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

2019-02-20 22:10刘沧山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党组织党员

刘沧山 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高校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无论在那一个时期,高校党建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先进纯洁,更加坚强有力,其中,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历史回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阶段:党的创立初期(1919年—1923年)。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很多地方秘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当时参加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中,1/3的来自北京大学,全国共有50多名党员,1/3的党员也是北大的师生,说明高校党建是全国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3年—1927年)。这个阶段,高校党组织通过努力,形成了一套高校党建思路。第三阶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党中央根据实际及时调整高校党建工作的方针,一是从思想上消除各种错误思想和认识,二是加紧恢复受到国民党破坏的高校党组织,三是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读书会、座谈会、辩论会来宣传党的主张。第四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此时的高校党建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二是鼓励支持高校青年学生到革命根据地接受教育和锻炼;三是建立统一战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致抗日。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一方面,高校党组织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他们奔赴解放战争第一线或解放区,成为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在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党在高校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及探索实践的初级阶段(1949年—1966年)。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高校成为重灾区,高校党建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拨乱反正及改革开放初期(1976年—1989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高校党建逐步步入正轨,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四阶段:加快改革发展并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89年—2002年)。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一是恢复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明确党委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二是切实加强高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在优秀大学生及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高校党建的加强,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第五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02年—2012年)。这一阶段,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师生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明显增强;党支部建设也得到加强。学生党员数量和比例迅速提高,高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深化高校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呈现欣欣向荣、风清气正、科学发展的新气象。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启示

启示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内涵更加丰富。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包含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其中,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高校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帮助党员及大学生把个人的愿望和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组织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党内政治生活相关规定。作风建设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实施意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树立新风尚,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高校各级党组织及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章,遵守党纪党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扛在肩上,坚决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制度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内法规、条例等,一定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按制度管人做事。

启示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意义更加重大。新时代高校党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级单位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启示三:新时代全面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具有极端重要性。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办学方向是否正确、培养的人才能否担当历史使命,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学校党委要把握大局,统揽全局,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稳定的能力和定力。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配到高校担任领导干部,尤其是要选配好党政一把手,用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来对标对表,把高校领导班子配强配好。

启示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校党委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及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丰富内涵和深刻含义,把握基本内容、基本方略。组织和带领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和智力支撑。

启示五: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必须抓好的基础工作。高校基层党建是整个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学校二级单位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健全制度,强化组织生活,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四是严格党组织发展工作的程序和环节,坚持标准、注重培养,把优秀的青年教师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五是严格组织纪律,不许存在特殊党员,严格执行党章党纪。六是把党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七是教育师生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时时、处处、事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八是团结教育和带领广大师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启示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高校党委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话语权、主动权。二是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齐抓共管,压实责任。三是加强对课堂、报告会、讲座、论坛的管理,不让错误思潮和言论有可乘之机。四是切实加强对媒介管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及时查处和防范各种错误言论的传播。五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六是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坚决抵制和防范“三股势力”的渗透。七是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严惩腐败,取得巨大成绩,高校成为反腐败斗争及作风建设的重要领域。一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二要切实抓好高校基建、物资采购、招生等七大风险关口。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四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中共云南省委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五要密切同师生的联系,经常性听取和接受师生的批评意见。六要切实加强干部的管理教育,鼓励干部团结干事担当作为,严惩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师生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