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党报历史类报道的贴近性

2019-02-20 16:26杨丽娟
视听 2019年3期
关键词:党报笔者历史

□ 杨丽娟

近年来档案史料的开放程度逐渐增大,大众对历史的认知需求与怀旧情怀急剧提升,这使得大众媒体开始增加历史类报道。这类报道有的叫档案新闻、解密新闻,也有的叫历史文化新闻、纪念新闻,有学者统称其为“史态类新闻”①。

做好历史类报道,尤其是讲好党史故事,是党报工作者的责任,而这类报道由于时间距离造成贴近性不足,所以需要增强贴近性,将这种责任化为实践,融入现实。

一、把握今天的热点,深耕昨天的历史

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把握百姓关注的热点新闻,紧扣当前热点和焦点,深耕昨天的历史,才能把历史报道写出新意,写成今天的新闻。

把握热点写历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深度挖掘当前新闻热点背后的历史。2017年9月下旬,广西灌阳县新圩镇酒海井内的淤泥中打捞出一批被沉井的红军烈士遗骸,当地举行了隆重的烈士遗骸安葬仪式。这一新闻迅速传遍网络,但是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泛泛而谈。这些红军生前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被沉井?为何时隔80多年才被发现?笔者经过多方搜集史料、亲赴广西灌阳采访当事人和党史专家才发现,灌阳县新圩镇——这个略显陌生的地名竟然是长征途中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的首战发生地,而这些红军烈士正是当年在灌阳参加战斗的重伤员,由于战事紧急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抓住后竟活生生扔进井里而壮烈牺牲。如此一来,红军遗骸的新闻就与1934年底那场发生在湘江之畔的血战紧紧联系了起来。

不久,笔者采写的《桂北英魂——广西灌阳酒海井红军遗骨发现记》一文刊出,报道由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切入,从大众熟知的红军长征与国民党追缴,写到80多年前那场血战中“消失的番号”和“唯一幸存的团长”,再写到灌阳县近年来寻找散葬红军遗骸的工作,以及2016年就开始筹划的酒海井打捞工作。两个整版的报道将昨天的历史与今天的新闻穿插讲述,一条发生在广西的新闻引起了各地读者的关注,刊出后被多家媒体转载,社会反响不错。

再如,2018年5月,“无腿老人”夏伯渝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很快成为“刷屏”热点。作为历史类报道“纪事”栏目的记者,笔者采写了《北凌绝顶——1960年中国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始末》一文,通过采访当年的亲历者,首次在大众媒体披露了致力于攀登珠峰的国家登山队竟亲历过一场平叛斗争的历史,文章刊出后迅速获得累计近百万的点击量。

把握热点的另一种方法,即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提前策划采写。2016年12月,时值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笔者采写《奉安紫金山》一文,集中报道了孙中山北上病逝以及乱世之中南京中山陵营建的坎坷风波;2017年12月南京大屠杀80周年时,笔者采写了《南京血证——约翰·马吉和他记录日军暴行的真实影片》。把握“昨天”的重大节点,方能贴近今天的读者,让读者了解昨天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二、挖掘宏大历史与群众个体的相关性

历史往往是宏大而抽象的,善于挖掘宏大历史与群众个体的相关性,才能讲好历史——尤其是党的故事,才能拉近宏观历史与微观读者的心理距离。

从普通人熟悉的生活写起,可以很好地贴近读者,触动读者。笔者在采写《重建天安门》一文时,开头就用了这样的写法:“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儿歌,也是一种真挚朴素的情感表达。一首儿歌,把重建天安门的大事件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了起来。

此外,采访时尽可能发现能够触动普通百姓的细节,切忌将教科书上的历史人物刻板化,也是一个好办法。201 5年,笔者采写红色娘子军的稿件,除了当年的英雄事迹,还重点采访了娘子军老年时的生活细节,比如,在身边人的印象中,晚年的娘子军老战士是“很好的阿婆”,“总爱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年轻人,年纪虽大,腿脚却灵便,尤其是王运梅,视力特别好,自己缝补衣服,穿针纫线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2017年,笔者采写《素笔丹心——中共情报员沈安娜的潜伏14年》,通过沈安娜的女儿之口,描写了沈安娜伉俪的日常生活细节。“父亲喜欢音乐、绘画,母亲喜欢摄影、书法,两人共同的爱好是捐钱捐被子。有一次家里的被子捐完了,居然让保姆去买崭新的被子捐赠,弄得保姆哭笑不得。”类似的“生活画面”,可以让读者感到党史中的红色英雄也有普通人的可爱一面,感到历史人物跟自己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从而大大拉近抽象历史与具体读者、实际生活的距离。

三、巧妙编辑,主动走近读者

前期的选题、采访要贴近读者,后期的编辑同样如此。与时事类新闻相比,历史类报道的内容决定了它与今天读者的心理距离较远,这就更要求党报工作者通过编辑主动走近读者生活,贴近读者心理,抓住读者的第一眼。

(一)化用大众熟悉的人或事作标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比如,笔者曾写过一位穿越北京城帮助八路军运送药品的法国医生贝熙业,编辑标题时就用了“法国白求恩”的说法。抗战期间发生在宜昌的大撤退,保存了大后方建设的有生力量以及中国民族工业的元气,当时电影《敦刻尔克》热映不久,编辑《宜昌大撤退》一文时,副标题就定为“卢作孚与他指挥的‘中国版敦刻尔克’”。这两篇文章刊登后,读者反响不错,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二)新旧照片对比,刺激读者的兴奋点

编辑《贝家往事——“法国白求恩”贝熙业的中国足迹》时,编辑将贝熙业当年在西山的照片与今天修缮完成的贝家花园(贝熙业位于贝家西山的家)照片放在一起,历史仿佛穿越时空扑面而来,尤其是对北京本地读者来说,身边的建筑“景点”与历史人物在一起,更有一种熟悉的亲近感。

(三)悬疑式引言,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以《素笔丹心——中共情报员沈安娜的潜伏14年》为例,引言是这样的:

南京丁家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里,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中央,双手撑在台桌上正在讲话。主席台后排右侧,一男一女两位速记员正在埋头记录。这张发表于1948年4月14日南京的《中央日报》的照片,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无论是正在慷慨陈词的蒋介石,还是当初拍下这张照片的《中央日报》记者,都不会想到,离蒋介石仅有几人之隔的那位女速记员,竟然是中共派遣的秘密情报员。

人们喜欢称她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她却说自己只是中央特科后期的一名小兵。

……

这样的引言,很容易吸引读者问一句:她是谁?如此,读者不由自主便想进一步阅读历史类报道了。

(四)利用新媒体渠道重新“点睛”,贴近读者新的阅读习惯

今天的媒体环境中,头条号、微信号、百家号等各种新媒介渠道异常发达,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读新闻已经成为今天读者的习惯。党报的历史类报道若能合理利用这些渠道,有助于将有距离感的党报新闻化为读者手中便于阅读的好故事。举个例子,前文所提的沈安娜一文,在新媒体中标题编辑为《潜伏十四年,她在蒋介石身边从未暴露》,名人+悬念+渠道,推送当天即获得20多万的阅读量。

2018年年初,谍战剧《风筝》热播,电视剧大结局时,荧幕上出现了11张我党历史上的地下情报人员的照片,以表达剧组对他们的敬意。11位致敬人员中,不乏笔者所在栏目采写过的,因此笔者将多篇地下情报人员的报道重新摘编,通过链接集锦成文,在新媒体渠道推送,标题为《这些“风筝”们,同样值得我们致敬》。文章迅速得到读者一致好评,当天就有读者直接留言:“有那么一群人,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时刻处于最危险的位置,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为革命奋斗终生或许都不会有人记得。正是这群人,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人,我们不知如何称呼的人,让我看到了这盛世,由衷钦佩,还有谢谢您们。”这样方便快捷的互动,得益于新媒体渠道的重新编辑和“点睛”,得益于党报放下身段,主动走近读者,贴近读者新的阅读习惯。

注释:

①杨琴.史态类新闻勃兴动因透视[J].当代传播,2008(2).

猜你喜欢
党报笔者历史
老师,别走……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