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娜, 高志怀
(1.河北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人称指示语映射是口头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表示人称指示中心由说话者转移到听话者或者其他指示对象上的过程,这个转移的过程是动态的、顺应性的。本文试图探讨人称指示语映射现象的顺应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影响人称指示语选择的因素。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构建于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上[1]。旨在应用顺应论对语用学传统研究课题之一的指示语进行新的尝试,通过分析指示语的顺应性、变异性、商讨性,更好地理解和准确地运用指示语,以期有益于人类的言语交际的和谐。
指示语“deixis”(也叫indexical)这个术语来源于希腊语,原意为“指点或指明”。它的意思就是利用语言进行指点或标示。指示词语就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尤尔(Yule,1996)[2]简单地将指示语分为三种:人称指示(person deixis),如me,you, him, she;地点指示(spatial deixis),如here, there;时间指示(temporal deixis) ,如now,then。根据菲尔莫尔(Fillmore, 1971)的《指示语讲座》[3]和列文森(1983)[4]的归纳,指示语分为以下五类:人称指示(persondeixis)、地点指示(place deixis)、时间指示(time deixis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社交交指示(social deixis),例如对一个姓名为 David Brown的人,根据他的身份不同可以称呼为Mr.Brown,Dr.Brown等等。
当指示语的所指实体及其意义通过语境确定时,指示语及其所指构成文外照应关系,属指示用法;当所指存在于语篇中时,构成文内照应,即指示语把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属非指示用法。语用学关注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指示语的指示用法。
指示语虽然表面上看来简单明了,但在用法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很复杂的。本文将在Verschueren的顺应论[1]的框架下,分析指示现象。
Verschueren在1987年提出了顺应理论[1],并在《语用学新解》(1999)[5]中进一步论述了顺应理论。它引发了人们对语言本质问题的重新思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的理解和认识。语言顺应论是一种关于人类语言交际行为和认知的理论。它以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为基点,描述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阐释人类语言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并对一些外在因素,例如社会、文化、认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解读,该理论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由于语言具有这些特性,所以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左右于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的语言选择过程。
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它体现在语言的历时和共时两方面,具有动态特征。商讨性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按照规划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进行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商讨性包含自身的不确定性。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以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其中顺应性是语用商讨的核心,即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说话人在作出语言选择之前要对不同的语境进行全面的考虑,尤其对能够体现这些语境的语言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和商讨,最后作出适当的选择。与语言选择相对应的就是语言顺应,选择与顺应是辩证统一的,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
顺应理论是以语言交际为基础的,而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则体现了说话人要实现的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心理意识下对语言的使用,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而在选择语言的时候都是在遵循一种动态的顺应,然而人称指示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Verschueren(1987)提出,不论是情感性地使用语言(using language expressively),还是信息性地使用语言(using language informatively),基本上都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1]。前面提到,指示语的指示中心一般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但有时说话人也会把指示中心从自我转到受话者或会话参与者以外的人或物上,发生指示映射,这也是种语言的选择。使用者之所以能在使用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因为语言的三大本质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因此,指示语也应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下面,我们就指示语的顺应性、变异性和商讨性进行分析。
1.指示语的顺应性
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以尽量满足交际需要。说话者选择遵循指示语的自我属性,或选择指示映射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满足交际需要。于国栋(2004)[6]指出语言选择的执行是由进行顺应这个巨大推动力驱使的,而且顺应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在具体交际过程中,说话者进行了以下顺应:
(1)显示礼貌、拉近距离
有人敲门时,我们会说I’m coming,而不是I’m going。这种现象被称为礼貌的方位转移顺应性,即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以自身为参照点,而把参照点转移到听话人位置上去,以示礼貌(何兆熊,2000)[7]。受话者听到coming时,心理上感觉对方离自己的空间距离在缩短。又如:
例(1)我们(你)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
例(2)咱(你)别哭了,妈妈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例(3)咱们(我)是计算机盲,不会拨弄那玩意儿。
例(4)I will be delighted to come and watch your performance tonight.
(1)(2)(3)的用法给人以亲切感,多用于长者或领导之口,这是为了达到拉近心理距离的目的。说话人在具有直接现实的权势的情景下,自我指称时采用我们而不是我,其目的是试图从权势或主体性地位向平等关系方向下移,显示亲密和谦逊,从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4)中,说话者也转移了指示中心,站在受话者的立场表达思想,拉近心理距离更有利于沟通,保证交际成功。
(2)委婉拒绝
例(5) A:Let’s get married as soon as possible, shall we?
B:I know you want to settle down,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she (I) will agree.
(5)中,B(女孩)用第三人称she指示自己,将指示中心转到对话中的第三者,以第三者身份来拒绝男友的请求顺应性,缓和尴尬气氛,避免发生冲突。
(3)疏远距离
Yule举了个例子,说话人闻到一股香水味,但他不喜欢这种香水的气味,尽管这气味就在他鼻子底下,实际距离很小,但他的评论却是I don’t like that,而不是I don’t like this。说话者有意拉大心理距离,表达心理难以接受程度。心理距离是空间指示的语用基础(Yule,1996:13)。[1]又如:
例(6)A:明天应该能结束这项工程!
B:那也未必。
例(7)Look at your (our)daughter!
例(6)中的A表达了乐观的心情,而B用“那”代替这项工程的完结,却表达了他的冷淡和迟疑,拉大了与所述事件的距离。例(7)中,当女儿犯错时,父亲或母亲用your daughter代替our daughter的表达方式,推卸责任,表达暂时的非亲近,拉大心理距离。
(4)幽默或反讽等谈话效果
例(8)Would his highness (you)like some coffee?
例(8)妻子用第三人称his highness来指you,懒惰丈夫,用第三者的口吻对丈夫进行反讽的效果。
(5)获得情感心理认同
例(9)I was looking at this little puppy in a cage with such a sad look on its face.It was like,“oh,I am so unhappy here,will you set me free?”
例(9)是说话者介绍自己逛宠物商店的一次经历。地点指示语here指代cage,但cage并不是说话者说话时所处的真实物理地点,而是上面提到的小狗所在的地点。在这个例子里,说话者把指示中心从自我转移到小狗身上,以小狗的口吻表达渴望自由的心情,希望获得情感或心理的认同。
(6)委婉表达
例(10) Somebody (you) didn’t clean up after himself (yourself).
例(10)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二人称,委婉表达指责。说话者对指示语的灵活运用,缓和气氛的同时达到了交际目的。
(7)标志身份
例(11)你们怎么总是把老师(我)的话当耳旁风呢?
例(12)弟子(我)知错了。
例(13)President also has his private life.
在例(11)(12)(13)中,为了更明确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标明或强调说话者的身份或社会角色,说话者以自己身份或社会角色代替我,语气更坚定强硬。
2.指示语的变异性
所谓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指示语的指示中心在使用过程中可选择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即自我中心的基本属性,或者转移到受话者、会话参与者以外的人或物上。在有些交际情景中,说话人选择使用一个名词来指代“自己”或“对方”。这里的名词就是有标记意义的指示变异的形式表现。
例(14)宝宝乖,宝宝不闹,阿姨陪你玩。
例(15)他发誓说:“郭靖今天与周伯通大哥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例(14)通常用于与小孩说话,显得亲切自然,同时还可以强化孩子的名称意识。而例(15)中说话人用自已的名字来代替“我”则显得非常正式和严肃。
汉语中还有一种使用名词来代替听话者的现象。这种情况往往是用表示“类别”的词来代替其中的一个个体。例如:
例(16)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学生就要努力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里的学生并不是一个泛指概念,而是专指“小明”,以他的身份来提醒他的职责。
3.指示语的商讨性
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进行的,商讨性包含自身的不确定性。上述例子表明,说话者对指示语进行了变通性的选择,且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基础上进行的,不是机械地按照规则或形式功能关系进行的。这恰好体现了指示语的商讨性。
综上所述,本文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对指示语的使用进行了顺应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交际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指示语的使用是灵活多变的。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大本质特征。本文对指示语在交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启示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指示语在交际中的和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