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公正思想探析

2019-02-20 17:23
关键词:公正万物文明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研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价值观蕴含了平等对待万物,以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公正思想。儒家则从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性入手,以仁义思想为核心,赋予自然界以人类社会的道德属性,进而提出了仁民爱物的和谐共生自然观。而源自西域的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的中国佛教诸流派,从探索宇宙缘起的本体性出发,提出了众生及万物皆有佛性的生态公平观,形成了尊重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公正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为当代中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总之,在现代文明与生态危机的冲突和困境中,中国儒、道、佛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智慧孕育着解决当代人类工业文明内在矛盾冲突的文化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推进,学界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些学者开始系统研究、梳理和挖掘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价值。王立平、王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一文中对中国古代儒、道、佛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肯定其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2]。罗本琦、方国根指出,就思想文化的资源而言,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对实现生态理想的追寻尝试,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儒家“天人合一”哲学命题中的和合思维模式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借鉴并发扬光大的思想瑰宝或宝贵经验[3]。杨赫姣、杨青山在《儒、道传统文化对生态正义的助推》一文中分析了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自然观照应了现代生态正义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意旨。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潜移默化,预示着当代社会文明的新的正义归属[4]。在生态危机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孕育着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文化力量,仍然扮演着作为思想自觉、精神教化的重要角色。此外,许多学者还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生态伦理哲学等方面的价值与地位。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公平正义的思想阐述和挖掘不够,仍需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研究。系统总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凝聚形成的丰富而独特的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对加快生态治理,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平等公正享有生态权益,实现生态公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生态伦理思想流派概述

1.“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被表述为“天人关系”。因此,“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在儒家伦理哲学思想体系中,“天”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当代哲学语境中,“天”包括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即自然界,这是儒家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尺度。战国时期的孟子探讨了天性与人性的内在统一性,指出在自然面前人类只有乐天知命,方能顺应自然,颐养天年。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以类合之,天人一也。”[5]70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可以产生双向的精神感应,主张人类活动要心怀仁义,不要物伤其类的平等生命伦理观。到了宋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演变成为带有唯心主义倾向的理学思想并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思潮而影响深远。其中以北宋程朱理学尤盛。程颢、程颐兄弟提出了“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6]1180的理学思想,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就本源来说皆由气构成,因而人与万物本性相同。程朱理学的生态伦理思想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在儒家看来,“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人无间断”。也就是说,人与万物一起生灭不已,协同进化。人不是游离于自然之外的,更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儒家生态哲学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揭示,具有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成分,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治理和维护生态公正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之,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强调了人类应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与自然协调一致、和谐共处的生态公正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显示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体现了古代哲人深邃的生态智慧。

2.“道法自然”:万物公平的生态公正观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较早关注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生态自然观。首先,老庄哲学独创了“道”的哲学概念,作为观照和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立论支点,主张把自然法则看成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在道家看来,“道”的重要价值在于作为天地万物发生的根源和基础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2764表明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效天法地”,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其次,道家从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出发,将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延伸到自然生态领域,提出了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8]33,意思是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为道所化生,因而它们与人类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双方并无贵贱高下之分,突出了万物的平等性原则。再次,道家主张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都统一于自然的生存法则。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要承认并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所具有的价值。这些论述无疑比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更进一步,为人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和谐共生提供了生态伦理基础。

3.“俭而有度”: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观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对人类的消费方式也有许多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提倡节俭而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态伦理思想。墨子是我国古代较早系统阐述消费“节用”观的思想家。他从人类消费方式的视角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人类应该善待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主张尊重民力,珍惜民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应坚持适度原则。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针对封建社会新兴地主阶级生活穷奢极欲,导致社会物资和自然资源消耗无度的社会问题,墨子“俭而有度”的节用观直接指向统治阶级上层,体现了朴素的民主意识和民本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墨子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眼光认识到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消费欲望的无限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揭示了人类消费行为中不同阶级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公平性导致在自然资源的消费利用上的不公正性问题。这对于当代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公正的价值诉求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总之,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哲学思维,推崇万物与人具有平等性的道德理念,强调“节用”反对奢靡的绿色消费观念,为我国传统生态公正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这些宝贵的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中汲取合理的成分,进行现代转化,必将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公正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而对于传统文化中这些生态伦理思想的局限性,我们也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加以鉴别和辩证的扬弃。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公正思想

尽管在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不够发达,但是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依赖关系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他们懂得人与自然是一个浑然一体、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实现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生态伦理观,其中内在地蕴含了许多具有现实价值的生态公正思想。

第一,敬畏自然,主张“仁民爱物”,尊重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价值和不同物种生存权利的公平性。在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观集中体现为对生命的敬畏和仁爱。一视同仁地尊重万物生命,充分说明了我国传统生态文化所蕴含的公正伦理价值取向。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不难发现,古代先贤圣哲以高瞻远瞩的生态智慧不断追寻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确路径。儒家“仁民爱物”思想传达出的是对自然界生命一视同仁的普世价值和伦理关怀。道家思想也同样渗透出敬畏生命、关爱万物的深切人文沉思,老庄生态哲学中的所谓公正观不仅强调了社会生活中统治阶级应善待贫苦百姓,还体现出道家先贤对生命的敬畏和关切,告诫人们要善待万物,滋养其生长,要承担起人类对自然万物所应肩负的责任,但不能随意主宰万物的生命。从现代生态伦理视角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等生态思想在人文理性和哲学思辨性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这些生态智慧对于当代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尊重自然,主张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坚持适度原则。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作为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地球上的动植物等一切生物与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自然保持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就是生态公正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古人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林木、鸟兽等动植物对于人类生产发展的重要生态价值,提出要顺应天时,反对过度捕猎和滥砍滥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木的顺利成长。古代在对野生动物的捕猎方面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明确在动物怀子与产卵期间禁止捕猎动物,体现了古代儒道思想家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道德理念。儒家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思想对待自然,通过家庭和社会把伦理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万物,把人们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怀上升到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

第三,保护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发展的可持续性,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对自然生态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首先,古人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对于正在生长的幼苗和幼畜予以保护,禁止任意砍伐和扑杀,强调了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免破坏生态平衡。其次,古人提出了要爱护自然生物的生命伦理观,十分重视自然生产力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闪烁着生态智慧光芒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现了古人充分认识到了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生产力对人类永续生存发展的危害性。再次,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上,古人提出了生产方式的科学性问题,要求既要尊重生物的规律,不竭泽而渔,又要体现仁爱之心,呵护自然,不能斩尽杀绝,断绝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古人已认识到人与自然在生存与发展中的价值公正,人类只有善待自然界一切生物,尊重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保障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第四,严格立法,主张从国家律法的层面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休养生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荣。古人把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纳入国家治理,成为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我国古代通过立法,形成了对生物资源按自然规律顺时取用、禁止灭绝种群等规定。一是政府通过设立专职的管理部门,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已建立了生态资源的管理部门,中央政府中设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官员,制定森林管理的政策和法令,具体负责森林草地等生态资源的日常管理与保护。二是国家制定严格的自然保护律令,使环境保护有章可循。西周时已有了较为严厉的生态保护法令,要求在军队作战中不准砍伐树木,禁止伤害六畜,如有违反者将处以死刑;制定预防火灾的法令,切实地把山林草木管理起来,对其进行封禁与开发必须要有时间上的规定,等等。

总之,无论儒家的“参赞化育”“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墨家的“俭而有度”,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等等生态伦理思想,贯彻其中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既强调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彼此平等、共存共生的关系,又突出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类在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既是当代中国构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有益资源,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宝贵思想资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尽管起源于农业文明时代,但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深入发掘并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及其公正思想,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们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过度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在发展理念上,传统的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仅把自然看作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工具,而不能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道法自然”突出了人与万物只有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等等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无疑是对现代科技工具理性对自然生态带来危害的纠偏。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生态危机和全球生态治理的挑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对于长期以来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控制自然的工具理性主义带来的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毁灭后果具有重要的调适与纠偏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正如西方学者所评价的那样,“作为自然意识的一部分的生命,它在中国找到了最高的表现。然而,无论作为自然的统治者还是自然的臣民,我们毕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基本的综合是不变的,中国人是完全意识到这种综合的,而我们都没有,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比我们站得更高远些”[9]30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固有的对生存和发展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启示我们,世界各国人民无论种族、民族、肤色、国度以及发达程度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一道,都是人类地球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世界各国人民只有携手合作,构建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平等友好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人类永续发展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第二,加快现代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以绿色消费助推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当代中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资源禀赋不足、环境容量有限、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发展困境。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和满足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当代中国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使环境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与不断激化的生态矛盾日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已进入到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的重要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对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公正思想倡导一种对物质享受的平衡与节制,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靡浪费,值得我们借鉴。要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用绿色消费引领绿色发展,消除生产和消费中的生态不公正现象。

第三,提高生态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实施公正高效的生态治理,保护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让生态治理和保护环境走上法治化轨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0]125二是要充分挖掘并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资源加强公民生态伦理教育,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全体国民的事情,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四,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一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在GDP统计和考核中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二是要建立各级政府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强化环境立法和执法,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实施环境违法责任终身追究制度,防止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政绩带来的发展冲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构筑起一道中华民族永续生存发展与繁荣兴盛的生态屏障。

四、结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11]6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自然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则、立场和方法系统研究、梳理和挖掘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支撑,而且对于加强公民生态文化教育,促进中国生态文明思想走向国际,参与世界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公正万物文明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吕坤公正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