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苹
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是现代电影艺术的母体,也是电影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纪录片的创作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它已普及到全民,成为全民记录世界、记录他人、表达自我的一个工具。2018年电影导演陈可辛用苹果手机拍出了一部精彩的微电影《三分钟》,在新媒体平台广受好评。因此在这个时代,纪录片的学习已经成为全民的需求。
“纪录片创作”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考察高年级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课程,能够检验学生的策划、摄像、后期剪辑等专业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最后把关。因此,对“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就十分必要。
“纪录片创作”这门课,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一般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通过世界经典纪录片作品和当下优秀纪录片的观摩和赏析,探讨纪录片的概念与属性,同时介绍中外纪录片主要流派的演变,帮助学生了解纪录电影美学传统的演变轨迹,并帮助学生提升纪录片的审美能力。实践部分,围绕纪录片的选题与策划、采访与录音、拍摄、叙事、剪辑以及解说词的写作全过程,使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的制作方法。从课程介绍可以看出,该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门课仍出现了许多显著的问题。
我国于2014年由教育部明确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改革方向。一些应用型民办高校往往重视并强调学生对技艺的掌握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得一技之长以自立。这无可厚非,然而在这种重实践的氛围中,也容易重“术”轻“道”,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培养,对世界、社会没有自己观察和思考。在“纪录片创作”这门课中,最为凸显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摄像、剪辑等技术掌握得较好,但是在纪录片的选题、主题的确定以及调研策划这些最能体现导演思想和编导思维的环节,反而表现平平,甚至许多学生表示“没有想法”,殊为可怕。学生的许多选题都缺乏创意,或者美食,或者工艺,选题狭窄,老调重弹。
“纪录片创作”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期末考核是以每组学生完成一部十分钟以上的纪录片来评分的。然而许多学生只以应付作业的态度对待之,缺少创作的源动力,粗制滥造,丧失了作品、精品意识。
纪录片创作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著名纪录片导演周浩在拍摄《龙哥》时,被龙哥问到拍摄动机,他说:“我就是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感兴趣。”①他在记录他人的过程中寻找自我。2018年网络上一部由四个“门外汉”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寻找手艺》引发收视热潮,这群人辞掉工作,踏上记录的旅途,去记录一些童年见过的即将消失的传统工艺,他们是在“寻找记忆”。虽然他们拍摄初衷各异,但是他们的态度是真诚的。然而现在高校的学生却没有了创作纪录片的源动力,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缺少思考和关注,因此没有好的题材,完成的作品也是流于粗浅,没有深度,也无温度。同时,在现行教学模式下,学生纪录片创作周期短,创新意识不强,作品题材较为单一,大部分题材局限在校园或者本地,缺乏开阔的创作视角,对题材深度挖掘的意识淡薄。
针对民办高校“纪录片创作”这门课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如下调整。
民办应用型高校虽然重视实践操作,但是实践操作终究只是“器用”,反复练习就可以不断精进,然而理论素养、个人的内涵,在这个“内容为王”的自媒体时代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的学习,同时要多读影视类专业书籍以及通读文史哲等社科类书籍,勤于思考,对人生、对社会有观察,有独立的见解,作品才能有思想深度。因此建议在大一、大二多设置一些诸如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课程,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增加文化修养。
同时,在“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的教学中,纪录片的文稿,即“解说词”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一块,也是体现作者编导思维的重要部分。然而艺术类学生的笔头功力却难以让人满意,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语料库不丰富、词汇调遣能力差,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想法,“言为心声”“文以载道”,他们缺少对“道”的认识,缺少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因此自然而然文字上显得浅薄干涸。因此增设人文素养类课程对于拯救艺术类学生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观影,就是拉片。拉片是对影视作品进行逐格、逐句的解读和细致的观摩,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作品的内容、风格和技巧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阅片量相当有限,不仅是在剧情片领域,在纪录片这一块也是少之又少,大学生喜爱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对本专业的影片往往兴味索然。阅片量的不足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阅片量,推荐学生观看中外经典纪录片、现当代优秀纪录片、爱奇艺等“网生”纪录片以及上一届学生的作品,通过观片,让学生明白纪录片多样的创作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打开学生的视界。
有看不评,印象不深。学生必须通过写影评的方式对纪录片进行剖析,明白纪录片的创作机理,自己看出“门道”才能对未来有所指导。同时应鼓励学生将优秀的影评投稿,通过科研的撰写进入研究的领域。
美国学者阿兰·罗森沙尔在他的著作《纪录片的良心》的导言中说:“纪录片应该是被当作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③西方纪录片制作者十分重视纪录片的“揭露”功能,创作了《西班牙的土地》《华氏911》等现实题材的作品。纪录片创作,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基础。纪录片的选题首先应该具有时代性。关注、见证时代的变迁,记录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境况、情感经历以及精神追求,记录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在世界性的潮流面前的处境和走向,既是纪录片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纪录片的市场所在。但是我国纪录片较少关注纪录片的批判功能,尤其是官方纪录片④。而独立纪录片工作者却敢于直面现实,披露现实。比如徐童游民三部曲《算命》《麦收》《老唐头》把镜头投向了敏感题材——妓女的生活,展示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周浩的《龙哥》《棉花》也记录了平民的生活,由小见大,折射了中国转型期底层的生存百态。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目光从自己、手艺、美食等狭小领域转到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注上,通过一些经典的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案例分析,打开学生的视野,树立学生批判社会的精神,从而创作出更有思想深度和现实观照的优秀作品。教师应当敦促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挖掘可创作的题材,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身边和生活中的事情。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 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以及对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能力的信念”⑤。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学业动机和学业成绩。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经常得到正向反馈的学生往往自我效能感强,也容易提升他们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而学生如何获得正向反馈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⑥。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社会机构针对高校传媒类专业举办的纪录片方面的学科竞赛活动异彩纷呈,为地方高校打通了校内与校外界限进而提升纪录片创作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重要机遇。为了加强学生作品的传播,应当选送公映效果较好、质量优秀的作品参加各层次的影视比赛,比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北京大学生国际电影节、“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温哥华华语电影节。
从课程设置来说,文科理论素养类课程的设置可以平衡应用型学校实践类课程偏多的弊端,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另一方面,也能在专业领域上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内容,有内涵。
从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和观影活动的设置,不仅能提高学生品评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纪录片的相关理论,加深对纪录片的认识,并且增加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从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来看,以赛促学的方式既考察了学生对纪录片相关理论的认识,又考察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强化精品意识。
教学改革的主要难点在于,提升学生人文修养是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而且需要系部既有专业能力又素养高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师资方面比较紧缺。其次,社会现实题材作品往往耗时较长,需要长久地跟拍,与被拍摄者建立朋友般的信任关系,才能有故事,有情节,有戏剧性,作品才会有深度和力度。但是由于课程期末结课的需要,学生往往无法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拍摄,因此可能出现有头无尾的情形。
纪录片属于影视艺术学,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归于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一切技术到了最后都会遇到一个哲学的问题。文史哲是艺术实践的上层建筑。不管是“微视频创作”“纪录片创作”还是“影视剧本创作”等传媒类课程中,导演、编剧的内涵和思考都至关重要,民办高校的学生不能一味强调实践类课程的重要性,而应当强化大文科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由“术”入“道”,最终摆脱“没有想法”的创作症结。
注释:
①参看周浩纪录片《龙哥》.
②杨健.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
③任远.纪录片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④谭天,陈强.纪录片制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92.
⑤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 1997.
⑥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