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罗 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行动办,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从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来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投资大规模拉动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推动的粗放型增长阶段,发展到由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提高社会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素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产业的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我国当前急需既掌握较高的学科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的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而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元主体的配合与协作,因此,创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职业院校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办学,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1]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2]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3]国家不断出台加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政策,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办好职业教育,下大力气抓好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发展,以求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发动社会力量,增加办学投入
增加办学投入是探索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的.近期甚至今后的一段时期,在职业教育领域内增加社会投入,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国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多,但仍然难以满足各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捐赠、出资、投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建设,推动混合所有制教育的健康发展.
(2)盘活教育资源,提高育人质量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占据全国高校数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居主导.公办高职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急剧增加,涌现出一批国家示范和骨干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其隐含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为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借鉴合作办学的理念、实践经验和教训,引入信誉良好的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
(3)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发展机制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有利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地优化和整合社会职业教育资源,以资源共享为手段,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达到参与办学的院校、行业和企业“纵向沟通、横向联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标,进一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活力和办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职业院校牵头,多方共同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有利于改变单一主体办学存在的封闭性、资质垄断、惰性等问题,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成为了职业院校“沙丁鱼群”中的“鲶鱼”,可以有效提升办学活力,同时为各类资产、资本参与职业教育,为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联合发展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
2004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充分发挥了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按企业化标准办学,实行理事会制度.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提供660 m2的场地,河北新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建设了校内综合实训基地——软件工厂.软件工厂共有9个实训室,为学生提供12 h不间断地学习与训练场所.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了“符合岗位需求、注重专业技能、培育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四融合”方式即“课堂与软件工厂融合、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融合、学生与企业学徒融合、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现了“教学、学习、工作”三合一.在教学方面,依托软件行业一线岗位技术标准开设课程,校企合作研发了软件项目实训体系,合作编写实训教材21本,开发实训项目26个,与软件项目实训体系建设同步编写了案例式教材13本.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行业资源和优势,与国内一流的行业企业和教育集团合作,在石家庄建设了正定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在辽宁省建设了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与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园、广州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机构合作建设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实际项目与校内实训项目之间相互衔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此外,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还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服务,近年来,该学院教师参与了12个软件产品开发项目,创造实际经济效益一百余万元,并完成了多项河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2018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重点企业、服装巨头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联合创办了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开创了校企合作采用股份制模式在海外创办本科应用型大学的先例.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涵盖了国民学历教育、对企技术服务、职工技能培训、多方人文交流等多项办学功能,培养了一大批港区发展需要的经济与贸易人才和国际化通用技能人才,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采取国办职业院校与民营企业“资本共投、机构共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制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双方在境外联合办学,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港区企业需求等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岗位实际的针对性教材,共同建设教学资源.该校还着力开辟校企政合作渠道,大力吸收两国政府、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办学,满足了我国跨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国内企业在海外发展的人才需求瓶颈提供了解决“样本”.
1997年,为了向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专业人才保障,为园区内的外资企业稳定输送高技能人才,在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提议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创办.该校通过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深化股份制办学等方式,组建了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园区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一流高校组成的董事会,创造性地建设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后,该校办学活力得到了提升,通过政府制定支持政策,企业投入经费,院校投入优质师资,三方优势资源协同推动、融合发力,在学校发展、办学实力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持.来自美、德、澳、韩等21个国家的企业董事, 将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年形成的企业员工培养培训机制,融入到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平台建设、奖教金机制、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模块中,同时,安排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担任兼职研发工程师、访问工程师等,将教师培养、学生培育的全过程融入到企业真实项目之中,促进“企业+学院”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真正做到校企协同育人,从而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园区企业成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人才动力.
(1)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是“新职教”的产物
“新职教”的“新”在于新的建设理念、经济环境、组织形态、目标层次、专业类型、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无论是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平台建设,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升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征,是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新职教”中,“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对“新职教”的影响更深刻,在“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的共同作用下,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率,确立混合所有制的人事、财务和管理机制,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创新改革能力.
(2)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应以优质公办院校为主体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效果较明显的院校往往都是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校和骨干校,这些院校都是公办职业院校.从经验来看,当前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建设存在缺乏体制机制创新的现象,但这丝毫没有让创新意识强烈、改革目标明晰的公办职业院校止步不前,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正是这些优质公办职业院校在积极探索和创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努力发掘寻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途径和方式,为新时期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5].
(3)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应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凭借各类理事会协议确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合作的基础、目的和原则.政府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办学用地;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院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产品研发、员工培养培训、工艺标准制定等生产一线岗位锻炼,协助企业举办行业论坛、会议、技术展等活动,在业界推介宣传企业品牌和产品;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设施,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参与学校实践教学[6].构建以理事会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合作各方资源,发挥理事会管理优势、资源调控优势,指导和协调各方的合作有序进行,适时对各方合作成果展开有序评估,确保各方目标的实现,从而激励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4)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还有待完善和发展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根本目的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因此,建立理事会为主导的互惠互利合作和保障机制,就成为发展中的必须.但是目前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共建共享机制仍未确立,一方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的出资方式、办学模式、治理机制、法律依据、投资退出机制等法律法规还未健全和成熟,依旧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系统和完整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体系和方案;另一方面,企业在参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中,在如“产权划分”“利益分配”“政策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顾虑,存在较严重的不确信心理,这就需要办学各方在发展的道路上积极谋划和完善办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