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包豪斯:回归简约本身

2019-02-20 20:35芭芭拉·贝克(BarbaraBeck)
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乌斯包豪斯建筑师

芭芭拉·贝克(Barbara Beck)

“形式服从功能。”这句话跟包豪斯已然密不可分。包豪斯是德国艺术设计学校,1919年4月由富有远见的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他宣告成立新学校时,呼吁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重铸精工细作精神”,还呼吁各学科联合起来“打造未来的新建筑”。

包豪斯的百岁庆典不仅在德国举行,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日本和巴西等都会举办节日、展览和庆祝活动。在学校相继搬迁的三座德国城市,正新建三座博物馆,希望展示学校革命性的设计理念一如既往地重要。

学校其实只存续了14年,而且规模很小,学生只有150名左右。创立时学校在德国魏玛,1925年搬到德绍,1932年又搬到柏林,每次都是迫于政治压力,因为当局越发反对其激进的思想。另外两位建筑师汉斯·梅耶和后来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接替格罗皮乌斯当了校长。1933年,纳粹威胁关校后,学校主动停办。

包豪斯的意思是“建筑之家”,格罗皮乌斯宣称“所有藝术的终极目标都是建筑”。短暂的校史中,学校不仅吸引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建筑师,还吸引了从制图到家具到剧院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包括保罗·克利、约瑟夫·亚伯斯、瓦西里·康定斯基、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莱昂内尔·法宁格、奥斯卡·施莱默和马歇·布劳耶等人。

这群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决心创新、勇于实验,从全新角度思考世界。建筑和设计简化为最基本的要素,强调合理性和功能性,蔑视装饰。精工细作很重要,但要使质量更好也更耐用的产品服务于更多人,就要实现批量生产。包豪斯风格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非常超前。在这里,艺术、工艺和技术融为一体。

这所学校的影响巨大,存在时和关闭后都如此。学校里有强大的外国学生和教师队伍,带来了新的和非传统的观念,学成之后带着更多理念回家。学校关闭后,一些教职人员和学生被迫离开德国,一方面因为犹太人身份,另一方面因为有关当局认为他们的作品是堕落的艺术。

墨西哥历史名城圣米格尔-德-阿连德被选为2019年的美洲文化之都。该奖项还带来了45个国家2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号称全球最佳小城的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可能吸引更多游客

很多人离开后前往美国定居,并在哈佛、耶鲁和哥伦比亚等著名大学找到了教职,鼓舞了年轻一代。还有一些人去了以色列,特拉维夫白城便是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犹太建筑师建造。白城包豪斯风格的建筑超过4000栋,是世界上最大的包豪斯建筑聚集区(现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二战”后也有少数一部分人留在德国,延续着这座学校的传统。

依然屹立的包豪斯建筑看起来非常现代。学校最伟大也最持久的成就之一是家具和日用品的设计,也是现代感十足。仍然有很多布劳耶的瓦西里椅、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装点着世界各地公司的办公室。约瑟夫·哈特威格在1923年至1924年间推出的极简主义国际象棋,仍在面向高端用户制造。

现在有批评人士说,包豪斯只注重形式和风格,对于使用物品的人缺乏关心。的确,简约的玻璃墙房屋虽然看起来很精致,并不太舒适。不过包豪斯风格支持者原本也没考虑设计用户友好型的产品。他们只想改变世界,这点已经实现了。

猜你喜欢
乌斯包豪斯建筑师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莫比乌斯摄影基地
百年包豪斯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包豪斯与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