它与其他事物的最显著区别之处。中医特色就是中医所独有的医学观念、学术体系和临床技术等知识特征,包括以下三大特色。
①生命理念特色——天人合一。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②认知思维特色——象思维。中医以人体内部变化在体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象信息)作为思维活动所必需的信息依据,最后得出具有属性意义的诊断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③治疗调理特色——道法自然。中医在行为准则上追求“道法自然”,其治病和养生都主张调动人体内外的一切自然资源,强调一切顺势而为,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为目的。
2.4 中医药的优势优势指具有明显优先的形势,也可以说是某一方拥有对方没有的技术或东西。或即使对方有,但比对方更好更强。优势是要在比较中才能证明的。中医主要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①理论优势——执简驭繁。中医主要通过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象信息),去认识复杂多变的人体生理和病理情况,从宏观的属性和关系等层面上去把握人体的本质和规律。这种认知思维方式能够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复杂的人体病理问题。
②思维优势——以不变应万变。无论多么复杂的致病因素和病变,在临床上总具有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等属性之分,这就足以构成中医诊治的依据。
③治疗优势——以人为中心。中医在治疗上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为中心,针对每一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等情况,采取的是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治疗。
④养生优势——防患于未然。“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治未病”养生以防患于未然,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痛苦,而且还可避免支出因病而产生的医疗费。
⑤医疗经济优势——减少医疗支出。中医药相对于西医药的昂贵医疗费用,是一种极其廉价的支出。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家庭医疗开支的压力,而且还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保障支出[2]。
2.5 中医药传播中医药传播就是中医药信息传递、共享及其发挥影响的全过程。即中医药传播者将中医药信息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图书、报刊、视频、网络等媒介传达并影响相关受传者的整个过程。传播者与受传者在必须具有相互识别的语义、术语、概念以及能够沟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才能正常地交流,否则不仅不被认识和理解,还可能产生歧义。
2.5.1 中医药传播的功能 中医药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主要包括有三项功能。
一是中医学术传承功能。只有将前人的医学智慧、学术成果、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记录、保存和消化,才可能面对临床实际进行知识的创新。目前中医药学术传承主要由全国各地二十多所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来承担,同时还存在传统的师带徒的教育方式。
二是社会教育功能。中医药传播是一项社会活动,对提升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告知和教育作用,以指导民众选择正确合适的健康和诊疗方式。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需要社会民众的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因此,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增强养生健康意识,获得更多的中医药养生和防病治病等科普知识,选择合适的就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危害程度,降低医疗支出,这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三是文化强国功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又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战略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播中医药科学文化,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5.2 中医药传播的内容 中医药传播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内容。
一是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国古代提倡“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和“文以载道”,强调文化传播必须传达出明确的观点和正面的主张,这对中医现代传播活动的开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点应当是对中医药文化三大核心的传播,并担负着文化强国和增强中国软实力的重任。
二是中医药科学传播。包括中医药的科学思想、科学理念、学术传承、社会教育、防病治病的知识普及等内容的传播。长期以来,中医药传播侧重于文化传播,而忽略了从科学角度进行传播,致使给人一种“中医药是文化,不是科学”的误解。传播中医药科学有利于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人才队伍后继有人,更有利于引导社会认可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科学价值,以增强现代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升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养生防病的能力。
3.1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医药文化”通过对2007年~2014年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所做的工作报告所涉及到的“中医药文化”进行分析,可以从政府管理决策层角度观察到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演化。
2007年虽然涉及到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的建设问题,但没有特别之处。
2008年迅速提升对中医药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出现了三个首次:第一个首次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层面明确地将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和产业共同构成“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制定了《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二个首次是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即“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价值,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第三个首次是在布置当年工作时专门列出独立的段落来布置中医药文化工作,并特别强调要以中医药文化建设来统领整个中医药工作的开展。这不仅正式宣示了政府主导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而且也展现出了政府将“从文化入手发展中医药”的战略蓝图。
2009年认为中医药文化价值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同年,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开展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丰富内容的专项研究”。
2010年认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提出与文化部门协调,研究制订中医药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
2011年认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创崭新局面,“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深入开展,普及了中医药知识,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并要求着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这是第一次强调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概念,同时还提出了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发布中医药行业重大新闻。
2012年要求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认为中医药文化发展繁荣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因此要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局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发扬的体制机制。在布置该年工作时,连续第五年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单列为独立段落进行布置,要求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丰富中医药文化产品,加快中医药文化专业队伍建设,造就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名家大师。
2013年提出要探索构建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要加强舆论引导,组织编写发布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白皮书。在布置2013年工作时,虽然也有专门布置中医药文化工作,但却已无新意。
2014年仅对一年来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进行了总结,没有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医药文化工作内容,也没有像前几年那样都有专门的独立篇章来布置中医药文化工作,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在发展中似乎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图1 近年政府中医药工作报告中“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出现频率图
从2007年以来,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被有关部门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大大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从2008年以来三、四年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中医药文化”词汇出现的频率和相关内容的字数,出现了一个急速上升的状态。但从2012年以来却又逐渐下滑。由于从一开始就是在缺乏对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在没有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没有把握住中医药文化三大核心、没有精心筛选中医药科技知识的情况下,迅速在全国展开的。这就难免会影响到这项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许是基于此认识,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12年的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实质,深入研讨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这些研究问题应当怎么落实?何时才能研究清楚?这确实是一个关系着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然而却没有新的突破。
图2 近年政府中医药工作报告中中医药文化字数变化图
当然,我们更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以上现状是否并不意味着有关部门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有所减弱,也有可能暂时处于一个平稳发展期,各项工作已经按部就班地在进行中,所以相关数据也就不很突出。不管怎么样,毕竟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算从2007年开始启动起来了,一切都应当向前看。
3.2 政府组织的系列中医药文化活动2007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联合23个部委共同主办“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已在全国30个省市和港澳共举办各级活动366场,直接参加现场活动的群众达160多万人,中医大篷车行程10万公里,举办社区和乡村医生培训487场,培训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人员9.2万人,大力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增进了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巡讲团”;主办“中医药服务人民六十年成就辉煌”中医药主题展;主办“英国中医药文化周”;举行北京奥运会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确定北京御生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一批中医药文化机构为“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虽然以上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政府层面上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闫树江在《科学蓝皮书》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报告”中肯定了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之后,也指出了还存在着的问题,这就是“主题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手段单调,大多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大;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
3.3 中医药院校的中医文化教育与研究为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文化入手发展中医药”的战略思想,从文化角度培养中医药人才和研究中医药发展问题,全国各地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2008年12月2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按院处级建制成立了以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相结合的校内独立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几年来,该中心在文化理论研究、文化作品创作、文化教材编写、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与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智库。该中心策划和主编的全国创新教材《中医文化入学教育》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成果之一和十二五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为了更快更好地推动中医文化入学教育,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中医文化入学教育》主编毛嘉陵给中央领导写信汇报和建议,希望使中医药大学生赢在起跑线上。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对其建议做出重要批示:“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所提建议值得重视”。2009年底,上海中医药大学紧随其后也成立了同样名称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构,由此形成了一北一南两相呼应的中医药文化专业机构。成都、福建、南京、辽宁等中医药院校也都成立有不同名称的中医药文化机构。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又成立了国学院和中医药文化研究院。
3.4 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为推进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确定了一大批中医医院为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各地中医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一是抓好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环境形象体系中,努力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二是积极探索和丰富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价值理念,结合各自实际,把中医药文化建设贯穿于中医药发展和医院活动的全过程,通过中医药文化展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许多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播主阵地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在提高当地居民对中医药认知度的同时,也为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地位和信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四是不少中医院进行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室内外装修,从表层和环境上增添了中医药文化气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从2007年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列为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工程以来,在全国先后确定了四批共173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同时要求在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在中医院内部抽调医生组建“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时,确有不少中医院或综合医院采取了仓促上马、带有一定迎合性的组建方式。因此,在治未病专业人才的整合上,必然会捉襟见肘,难以按照“上工”的要求来严格选拔具有高水平的中医师来从事治未病工作,这与《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只有上工才能“治未病”的要求相差甚远。虽然发布有《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但仅涉及科室管理,而对“治未病”的诊断、治疗性调控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并未涉及。
图3 北京中医“治未病”专业人员的业务背景情况
本课题组对北京中医“治未病”情况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从医在19年以内的有47.96%,从医30~39年较有临床经验的仅有13.22%。中医药是一个需要有丰富经验积累的应用性学科,从目前北京从事“治未病”专业人员的从医医龄和学术成果来看,难以证明大多数专业人员已经具备“上工”的能力。这其中,还有46.67%的治未病专业人员从事此工作的时间还不到两年,而且他们在从事“治未病”工作前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即使参与培训,目前中医本身也只有已延续了上千年的简单调治手段,缺乏对“未病”状态更好的、更可靠的调控方式。因此,中医“治未病”方面的专业人员做的实际上是一些相当于普通的保健工作、类似西医的健康管理工作和针灸推拿方面的治疗性工作。
3.5 国医大师评选的学术影响力评选国医大师是近年来引起中医药领域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有利于树立和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继承和创新中医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名医大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两届60位国医大师。
图4 国医大师学术影响力的主要评价要素
为了使国医大师评选能够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也为了使国医大师评选条件更加合理化和更具有公正性,更为了使评选出来的国医大师具有公信力、说服力和学术影响力,建议制定和发布可供公开评议的具有可量化的数据硬指标的《国医大师评选标准》。该标准至少应当从学术贡献、临床实践、社会影响、学术地位和从业资历等多方面,对国医大师候选人进行客观的学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