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穿孔病的发病表现与防治对策

2019-02-20 23:55:57潘换来潘小刚
西北园艺(果树) 2019年2期
关键词:枝梢树势喷药

潘换来 潘小刚 范 婷

潘换来,潘小刚,范婷,陕西省凤翔县田家庄镇金山果业合作社,邮编721400。

穿孔病是桃树上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叶部病害,在栽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果园易发生,尤其在2018年6—7月降雨偏多的气候条件下,很多桃园发生了严重的穿孔病,并因此引发早期落叶,叶芽萌发,个别树二次开花,枝梢枯死,桃果表面密布疤痕等现象,不仅影响树势、果实品质和产量,而且致使花芽难以形成,对今年产量也造成较大影响。

1 症状

1.1 细菌性穿孔病

1)叶片受害,初生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晕环淡黄色。潮湿时,在病斑背面溢出黄色黏质菌脓,后期病斑连接,叶片容易早落。

2)枝梢受害,表现两种症状:上年枝梢夏末秋初被侵染后,春季展叶时,枝条上出现褐色病斑,中部稍凹陷、龟裂,呈溃疡状,病组织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流胶。春末病斑破裂,黄色菌脓溢出,成为病害初侵染源,这类症状称为春季溃疡。当年抽生的嫩梢夏季侵染后,初生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周缘隆起,中央稍凹陷,病斑不易扩展,这类症状为夏季溃疡。

3)果实受害,初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形成暗紫色病斑,中部稍凹陷,直径1~2 mm,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分泌黄白色黏质物,干燥时病斑上或其周围有裂纹。近成熟果实染病,初为暗紫色圆形病斑,略凹陷(直径1~2 mm),严重时病斑连片,桃果表面龟裂,影响果品外观质量。

1.2 霉斑性穿孔病 危害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叶片受害,初生黄绿色病斑,后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 mm,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灰白色霉状物,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枝梢受侵染发病时,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发生龟裂和流胶。果实受害,果面出现紫色病斑,后变褐色,边缘红色,中央略凹陷。花芽受害,不开花,干枯脱落。

1.3 褐斑穿孔病 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紫色,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两面都生有灰褐色霉状物,病斑脱落形成穿孔,孔洞边缘整齐,有明显坏死组织残留。新梢和果实受害形成的病斑与叶片受害形成的病斑相似,空气潮湿时生有灰色霉状物。

2 发病规律

2.1 细菌性穿孔病 病原细菌在病枝内越冬,第2年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斑中溢出,随风雨或昆虫传播,通过叶片的气孔芽痕侵入,潜育期7~14天,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5℃,最高38℃,最低7℃,气温15~28℃、相对湿度70%~90%有利于发病。

4月底至5月初开始发病,7—8月发病加重,树势强,发病轻且晚,病害潜育期可达35~40天;树势弱,发病早而重。果园郁闭、不通风、不透光、地势低洼易积水潮湿果园发病严重。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重,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2.2 霉斑性穿孔病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枝梢或芽内越冬。第2年桃树开花前后,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入幼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后再侵入枝梢或果实。潜育期5~14天,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降雨多的时段一般为发病高峰。

2.3 褐斑穿孔病 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病叶或病枝内越冬,第2年桃树开花前后遇降雨时,越冬病菌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经风雨或气流传播,先侵染叶片,不立即发病,潜伏后进行再侵染,一般5—6月份出现症状,7—8月份发病严重,10月份以后随气温下降病情逐渐减弱。

3 防治措施

1)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是根本。坚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量元素”的施肥原则,实行四肥一调理全营养施肥技术。晚熟桃采收后,可施昊威或奥美特有机肥+菌乐宝或航天菌肥+富力邦硅钙钾镁肥+大三元(24-16-5或15-15-15)全营养施肥技术,提高桃树抗寒、抗旱、抗病、抗虫、抗逆能力,恢复树势,促发新根,增加养分积累,为来年开花、坐果、生长奠定基础。

2)生长期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壮树膨果,提高抗病力。萌芽前、6—8月份,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具体配方:高钾高钙型果蔬动力钾3桶(60 kg)+黄腐酸钾 25 kg+高蛋白霉素 5 kg,对水700~800 kg,冲施2~2.5亩。可用追肥枪施入,每株树6~8个施肥点,4~6天即可见效。

3)秋冬季清园,铲除越冬病菌。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或21%过氧乙酸80~100倍液)+0.26%~0.3%苦参碱1 000~1 200倍液。

4)冬剪时彻底剪除病虫枯枝,清除落叶僵果,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降低病虫基数。

5)生长季节合理修剪。及时夏剪,疏除树冠内的徒长旺枝、密生枝,打开天窗,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病能力。

6)生长期搞好果园排水与灌水管理。防止树盘积水,低洼潮湿果园雨季来临应及时挖排水沟渠,做到雨停田干。浇水后及时划锄散墒。

7)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穿孔病,要根据气候变化确定施药适期。长时间不降雨,要定期喷药,预报有降雨时,必须在雨前或在雨暂停时喷药。雨后喷药防治效果很有限,容易导致病害暴发。发现感病枝、叶、果实要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进一步流行。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到统防统治。

春季桃树发芽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杀灭越冬病菌。花后展叶后喷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10~15天 1次,连喷 3~4次,可兼治多种穿孔病。5—8月间,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3%戊唑醇 3 000~4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 2 000~2 500倍液、20%爱可(10%烯肟菌胺+10%戊唑醇)2 000~2 500倍液、80%代森锰锌 800~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对穿孔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药时最好加入粘着剂,以便延长药剂附着时间,保证药效。

猜你喜欢
枝梢树势喷药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He knows he has wings
某农用型无人直升机喷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子测试(2018年23期)2018-12-29 11:11:28
乡夏晨曲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3
柑橘促花技术
湖南农业(2017年8期)2017-02-25 08:20:23
夏季喷施农药有四忌
新农村(2016年18期)2016-12-14 02:40:28
榆叶梅修剪的方法探究
鸟飞过冬天
诗歌月刊(2014年7期)2015-04-21 04: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