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体系常效机制的构建

2019-02-20 19:57:23王锡渭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论文检测

王 畅 ,闫 莉 ,王锡渭 ,肖 威 ,卢 凌

(1.阜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商丘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3.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4.阜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5.阜阳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根据教育部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文件要求精神,这些年来许多高校为遏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不断有一些新的尝试和新的措施出台,一些教师在探究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是局部性的,其作用十分有限。学生论文粗制滥造的现象依然普遍,其中大部分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是在两个星期之内就“搞定”的,对互联网上论文数据库相关的数篇文章,调整段落的前后次序、改换语言表达的语序和避免双引号引文出现的拼装;或是收集相关的数篇他人论文中的观点和论据,对其整理归纳后形成系统的包括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的写作提纲,然后编写出署上自己姓名的论文。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都很无奈。本文运用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比较方法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在管理理念、方法上进行分析。

从总体上看,当今许多高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和教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对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我们知道,大学培养人才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模块”。其一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二是通过论文写作指导,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其三是通过实习,学生踏入工作岗位能够具有初步的专业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对当前教学质量三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下滑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短板和薄弱环节,问题突出,社会舆论和高校内部对此诟病不少。统观现行的大学教学管理,可以发现,高校的领导和教务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和实习一如既往地十分重视,比如不论是对学生的考勤管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期末考试的监督,还是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检验都高度关注,并且都制定有相关的文件和系统的管理措施,同时还相应地安排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然而对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务管理,许多高校沿用的是在“精英教育”阶段的管理模式上增加了一个对全校本科毕业论文“查重”5%的环节。除此之外,没有投入更多的力量、没有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这虽然不能说是疏于管理,但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生实习管理比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管理相对薄弱,力度不够。

这种情况反映了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管理方面管理观念滞后的问题。

实践在发展,观念也应随之发展。我国高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精英教育的教学管理观念,这些观念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互联网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这种改变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其中不好的一面表现为一些人的价值观的错位,道德水平的下滑,这在学术研究上就表现为一些人的浮躁心理,不想通过艰苦的劳动就想很快成功,“在大专院校内,学术抄袭现象严重,从教师到博士、硕士、本科生,抄袭的程度逐步递增。”[1]现在,互联网上的文献资料比过去的纸质文献更加丰富,检索和阅读更为方便,同时也为不用抄写的复制提供了便利。当今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无一不利用了互联网,很多学生针对论文“查重”已经采用了规避论文“查重”中红字出现不多于20%的“洗稿”办法。而众多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还在运用 “精英教育”时期毕业论文写作重结果的管理意识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这种仅重视论文写作的结果而忽视过程管理的管理意识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显然有些滞后。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务管理应树立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观念,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精英教育时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要是重结果,即管理的着重点放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最终提交稿和答辩上。扩招以后,在教师方面,由于指导的学生多了,教师花在指导每位学生论文上的精力相对少了,有些连审查论文的基本职责都没有履行,在学生方面,规规矩矩认认真真撰写论文的有之,有花钱请人代写论文的有之。当然,不下一点功夫,直接从网上打印一篇文章称是自己写的也有之。而“实在不行,到时候上网多下载点资料,拼拼凑凑也就成了”的则是大多数[2],这就是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然而真正的毕业论文写作有一个艰苦的身心劳动过程。对学生而言,论文写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要选定论题,要耗费大量时间查找文献资料,在掌握大量材料后经过分析概括出自己的发现,然后围绕这个发现进行构思,拟写提纲,根据提纲进行表述,文章写好后,注释和参考文献也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标注好。论文写作是一个耗费时间和心血的过程。对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论文写作有一个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辛勤劳动完成的过程。诚然,论文写作最终是要看结果的,但是如果学生不遵守学术规范,运用互联网技术,仅在几天之内对数篇相关内容进行选择性“复制”或是从知名论文数据库网站下载一篇论文经过替换同义词,颠倒语序、段落的改头换面。如果只看重这个结果,不关注论文写作过程,这样就会影响更多的学生产生侥幸心理,不花时间不费心思地拼装所谓的论文。为了防止粗制滥造,提高论文的质量,从教学管理上检测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是否尽职尽责了,学生是否撰写出自自己之手的论文,而加强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管”“机管”和“制度管理”组成的协管系统。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许多环节,包括学生选题、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等。“人管”主要是采用人力资源对“机管”无法检测的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进行监管,重在对论文写作过程内在质量的监测。比如教务处管理毕业论文写作的科室在全校中盲抽1%的学生毕业论文初稿和二稿的电子版,组织相关院系的同行教师对其进行比较,从内容上查阅教师从论文选题到指导论文修改是否投入精力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学生是否花心思撰写论文,这样就可以引起师生的重视,促进学生运用智慧和学过的知识更精心于论文写作,促使指导教师花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写作。

“机管”是建立毕业论文网络管理信息平台[3],它涉及毕业论文写作管理程序,是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全程的信息管理,主要搜集和处理毕业论文写作整个流程的有关信息。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对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进行教务管理。例如对指导教师的资格问题,对学生论文写作缺少了哪些环节等问题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及时纠正。另外,由于局域网上传的信息可以运用技术使其具有网内的公开性,采用它就把毕业论文写作的环节置于了“阳光”之下,因此上传的信息就具有了局域网内师生的监督性。能够在促进学术道德的建设,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例如规定学生把不涉及国家机密的论文上传到属于本校局域网所在院系的网页上,院系相关管理人员把它编辑在文章不能下载只有本院系学生知道的加密的附有“阅读须知”(内容包括举报学术不端行为条款)的相关栏目内,并告知学生通过教学秘书获取密码。学生知道这个密码后,都可以点击该栏目上的论文进行浏览,这对防止抄袭、“洗稿”,提高论文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机管”是从形式上促进毕业论文写作在内容方面的质量提高。“人管”主要是从内在质量方面促使毕业论文质量提高。若是“人管”和“机管”相互协调配合,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检测,无疑会从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制度管理”就是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有配套系统的法规文件,使“人管”和“机管”在规章制度上依据国家法律和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坚持自律与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提倡“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4],使整个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管理规范有序,管理举措能够得到有文可依、有错必究的保障,这就是对毕业论文写作在制度上的管理。毕业论文写作会有各种情况发生。在教师方面,论文指导有的投入精力多,学生写作成效显著。有的则是敷衍,连多篇论文的评语都是雷同的;在学生方面,有认真写作的,提交的论文质量很高,有敷衍的,上交的论文是抄袭之作。对指导花工夫、走过场的,对学生认真写作或抄袭应付的,在文件的制定上应有个说法,在制度上要有奖励和惩处的机制,使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过程管理上有章可循,有文可依。

这种“三位一体”的协管系统由许多要素组成,在这个系统结构的建设中还必须高度重视关键要素。我们知道,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这种生产有一些关节点。作为教务检测系统要像企业检验生产的产品质量一样,“主管人员必须选出一些控制点加以特别的注意”,这个“特别的注意”“应当是一些要害问题”[5]。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中像指导教师的资格、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比对,任务书、开题报告和论文终稿参考文献的比对,毕业论文的“查重”和水平评价等都是教务检测系统结构建设中的关键要素,要给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键要素中,检测学生论文是否抄袭是重要的关节点。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的普及,包括搜索引擎、文献资源库、翻译软件的大量涌现,导致剽窃现象快速蔓延。”[1]当前许多高校采用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在这方面,有的学校抽检5%,有的学校抽检10%,有的学校抽检为全覆盖,这“让一些毕业班的学生惴惴不安”,“给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敲响了警钟”[1]。无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使用会促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坐下来撰写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关于评价毕业论文的水平,检测学生论文的真实成绩也是这个系统结构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有的学校从全部提交的论文中盲抽5%送到相关学校进行匿名评审,收到了一定的效果[6]。这是一个有效地促进教师花时间指导学生写作,促使学生投入精力写作的好办法,可以以制度管理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学生论文的“查重”和对毕业论文水平成绩评定的抽检属于论文结果的重点检测要件的建设,而写作过程重点检测要素的建设则可放在校系两级督导组抽查教师对提纲、初稿和二稿的修改的制度制定上。

为何关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关键要素?这是因为这些要素能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整个监测系统更为有效地运转。例如,比对任务书、开题报告和论文终稿的参考文献是一项重要的监测要素。这是因为比对三者的参考文献既能看出论文指导者的用心程度,学生论文写作的态度,又能看出论文写作研究的进程和论文指导的学术水平。教师知道检测有这一项,他会花时间为学生写作论文提供精当的参考材料,学生知道有这一项检查内容,也会在论文写作前更加精心地搜集参考资料,这样对论文质量的提升有一定帮助。在正常情况下任务书、开题报告和论文终稿的参考文献在篇目上是有数量变化的。如果这三者的参考文献一样,一种情况可能是教师没有花功夫指导学生,连任务书都是学生“代劳”的;一种情况是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写作论文,没有在撰写论文前做好搜集资料的基础工作。这三者的比对彼此关联,前项影响后项,毕业论文写作三环节,无疑会促使教师和学生用心做好各自的工作。

从理论上论述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体系相对而言还是容易的,但要变为现实运作的“机器”还是困难的,这还必须做到:

要建立一个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体系,首先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要有人员配备,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领导不重视,没有人员,没有资金,建立有效的检测体系是一句空话。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体系必须要有日常性长期性的观点,要从常效机制上思考问题。因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每年每届都有,是非临时性的。这种检测应同课程教学质量检测一样,是一项长期的日常性工作。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体系不能是“银样蜡枪头”,好看不中用。虚的没有实用性的体系只是一种摆设,要建设一个起作用的检测体系,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不能设计被检测对象很容易就可以蒙混过关的体系,对某一个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发挥出它的作用,能够引起被检测者的高度重视,促进论文的写作。一句话,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体系必须行之有效,不做表面文章。

相信只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问题,经过有关人员的辛勤努力,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建立起“人管”“机管”和“制度管理”三位一体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测常效机制,就一定能够更为有效地遏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下降的趋势,促使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改观,使毕业论文写作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论文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7:08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母子健康(2015年2期)2015-09-28 02:42:10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