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在习主席关于要有文化自信和加强传统文化发掘和阐发的号召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让非遗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问世。新闻报道,就是把非遗“盘活”并重新点燃的一个强有力方式。柳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在柳州”APP“首屏人物”专栏的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就很好地用笔尖“刷新”了这些传统文化,让柳州生生不息的非遗文化和兢兢业业的传承人以新的姿态示众。两年来的13 期非遗大师的实地专访,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新闻工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宣传和保护作用,为柳州市非遗文化的发扬提供了舆论支持,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参与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是通过传承人身口相传的方式,让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但随着一些继承人相继逝去,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或技艺也因此不复存在或残缺不全。
为了配合我国开展的每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非遗文化,从而更好地挖掘并保存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市近年来举办了“我的非遗故事”主题网络展播系列活动,通过“在柳州”APP“龙城匠心”人物访谈展播,全方位立体地展示给市民,拉近非遗与大众的距离,同时弘扬“工匠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在“非遗”保护中的社会功效,加大参与力度,正确引导舆论,扩大非遗保护的受众群和影响力。
2017年至2018年,柳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在柳州”APP 的“首屏人物”专栏,就进行了两次非遗人物专访展播,共对13 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度专访。
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展示网显示,目前为止,柳州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共有185 个,其中国家级 8 项、自治区级 64 项、市级 113 项。“在柳州”APP“首屏人物”特别策划的“龙城匠心”非遗大师访谈系列,选取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13 位(组)非遗大师进行实地采访。
这13 位(组)非遗传承大师没有重复的行业,他们分别来自柳州市区(4 位)、三江县(4 位)、融水县(4 位)、柳城县(1 位)。这些非遗人物系列报道,立足于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平民的视角、人性的角度、讲故事的手法,讲述非遗传承人与非遗项目之间的动人故事,挖掘他们的共性——工匠精神。
2017年6月“首屏人物”团队一起去融水拜访了广西竹编画第一人——贾茜萍。《从“冒充”留守妇女到非遗传承人,竹艺,足矣!》,从这个抢眼的标题不难了解到,竹编技艺给女主人公带来了巨变。报道中详细描写了贾茜萍这个没怎么读过书的“留守妇女”,通过刻苦努力掌握了竹编画这项被誉为“指尖艺术”的独门绝技,并开设了手工作坊对外免费培训。
非遗人物专访“醉翁之意不在酒”,除了展示一项古老的技艺,更重要的是突出非遗传承人的坚守。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还要精选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情节和细节是“纪实性”的,比较简明,不像小说那样渲染、夸张。接下来3 位非遗传承大师系列的相关报道,又分享了蜡染、刺绣和木构建筑方面的精彩故事,受到网友好评。
4 位“龙城匠心”非遗大师访谈系列完成后,有网友给“在柳州”APP 后台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民族技艺。于是,2018年,新的专访系列又陆续请来柳州9 位在彩调、山歌、民族乐器制作、龙舟制作、侗药等方面的民间行家、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非遗课”。
为深入探寻柳州文化遗脉,真实记录柳州非遗传承人的生命故事,记者驱车前往非遗大师所在地进行实地采访,尽可能把这些传统项目原汁原味的样子完整地展示出来。
非遗人物报道内容采写方面,以非遗大师的成长经历和所取得的成绩为主,侧重突出他们的专业和坚守。对于苗族蜡染项目,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了整个操作技艺的制作步骤。栏目对木构技艺和龙舟制作也有详细的古法技艺展示。另外,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是两父子,父亲是国家级传承人,儿子是自治区级传承人,两位传承人坐在一起合作,花两天时间才能制作出一把价值几百元的芦笙,父子的艰辛被刻画得非常入骨。棺材制作技艺这一期专访,记者跟着年近80 的女性创始人、传承人,更是把尘封已久的柳州特产——棺材,重新拉回到大家的视野内。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让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柳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焰才能经久不灭、代代相传。记者还探访到,不少非遗传承人目前不但坚持古法传承文化,还把这些精髓带到城市,带到工作室和学校,让更多的人体验和学习。更可贵的是,他们与时俱进地创新,让非遗不但“活”了过来,还“活”出了更亮眼的风采。
“龙城匠心”非遗人物报道系列通过“在柳州”APP 的“首屏人物”专题,以新媒体视角及呈现方式,每周围绕一位有代表性的柳州籍非遗传承人,将他们的匠心和技艺通过视频、图文、文字向读者讲述,诉说传承路上的酸甜苦辣,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运用现代新媒体的力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手段,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可以普及非遗文化保护知识,激发和培养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
非遗专题报道系列中使用了VR 全景技术,把设置在传承人家中的博物馆、传承基地或工作室全方位展示出来,竹编、木构、苗绣、蜡染等平时看不到的场景,网友可以在手机客户端看到其现场展示的细节,在传播上更具有直观性。大量制作过程以及成品图片的使用,完整还原了那些古老技艺,让尘封已久的老古董“死灰复燃”,重获生机。
从“在柳州”APP 首页Banner 进入专题展播页面,里面包括非遗有关的新闻报道、人物访谈以及活动信息等,读者可以对任何感兴趣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评论和转发等,以新媒体力量为柳州非遗发声,将非遗的生命延长,并提供传承与传播的路径。
通过这13 位(组)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可以让民众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些非遗大师他们正排除万难努力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让柳州的民族瑰宝绽放出炫目的光彩。他们不愧是一群不问世事、专注工艺,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磨砺的一代工匠大师。
这组非遗报道可以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些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传统项目,其实还在身边。非遗大师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比如芦笙、竹编画、刺绣、蜡染作品、工艺棺材、簸箕画,早就远销国外,享誉天下。当新媒体与组织文化传播形成对接时,组织传播无疑会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加有影响力。而舆论的引导,恰恰可以借助新媒体与组织文化两者联合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些尘封已久的传统技艺,被一层层揭开面纱,尽管是古老的传统,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看来这些传统文化依旧经久不衰,甚至可以成为经典和时尚。
媒体通过近距离实地采访非遗传承人,挖掘散落民间掌握特殊技艺的老艺人,全程记录历史印记,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展现出来的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让我们看到非遗文化其实没有“死”,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还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创建非遗传承基地、建设非遗体验中心、打造非遗特色景区、培育非遗主题小镇。龙城匠心不改,非遗继续传承,新媒体的非遗系列报道,让中国传统文化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