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2019-02-20 22:14赖明谷1安丽娟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建设

赖明谷1,安丽娟

(1.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南昌大学 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一、中国近代以来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运动

中国近代的乡村教育思潮发端于五四时期,这时期中国社会背景较为复杂,政治上面临民族生存危机,统治者无心顾及教育事业,教育处于无政府状态,并呈现多元化格局。经济上,中国国内小农经济衰落,外国势力对国内市场压制,农村社会受到损害和打击,农业生产力下降,迫使中国一批有识之士想通过乡村教育来建设乡村,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改良农村风俗,稳定社会秩序。思想方面,清末以来的“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而此时期西方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打开了新视野。因此,中国社会各界要求改革乡村教育的呼声高涨,一批知识领袖们将国外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等引向农村,并结合当时中国实际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乡村教育理论,拉开了乡村教育思潮运动的帷幕。这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也比较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并开展了大量教育工作,进行农村教育的实践探索。

20世纪30年代乡村教育思潮进入高潮,乡村教育运动流派众多,各派代表人物都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指导思想。各乡村教育流派有一个共性,即追求农村教育普及化、职业化,从教育入手解决实际问题,并因此掀起乡村教育改革和实验运动,寻求农村复兴与发展之路,以创造新的中国。黄炎培以“实用性”为主导思想,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和事业,改革学校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陶行知作为乡村教育的开拓者,最早重视农民问题,将农民问题与乡村教育问题联系起来,把教育的关注点放在农村,并积极开展了乡村教育的探索工作。晏阳初针对农村“愚、贫、弱、私”四大病象,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进行乡村建设,将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力求发挥乡村教育的乡村建设功能。梁漱溟将中国社会问题与乡村建设联系起来,将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结合起来,将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乡村教育结合起来,提出了“乡村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懂得农民的重要性和农村的需要,党一成立就特别重视乡村改革和乡村教育,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较早的有澎湃在广东省发起的农民教育,毛泽东在湖南省开展的农村教育。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工农群众教育、儿童教育和师范教育,同时开展根据地的旧私塾改革工作,为现代教育的生成开辟了道路。这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农村教育实践,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教育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关注教育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普及和对于受教育权的享有,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重视革命干部、党政军人才的培养;以革命政治教育为主轴,强调教育服务政治的功能。

(二)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

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其中大量文盲分布在乡村地区,因此亟需在农村进行扫盲教育。1950年中央决定通过各种形式发展乡村教育,中国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步伐由此加速。农民业余学校、农业中学、半农半读的农业院校、农民中等专科学校、工农速成中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校大量出现[1]。1951年,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乡村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挫折。1961中央年提出“八字”方针,对乡村教育发展方向做出适宜的调整,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1963年,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冲击,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遭受新的挫折。1966-1976年,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损害,乡村教育面临崩溃的边缘。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事业逐渐进入恢复和调整阶段。总体而言,1949-1956年这一阶段,农村教育主要服务于政治,重视农村教育对政权巩固的作用。1956-1966年这一阶段,强调农村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建设服务,注重农村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从1963年开始,由于受到政治方面的冲击越来越大,教育事业严重受损,乡村教育发展停滞不前。

(三)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发展与乡村教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提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40年间,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7年开始的农村教育的拨乱反正。1977-1984年旨在恢复农村教育的正常秩序。这一时期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除了进行普及教育外,还重视农村农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办和发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依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合农村生产与生活实际;教育结构方面也进行了调整,重视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发展;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第二阶段是1985年开始的农村教育改革的推动阶段。1985-2000年旨在进行农村教育体制和农村教育结构改革。一是就教育体制方面,从1985年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农村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到1994年强调县级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主要责任,再到2001年明确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这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二是就农村教育结构方面,1987年开始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探索农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并开展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1988年提出“燎原计划”,旨在开展与农村社会建设、发展相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知识的农村教育,以培养新型的农村建设者。1989年开始推进农业、科技与教育的结合,进行“农科教”相关工作的统筹。第三阶段是2003年开始的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新农村的建设不再局限于乡村,而是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全面部署下,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这时期重视“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重视农村教育建设新农村的作用。这一时期还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下[3],重视推动和支持农业农村教育的发展。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了我国今后乡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二、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育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境

(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取得的成就

第一,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了乡村教育投入和管理的合理性。2001年我国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弥补了我国之前“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问题。它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职权和承担的责任,明确指出并强化了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师工资的管理;统筹安排经费和建设资金,承担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明确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责任和进行校舍建设等事权[4]。2006年国家实行“新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和中央与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的投资管理体制,也更加明确了各级政府关于经费投入分担体制的责任。

第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立足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义务教育的发展。一是加强“两免一补”措施的落实。2001年政府开始实施对农村学校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免杂费、免书本费和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其中中央政府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5]。“两免一补”措施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乡村学校“高辍学率”的问题。2005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校舍维修改造工作;重视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6]。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公平、公正、公益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促进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加强“普九和扫盲双基”任务工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两基”目标基本实现。第一,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15年和2016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9.9%[7],2016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4.0%[8]。第二,我国青壮年文盲率大大减少。2010年人口普查中,文盲率由6.72%下降为 4.08%,下降了2.64个百分点[9],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青壮年文盲[10]。三是关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也逐步加强。各地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机制,确保教职工工资发放,保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投入,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第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受到更多关注,乡村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较多,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取得较大的成效。一是2003年国家实施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乡村进行1-2年的教育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增加乡村教师数量,调整乡村教师结构。2006年开展了“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以增加乡村教师总量,调整乡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二是2004年实施农村学校“硕师计划”,以解决乡村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老化问题。2010年将“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扩大“硕师计划”,为乡村学校培养专业教研型人才,优化了乡村教师的专业结构,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11]。三是安排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2006年我国关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实施城市教师对乡村学校的支援,启动交流轮岗计划,城市教师定期到乡村学校进行任教,相互交流,促进了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乡村教师教学理念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四是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06年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鼓励青年学子从事教师工作,优化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人才结构。2018年我国“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正式升级为新时代“公费教育”[12]。师范生免费教师这一措施旨在培养专业性强、热爱教育行业、具有教育教学热情的未来优秀教师。

(二)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乡村学校办学定位模糊,盲目模仿城市化教育,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相脱节。2005年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发展。乡村教育处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地位,其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也被充分明确,即强调乡村教育的“为农服务”功能,通过乡村教育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但是国家政策关于乡村教育发展的这一导向在具体落实中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发展处于分离状态,乡村教育自身的独特性、价值性以及应肩负的重要使命被模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学校的办学理念缺乏“为农服务”的思想。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加剧,城乡社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乡村教育的发展没有处理好乡村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乡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城市化教育为指向,一味地追逐城市化教育。二是乡村学校的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乡村学校的培养目标只关注升学率的提高,并鼓励孩子们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出现的局面是:乡村社会尽其所能投入资金与设施建设乡村学校,培养合格的升学型人才,但培养即流失,无人为乡村学校、乡村建设出力;乡村教育的投入与回报不对称,乡村学校、乡村振兴无人才可用。

第二,乡村教育投入仍然不足,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一是乡村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乡村教育经费缺口较大。当前乡村教育“以县为主”的投入管理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乡村教育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但是城乡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差距较大,乡村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偏小,难以满足乡村教育优质发展需要。二是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就区域层面来讲,城市与乡村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东西部地区经费投入比例也不同;就教育结构层面来讲,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占较小比例;就学校层面来说,在师资队伍建设投入、校舍投入及教学设备投入方面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乡村教育内部的资源配置来讲,在硬件与软件设施投入、校园环境建设投入、教育信息化设备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不平衡,资源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第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乡村教师流动性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省、市、县虽然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但由于城市社会生活和城市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城市教育的优越性,以及人们对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价值的忽视和怀疑,使得大部分人即使在政策支持和鼓励的前提下也不愿意长久待在乡村从事教学工作。二是教师队伍质量偏低,结构不合理。乡村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较低,学历不达标的教师人数占比较大;教师专业结构不平衡,音乐、信息、美术等科目缺乏专业教师,其他教师代替教学的情况大量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年龄老化较严重,教育思想、培养观念、教学手段等难以适应新的要求。三是乡村教师教研风气不浓。乡村教师大都缺乏变动性和竞争性,几十年惯有的工作模式使他们难以有教学活力和教研热情。传统和老式的教风和学风造成乡村教师整体队伍教学工作的低迷,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灵活性,不利于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育的地位、定位与方位

(一)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是对“孪生”姐妹,早在20世纪初,一批有志于社会改造的乡村运动者就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开启民智、改良风俗、培养人才、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在乡村举办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文盲占大多数的落后的广大农村,我国一方面落实“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建立乡村政权,恢复农业生产,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乡村扫盲教育,开办农村业余学校、农业中学、农民培训学校等,扫除文盲,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为新中国建立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变革自发展农业经济、解决温饱问题肇始,到乡镇企业的兴起,一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开放由乡村而城市,由城市而乡村。在这场伟大革命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大解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特别是改革开放“初、中”时期一大批农村完全中学办得风生水起,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绵绵不断的农村生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动力。而释放出强大力量的农民工劳动力资源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无比巨大,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然而在农村向城市(大学)输出青少年人才资源、城市建设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一场城市化运动给农村教育带来的“伤痛”不尽言语:优质的农村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和生源不断向城市集聚;留守儿童问题至今还是一道未解的难题;乡村教育“脱农”“向城化”日益严重,乡村学校日益沦为城市学校的“初级加工”车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乡村当中,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这对“孪生”姐妹“骨肉”分离!

这些问题的存在,党中央深切洞明,习近平同志最关心的是“三农”问题,他深沉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教育定位为优先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后,我国开启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重要一役,乡村政治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乡村文化与乡风文明的传承、乡村产业的健全与创新离不开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二)乡村教育的发展定位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要振兴,处于优先地位的是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发展应与乡村振兴相互融合,乡村教育的社会价值应得到充分体现。乡村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改良传统乡村风俗;有利于构建和谐、健康、丰富的乡村社会生活。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定位是:在肩负起为国家培养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的基础上,积极加快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融合发展,凸显并实现乡村教育振兴乡村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乡村学校肩负着培养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的战略任务。乡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城市教育有相同的方面,即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为了使孩子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渐成长为共和国合格的公民。

另一方面,乡村教育肩负着振兴乡村的独特使命,积极加快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融合发展迫在眉睫。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振兴,不能仅靠外部的输血,最稳固的方法还是要靠自身内部的力量。乡村教育作为乡村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应直接担负起发展乡村社会、振兴乡村的使命。乡村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学习和重视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理念,促进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的规范化;二是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乡村情怀的专业人才,并积极投身到乡村社会经济建设中来,为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一份力量;三是传承与发扬乡村文化,改良传统乡村风俗;四是构建和谐、健康、丰富的乡村社会生活。在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继承与发扬乡村文化和乡俗的基础上,引导村民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丰富的休闲和娱乐方式,提升村民生活的整体幸福感,构建和谐、丰富、健康的乡村社会风貌。

(三)乡村教育发展的方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一方面要对乡村教育进行统筹规划,重视农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并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重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就近、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在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民办学校办学的优惠力度,鼓励民间办学,加强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更好地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着力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从经费和师资方面着手改革。

第一,实现县域校际资源的均衡配置。首先,要尽量做到对县域所有学校资源需求的基本满足。不论是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大规模学校还是小规模学校、县域中心学校还是乡镇偏远学校、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需要确保学校资源最基本的满足,并重视资源种类的丰富性,加强对学校软件、硬件设施的配备和投资,加强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其次,资源的均衡配置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我们要在确保对县域所有学校资源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做到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较高质量的学校,并重视加强优质学校辐射、带动周边薄弱学校的能力。

第二,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质量。经费和资源配置、师资建设、以及生源是影响学校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经费和资源配置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软硬件设施的配置、校园环境等方面;师资建设涉及到教师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生源因素与学校的经费、师资力量直接相关,具备了优质的师资、较好的学校条件,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实现学生向农村的“回流”。因此,我们要下功夫加强乡村教育师资的建设,从教师量、质、稳定性、结构等各方面着手,以提升乡村学校的质量,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和落实乡村教育在振兴乡村中的功能

第一,更新乡村教育发展理念,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政策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导向性,坚定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定位,充分认识并肩负起乡村教育在振兴乡村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使命。一是更新乡村教育发展理念。要为乡村学校注入现代化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生活元素,努力为乡村学校培养具备现代生活理念的学生,提高乡民的文化水平,增强乡村与现代化社会的联系。以乡村学校为原点影响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习俗,通过现代化的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同传统的乡村习俗、乡土文化相融合,促进传统乡村文化的新发展,推动传统乡村风俗的改良,引导传统乡村文化、乡村习俗的嬗变和乡民现代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二是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乡村学校原有的办学模式,解决城乡教育的雷同问题,重视乡村教育本土化和现代化的融合,改革和完善乡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乡村学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探索——既要培育乡村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又要兼顾学生升学;既要培育乡村少年依乡、恋乡情结,为乡村建设培育适用性人才,又要兼顾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民素养,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并举。

第二,调整乡村学校课程知识结构,重视乡土教材的建设和教授。乡村教育的发展不能完全等同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课程知识体系、教育结构和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乡村学校在保证基础性课程教授的前提下,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特色、风俗差异性开发乡土教材,增添乡土知识。研究开发乡土教材和传授乡土知识,既能增加学校与乡村社会、课程与乡村生活的联系,又能促进学校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乡村少年的健康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中,需要调整和改变现有乡村教育的固定思维,改变现有乡村学校办学思路。乡村学校的办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走出去,更要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后,回归乡村,为乡村建设出力。

第三,凸显乡村教育在推进现代化乡村社会的重要性。近代乡村学校自办学之日起,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肩负着传播时政观点、文明理念,改善乡村风貌,改变乡村风俗,推动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随着乡村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质量的提高、现代化设施的完备,应该更有利于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不单单是为了向城市提供生源。一方面,乡村学校要通过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校园文化等元素向乡村社会传播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理念、文明观念,对破除乡村社会的成规陋习起到辐射作用,对于传统乡村风俗、乡风文化起到改良作用。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要开放办学,成为所在村落的文化高地。通过学校的现代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既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高乡民的文化品位、生活质量,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又能够加强学校与乡村社区的联系,促进学校与民众的联结,使乡民认同和内化乡村学校新的办学理念。

(二)完善乡村教育的投入管理机制

第一,增加乡村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加强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一是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投入体制的基础上,加大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国家对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的帮扶和倾斜性支持,确保专项转移资金落到实处,实现资金去向的明晰化、落地化。“新机制”的具体落实要考虑到乡村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大致分为四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以及搬迁撤并类,这说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政策的落实要因地制宜。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特困地区,必须加大力度扶持乡村学校建设,加大乡村教育投资力度,重点关注和改善乡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具体要细化到各个层面,大到如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校园环境、操场、食堂、厕所等方面,小到如桌椅、床位、板凳等方面,要真正让乡村孩子有起码的学习条件。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为乡村教育发展吸引社会投资。在强调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乡村教育投资力度的同时,也需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教育建设中来,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增加社会支持力度。通过减税等政策导向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团体或个人参与到乡村教育的建设中来。三是充分发挥乡村自身的力量,乡贤乡士等要有乡社公益之心,为本乡本土的乡村教育发展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乡村社会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真正重视教育战略性、全局性的作用,制定符合自身能力的政策落实措施,积极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更应该增加对乡村学校的投入,促进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同时要倡导乡贤、乡友、校友等回乡设立乡村学校发展基金、奖教奖学基金,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乡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和体制机制。

第二,完善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制度,促进乡村教育质的提升。城市教育在资源配置方面较为全面、较为合理,在满足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投资,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不断优化,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了教育资源使用的效益。乡村教育在资源配置和使用、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够健全和到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学校的建设要在保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满足学校对硬件和物质设备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的投入,加大学校人力资源的投入,扩大师资队伍编制,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和健全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重视乡村教育投入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使用效益。建立科学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快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教育质的提升,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的乡村教育的需求。

(三)全方位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量足质优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保障乡村教育良好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发展优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乡村教师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需要政府和学校构建科学的教师治理体系。一是严格教师招聘流程,确保教师的基本质量。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选拔。二是重视教师的在职培养,加强教师职业性的提升。学校要针对新入职教师建立教师职业规划,密切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重视规划的落实和实际效果;教学管理团队要不定期地听课、评课,以老带新、以优促劣,培养学生满意的好教师,通过“帮”和“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三是加强校际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定期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体会名校名师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分学科组织专业老师去名校观摩听课,回校后召开座谈会汇报学习心得体会;选送老师到知名高校进行专业提升培训。四是关注教师的生活和情感方面,做到“情感留人”。学校管理团队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工作一线,与教师广泛接触,倾听意见和建议,让情感管理成为老师自觉接受制度管理的内驱力;学校管理者要对教师真正施以关爱,自觉为老师服务,不断为老师排忧解压,不断完善各种制度,从制度的实施到学校文化的形成,让老师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关爱与情感,从而使他们慢慢产生情感溢出效应,激发出努力工作的动力。

乡村社会与文化的独特性、乡村教育的价值性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乡村教师的素质提升,培养乡村教师对乡村的热爱之情、对孩子们完整成长的关心关怀。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决定了乡村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既要为国家培养具备基本素质的现代公民,又要培育乡村少年的乡土情结,加强乡村少年与乡土文化的联结,关注乡村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既要肩负起发展义务教育的使命,又要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的乡村振兴功能,传播现代化的乡村社会生活理念和方式、构建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传承与改良传统乡土文化,实现乡村教育育人功能和乡村社会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说乡村教育任重道远,乡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