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主持人语言表达中播报与讲解的平衡

2019-02-20 08:58杨战明
视听 2019年7期
关键词:天气形势气象主持人

□杨战明

一、引言

《天气预报》不同于纯播报的新闻节目,它赋予了气象主持人播报预报结论和讲解天气形势的责任,在客观传达气象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求气象主持人能够将天气变化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充分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反观当下的电视气象节目,在实际播出呈现中播报与讲解的失衡普遍存在:一方面,播报的比重远大于讲解的比重,甚至纯播报、无讲解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另一方面,一部分主持人为了体现自身的业务素养,误将电视节目当作“地理课堂”或是“气象知识课堂”,这显然违背了传播规律,也不符合电视语言的基本要求。因此气象主持人如何恰到好处地兼顾和平衡播报与讲解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气象主持人播报与讲解的误区

(一)重播报轻讲解

省市级多数地区的气象主持人大多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选拔引进,不可否认,学院派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形象气质、声音语音、表达技巧及镜头表现力等方面都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优势,但气象知识薄弱则是专业主持人的短板。《天气预报》节目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持人没有深厚的气象知识支撑,对天气重点的把握明显力不从心。主持人面对众多专业术语,自身都存在理解障碍,更别谈将专业难懂的专业术语理解消化后传达给没有接触过气象科学的普通观众了。同时部分主持人过分关注外形和镜头感,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程度,对于内容的把握只停留在稿件的记忆和播读阶段,缺乏与天气形势图的互动和讲解,最终导致播音痕迹重,形式大于内容。

(二)将讲解误读为现象罗列

随着节目的发展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气象主持人在长期的主持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力求突破,在气象知识储备和主持经验不断提升的同时,主持人与天气形势图的互动频次逐渐增多,但相当一部分气象主持人还达不到人图合一的境界,指图只停留在“指”或是随意比划一下,把讲解仍误读为现象罗列。以我们常见的“冷空气动态示意图”为例,当有冷空气南下影响将带来降温降雨天气时,主持人应指示冷空气南下的路径,并围绕示意图进一步讲解冷空气的特点、影响时间及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等重点要素,主持人只是简单地转身比划一下,只是告诉观众这是一张“冷空气动态示意图”。讲解是将知识和语言高度融合的综合艺术,机械而无意义的人图互动并不能和讲解划等号。

(三)脱离媒体语境的纯讲解

脱离媒体语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家主持人身上,预报员出身的专家主持人很好地弥补了专业主持人气象知识上的不足。但由于预报员长期从事预报工作,对天气形势的解读详尽且可靠,但缺乏对电视传播规律的掌握就产生了另一种极端,即脱离电视媒体语境的纯讲解,这种方式固然具有讲解细致的优点,但忽视了传播规律和观众接受度,过度沉浸于天气形势的分析会让观众更像是走进了“地理课堂”或是“气象知识课堂”,缺乏电视节目的艺术欣赏性和节奏把控,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和兴趣,影响节目传播效果。

三、气象主持人平衡播报与讲解的策略

(一)了解天气形势

一般而言,省市级《天气预报》节目总时长在三分钟左右,留给主持人口播的时长通常仅是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因此如何在仅有的一分钟时间当中高质量地完成播报和讲解的融合,则需要主持人在录制节目之前做大量而细致的准备工作。由于时长短、节奏快、信息量大,这就要求气象主持人要充分了解天气形势,准确提炼天气重点,将最重要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容、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的信息接收从“听到”向“听懂”升级。只有充分了解天气形势,事先划分好播报和讲解的内容,才能在节目录制中做到播报与讲解的平衡。

(二)明确传播对象

在日常节目前的准备工作中,还应明确传播对象,了解的群体和需求,有针对性才能达到信息传播最优化。气象主持人应该明确节目的服务属性,将节目的核心落实在公共气象服务上,从“我要说什么”向“观众想知道什么”转变,因为“只有我们的理念从‘传播知识’的形态向‘服务大众’的形态进行过渡,只有我们的理念中有浓厚的服务意识”①,只有心里有观众,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才会有对象感,才不至于使节目内容和观众需求产生脱节。同时也能够倒逼主持人要充分了解天气形势,才能在播报与讲解中切换自如,从而带动和激发观众一起主动参与到节目之中。

(三)恰当处理节目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与文字稿件。电视节目中“语言是主持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其个性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有个性有色彩的语言来表现的,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是通过主持的节目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性”②。主持人首先要处理好和文字稿件的关系,通过二度创作将文字稿件转化成具有个人风格的电视语言时应考虑自身的语言表达习惯,依照自己熟悉擅长的表达方式对稿件内容进行删改和润色,才能在播报与讲解中从容清晰,富有个性和感染力。

主持人与天气图形。节目中天气图形是对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可视化呈现及补充。主持人与天气图形的互动要有效且适度,讲解时通常主持人转向图形,借助天气图形的展示和互动,让观众跟随主持人的指示与讲解一起深入解读天气,但不能一直侧身面对镜头。传达重点结论时应面向镜头进入播报状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点醒观众。在有效而适度的人图互动中激发观众兴趣,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一定意义上的主动参与者。

主持人与生活提示。观众了解晴雨冷暖的目的是为日常的衣食住行获取科学的指导,因此节目中的生活提示不能只是天气现象阐述后的简单附带,而应是引导观众充分了解天气形势之后的点睛之笔,这才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自发自觉地形成敏感意识,主持人对观众应该是“嘱咐”和“叮咛”,而非口头程式化的播报。主持人还可以借助图片、关键词、动态视频等方式来同步配合言语说明,视觉更直观、重点更突出、传播效果也更好。

(四)兼顾语言的通俗性和艺术性

气象主持人还要兼顾语言的通俗性和艺术性,因为“《天气预报》节目是以传播气象信息、全方位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指导性很强的服务性节目。作为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既要符合媒体语境的需要,又要符合气象节目语境的需要,不能把自我的语言游离于节目语境之外”③。气象主持人的语言表达首先不能离开媒体语境,任何背景出身的主持人都应遵循电视主持人特定的语言规范与要求,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与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并不冲突,同样是播报与讲解的共性要求。另外主持人的语言还应和节目定位相吻合,表达上可以应用口语化的语言贴近受众,让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在通俗性和艺术性的共融中达到播报与讲解的平衡。

五、结语

气象主持人在结论的播报和形势的讲解上并不冲突。在天气结论的传达中,主持人的观点和语言要尽可能鲜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天气形势的阐述中,主持人应有效引导和组织观众跟随着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深入了解天气形势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播报与讲解既不能并列等同,也不可以完全分割,而应是相互关联的、相互补充的、相互促进的,是在主持人符合语境的基础上专业性、艺术性、亲和力的高度统一。主持人应在长期的主持实践中不断调整主持形式,努力使播报与讲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注释:

①宋英杰.气象节目主持纵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4.

②宋英杰.气象节目主持纵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6.

③陆锡初.个性化语言——主持人语言的标高[J].电视研究,2003(08):73-74.

猜你喜欢
天气形势气象主持人
气象树
天气形势对2014—2018年关中地区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
浅谈如何写好省级公众天气形势服务信息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