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顺阶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市 100000
2008年,IBM 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学术解释虽尚未对概念统一化,但在近年来的建设进程中,多被概括成在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终端、大数据等新技术条件下的一种创新城市形态,为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多方面需求作出智慧响应,对城市的运行进行管理,服务城市居民。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新的媒体形态广泛实践,城市的智能化乃至人性化正迅速变为现实。2012年12月,智慧城市被《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列为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之一,同时首批试点城市名单一并出台。2014年,八部委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提出2020年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新的通信与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未来城市运转的核心,最典型的联接智能化物体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及近年来AR、VR、MR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的媒介技术、创新实践,正提高着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与全面感知,消弭着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将城市的发展推向风口。我们也发现人所联结形成的城市,将在技术的依托下于个体维度产生更深层次的融合。因此,随着实践的深入,对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进行再追溯与再思考。
20世纪极富盛名又极具争议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以其惊人的独创力与想象力,对媒介技术与人类自身以及整个环境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发表了深刻的洞见,即便一直有声音对其理论表示怀疑与反对,但不可否认其理论思路为我们拓展了对技术的认知,其价值与影响力值得尊重与肯定。
本文将在辩证的视角下,探讨具有创造力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同样兼具创新精神的智慧城市在技术实践中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以期为进一步的建设提供启迪与思考。
以当前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出发,其战略思路上的重点集中在技术手段、建设理念和良好管理三个方面。在智能协同的技术基础上做到全方位的感知,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在现实建设与应用中,具体表现为实体空间的媒介功能得到不断创新且不断被强化。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能传感设备对整个城市进行联网、实时传感,并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反馈到城市每个系统,应用到居民生活,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食品安全、应急决策等现实情景中去。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中十分核心的一个部分,意味着传播过程中最本质的事情不是表述,而是媒介本身。他说:“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的程度上总是决定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不是传播的内容”。而新媒介的出现将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这种技术思想下去分析社会文化,“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便由此提出:一方面,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的尺度和行为的形式,新媒介将产生新尺度,“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所产生”;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即人的延伸会使人感到麻木,感受不到技术对我们的改变。麦克卢汉引用希腊神话里那个沉迷自己倒影的纳西索斯为例,“人在使用技术的情况下,总是不断接受技术的修改”,当新技术在不断产生,我们也在“麻木”地接受着新技术的改造,并且全然不知。
在智慧城市的新媒体实践中,一系列新媒体的硬件设备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交网络的助力下,通过市民手中的移动终端或者家庭内部终端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这些智能化媒体“新概念”,如AR、App、O2O 的出现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比起其所承载与整合的讯息,这些媒介本身就在对我们的感官产生着新的刺激,不断改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自身。
一方面,新的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依托于传感技术和连接技术的新媒体实践,正在对我们的耳鼻喉目感官能力进行全方位地延伸,开车司机的路况Google 眼镜、家庭成员佩戴的智能身体监测器、随时随地了解社区与政府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技术已不再仅仅是方便生活的工具,而是深入肌理地为我们打造了一种新形态的生活。在这种形态下,新的信息流通方式改变着交往的性质,使得我们的感官得到极大的满足与丰富,以时空距离为标志的物质场景在被不断地消解。媒介所创造的虚拟体验已并不虚拟,而是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最大程度地与现实联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城市在这种延伸下开始走向新的融合。城市生活的空间概念被个体之间深入且全面的联结所替代,而城市本身在这一层面上也可以逐渐视为一种新的智慧化、人性化的媒介,人的生存方式与社会共同体的构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与重塑。
另一方面,人的延伸所感到的麻木与恍惚同样存在。我们期待便利美好的生活,可技术带来的虚拟体验究竟是真切的满足还是虚幻的麻醉,使得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产生诸多阻碍。当市民在感官的震撼中,习惯于新技术所塑造的奇观,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这种人的主体性能力是否会产生缺失?真实的日常生活是否能被完全替代?而麻木之下,我们却浑然不觉自己反抗意识的丧失,在诸多面临着巨大风险、机制不够健全的新的技术实践下,这种麻木的确令人担忧。
冷热媒介是麦克卢汉从参与和互动角度对媒介属性作出的独特解读。热媒介即高清晰度下,受众低参与度的媒介;冷媒介则与之相反。在他看来,冷媒介为受众留下更大的参与空间,例如,相对电影而言,电视的高参与度和整体感知特点显示出“冷”性特征,即鼓励观众与媒介互动,且在感知层面深度卷入。简而言之,冷媒介要求人高度参与、并有着高互动。麦克卢汉曾宣称,今天的电子时代是“冷”的,往昔的机械时代是“热”的等。虽然这一学说不够完善,划分标准也颇具争议,但的确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解媒介生态的视角。
在智慧城市的新媒体实践中,依据媒介的清晰度与参与度、互动度来划分,其性质应偏“冷”。在现实操作层面,智慧城市的智慧化是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和完善城市管理的整个过程。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不再仅仅是红绿灯、物业和围墙的空间表征,而是所有相关信息的集聚。基于大数据的云服务平台所形成的数据流,近乎准确地判断每位市民的兴趣喜好、行为轨迹、购物经历等,足不出户知天下,走出家门享受到的是从教育到娱乐、从交通到医疗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因此,新的媒体实践呈现出的特征,是市民在其中的高参与、高互动,背后也确实是城市活动效率的提升与便捷性的增加。
然而,当细细追究高参与度的缘由,也应对背后高效率、高信息密度的另一面——高暴露性保持警惕。当整个智慧城市的经营和管理都以数据流为基础,成倍增加的数据量的确意味着便捷与效率,可背后的代价则是市民用户的个人信息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掌控。新的实践过程下,这些信息可能被截获、窃听、篡改和伪造,同时,信息的安全性在初始实践之中也存在着机制性风险。我们的内心在信息的高暴露之下更一直存有着隐形的恐慌与焦虑,在风险触发之时,会有着随时崩溃的可能。
“地球村”理论是麦克卢汉对电子媒介发展的一种乐观估计。他认为,电力技术的传递创造了没有边缘的多中心,电子信息瞬息万里,使各地生活均质化,地球会变成一个村落,地球村中每个人都能够互相沟通,所有人为一个整体,部分与整体相互依赖、并相互影响。但还应关注,麦克卢汉是在“传播的参与以平等分享和力量关系的撤离”的基础之上提出这一观念,因此,全面认识这一理论时需要我们对现实前提进行再考量,以及考虑到具体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智慧城市是公平的城市”,高效的运作方式将整座城市的互动性增强,媒介系统的逻辑功能原来只是表达事件,现在是直接参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和不同专业及活跃程度的团体,将吸引大量团体和市民参与未来智慧城市规划与运作中来,众包型的参与互动模式、智慧城市所特有的知识和数据将使城市的公平性更容易建立,并提高城市预期的生活质量。在往后技术实践的更高维度下,智慧城市可能将打破区隔、打破时空、打破虚实的界限,无限的城市将会产生无限的聚合。这样去畅想,“地球村”的美好愿景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至少在现实的体验中我们正在有所感知。
另一方面,完整地看待这一理论,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美好愿景的现实前提保持合理客观的质疑。宏观上来看,被一直所强调着的实际权力关系上的不对等仍一直存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国际传播秩序不平等、信息鸿沟因素,以及在城市建设中最无法忽视的城乡关系,即便我们只是在做学术上的探讨,理论前提尚不乐观的状况下,各种差距所产生的割裂在技术实践下是加深?还是弥合?是操作过程中逃脱不开的话题。微观层次上,城市内部的技术建设虽以融合为主要特征,但仍面临着社会阶层的压力,仍面临着技术极大满足的条件下孤立个体的反思,这些都是我们可能面对的现实情景。
智慧城市的建设业已从云端构想到踏实落地,生长姿态势如破竹。进程的逐渐深入也意味着需要思考的深化和反思的深刻。新技术的各项实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主要推动力,而城市由人组成,未来所解决的问题也必将是人的问题。因此,从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辩证态度出发,虽不能对其电子技术乐观倾向和未论证的现实前提照单全收,但其理论的大胆设想与开创精神也为我们理解本就充满创新内涵的智慧城市,提供了理性怀疑与批判思考的契机。
因此,我们应在正视智慧城市广阔前景的同时,进一步去理解新媒体技术实践中的光与暗。
首先,我们要树立对待实践过程中一切新技术形态的合理态度。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其必然性,而在此其中的技术实践将远超过其工具属性,对市民的感知与联结进行着新的构造,从而在城市的构建之中为我们带来更加高效率、高便捷性、高智能化的体验与生活,也为解决城市问题、进行可持续发展带来更为良性的循环。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警惕。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新的媒介形态发展之时,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保持主体性意识,而非被技术所麻痹和奴役;其次,完善信息安全系统,相关的行业标准、政策法规也要尽快建立实施,避免大数据应用下的隐私恐慌;在新媒体的技术变革下,要注重追求多元化的呈现,以多元价值观来体现其公共属性,从而避免局部完整下产生的新割裂。
愿景虽乐观,但前行需谨慎,当我们期待智慧城市实践之中科技“奇点”降临之时,也不能无视背后的波峰浪谷。以开放的态度、辩证的思维、清醒的意识把握我们手中技术发展的航向,智慧城市将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