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慧,殷 健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肾脏、关节滑膜、消化道黏膜和浆膜等部位,累及肾脏可出现紫癜性肾炎,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造成肾衰竭[1],累及消化道的过敏性紫癜常表现为腹痛、黑便、便血等,过敏性紫癜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年人并不罕见[2],随着生活方式、环境、饮食等的变化,成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率越来越高[3]。我院2016年1月诊治1例以消化道穿孔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取得满意疗效。
患者女,17岁,因“上腹痛5 d”于2016-01-11入院,伴有恶心,呕吐,经抑酸、解痉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查体:体温 36.6 ℃。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异常,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墨菲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白细胞12.31×109/L、中性79.3%,肝肾功电解质正常。腹部平片示腹部肠管积气,肝胆胰脾及阑尾区B超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腹痛待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予以禁食,抑酸、抗感染治疗。胃镜示:十二指肠球后及降部多发溃疡(图1A),加强抑酸,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2016-01-15突发腹痛加剧,出现便血,腹部体征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听诊肠鸣音微弱,腹部CT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管壁不规整、腹腔内积气,考虑穿孔伴腹腔炎性反应,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禁食水,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抗感染(头孢三代+奥硝唑)、补液等治疗,腹痛、便血症状逐渐缓解。2016-01-24复查腹部CT示腹腔游离气体消失,且腹痛、恶心、便血症状消失,于2016-01-28出院。
患者于2016-01-31进食后上腹胀痛,伴有恶心、呕吐,遂再次入院。查体:上腹部轻度压痛、反跳痛。双下肢可见散在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根据患者腹痛、恶心、呕吐、消化道穿孔、便血等症状,且症状反复并出现皮肤紫癜,请皮肤科专家会诊,考虑过敏性紫癜,给予甲泼尼龙 40 mg, 1次/d,静滴治疗,继续给予抑酸治疗,针对皮肤紫癜指导患者穿着衣物应轻柔、宽松、透气,定时清洁皮肤,禁用碱性清洁物,以预防皮肤感染,经激素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紫癜消失,5~7 d后调整为口服甲泼尼龙。于2016-02-24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降部溃疡愈合(图1B)。
图1 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胃镜下表现
一般认为,过敏性紫癜时由于机体毛细血管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肠壁发生广泛性水肿、淤血、血肿、胃肠功能紊乱,严重时发生肠坏死或穿孔[4]。临床上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以皮肤型多见,其他型也多与皮肤型合并出现。腹型过敏性紫癜较为少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皮肤紫癜出现晚于消化道症状者,早期极易误诊[5],往往需要与急腹症、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合并出血时需要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鉴别。本例患者首先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皮肤尚无异常表现,直至后期出现皮肤紫癜才得以确诊。因此,应注意全面仔细地查体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相对较轻的患者,此时如能发现细小皮肤紫癜,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内镜检查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有指导意义。文献[6]报道,腹型过敏性紫癜在胃镜下以十二指肠降部黏膜损害为著,表现为充血、出血、糜烂、不规则溃疡形成。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损害以回肠末段最为明显,其次是直肠和乙状结肠。本例患者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后及降部多发溃疡,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特征。
治疗上需消除致病因素,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可联合免疫抑制药,其他治疗包括抗凝、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及对症支持治疗。本病例在未确诊腹型过敏性紫癜之前单纯使用抑酸、解痉等药物,治疗效果差,且出现消化道穿孔,虽积极治疗,但腹部胀痛症状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由于激素能够增加胃酸分泌而使胃黏膜层保护功效减弱,从而导致溃疡愈合迟缓,使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愈合率明显降低,应同时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特别是严重胃、十二指肠病变[7],本病例治疗过程中均同时应用抑酸药物,十二指肠黏膜短时间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