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军
郑三军,甘肃省高台县林业调查规划队,邮编734300。
地处河西走廊内陆干旱荒漠区的甘肃张掖是传统红枣种植区,具有发展红枣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近几年,红枣作为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在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及财政造林补贴等项目中大面积推广栽植。由于多年来一直采用根蘖繁殖方法培育枣树苗木,所产苗木数量有限,加之长距离移栽运输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为了加快红枣推广,甘肃高台县引进酸枣直播建园技术,有效提高了枣树栽植成活率,显著增加了建园前期效益,为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下面就酸枣直播建园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含盐量0.03%以下的沙壤土,要求防护林带健全,有灌溉条件。育苗前结合春耕,每亩施入有机肥1 500~2 000 kg作为基肥,同时拌入15~20 kg磷酸二铵,按行距开深60 cm、宽40 cm的沟施入,厚度离地面15 cm,然后上覆10 cm厚的土,整平压实,之后铺盖地膜,待7~10天后即可播种酸枣。
2.1 种子处理 采用新鲜酸枣仁,要求成熟度95%以上,纯度98%以上,种皮褐红色有光泽,无霉变,种仁饱满,大小均匀,破碎率不超过5%。播种前,用水选法清除种子中的杂质及瘪粒,然后用清水浸种6~8小时,捞出阴干后直接播种。
2.2 播种时间 一般在4月中下旬,当播种地5 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太晚苗木当年生长量小,影响翌年嫁接。
2.3 播种方法 采用手推滚筒式点播器进行单行播种,播种深度2~3 cm,播种后用黄沙覆盖播种孔,并在膜面增加部分腰埂,防风揭膜。亩播种量视播种株行距确定,一般控制在0.5~1.2 kg为宜。
3.1 灌水 播种后及时灌水,保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一般每10天灌水1次,尽量保持种子发芽所需湿度,但滴水次数不宜太多,以防降低地温或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影响种子萌发。
3.2 定苗 播种7~10天后检查出苗情况,并及时破膜放苗。当幼苗长至5 cm时,按株距25~30 cm定苗,留大苗壮苗,去弱苗,每穴留单株,缺苗处用移苗器移苗补齐。
3.3 施肥 6月上中旬,苗木进入迅速生长期,喷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2次,同时追施尿素 2~3 次,3 kg/亩·次,做到少施勤施。
3.4 其他管理 当苗高达到30 cm时,摘除枣头顶芽,抑制生长,促进茎干加粗生长,并将苗木基部10 cm范围内的二次枝全部抹除,使基部光滑。力争使酸枣苗当年地径达到0.5 cm以上,以利于第2年嫁接。9月初以后,停止水肥,促使苗木木质化;11月底以前冬灌,以利苗木安全越冬。
4.1 接穗采集 接穗采自优良品种骏枣的健壮结果树或采穗圃,一般选择成熟度较高的、直径0.4~1 cm的1~2年生枣头一次枝或二次枝,以1年生枣头一次枝为佳。接穗要求芽体饱满,无病虫害,一芽一穗或二芽一穗。一般在休眠季采集,以发芽前修剪最好。
4.2 接穗处理 先把石蜡放在容器内熔化,待蜡温升到95~100℃时接穗蘸蜡,先蘸一头,反过来再蘸另一头,使两次封蜡面相接。封蜡速度越快越好,蜡层薄而透明为佳。蜡温不足时应加热增温,但不能超过105℃。也可在容器下放一水盆,保持盆内的水微沸。若有大量接穗需要封蜡,可用锅熬蜡,在笊篱上平摆一层接穗,迅速过蜡后,散放在苇箔上,莫让接穗互相接触。
4.3 苗木嫁接 4月上旬至5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至展叶期进行嫁接。采用劈接法,高出地面1~2 cm平剪砧木,切砧时剪锋从剪面中央切下。接穗要求粗度略小于或等于砧木直径,接穗削面要求平滑,之后将削好的插穗插入砧木,使接穗稍厚一侧枝面与砧面对齐,即砧穗形成层对齐,迅速用塑料条将接穗和砧木接口部缠紧,嫁接完成。
4.4 接后管理 嫁接1周后开始除萌,将砧木萌芽全部除去,以集中养分促进接口愈合和接芽生长。以后每隔1周除萌1次,连续除萌3~4次。当接穗芽抽梢长至50 cm时,接口完全愈合,此时应及时解除塑料条。在苗木解绑的同时,要插杆固定枣头,以防风折。6月中旬,嫁接苗15 cm时叶面喷施0.3%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3次,7月上中旬结合灌水追施尿素 2 次,用量 10~15 kg/亩·次。
4.5 病虫防治 注意防治红蜘蛛,发生时每10~15天喷1次哒螨灵、吡虫啉各1 000倍液混合药剂,全树喷雾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