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梦怡
随着中国步入经济和社会的深刻转型时期,互联网、新媒体以及移动终端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网络媒体的使用程度加深,对新媒体的依赖加重,社会心态随之改变,焦虑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青年群体则成为最明显的阶层代表。青年群体在生活的各种压力下,开始选择用自嘲的方式来进行情绪的表达和发泄,饱含负能量为主要特征的“丧文化”“佛系人生”等开始成为当前青年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背后则反映出青年群体在当下被时代所包围的避之不及的焦虑和压力。
青年焦虑文化现象,现已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并未十分完善。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领域,有学者从社会比较的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焦虑现象流行的原因①。新媒体环境下,焦虑情绪被大肆渲染,有研究者指出新媒体、自媒体把关不足,当代青年媒介素养不够的特征②。也有研究者从时间的角度去探讨媒介在青年焦虑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指出如今新媒体对时间的压缩加重了青年的焦虑现状③。还有研究者直接就“丧文化现象”去透视青年的社会心态,发现焦虑成为了其主要的心态表现④。目前的研究已经从多个视角切入,本文则从迅速传播起来的“夸夸群”现象,深入探讨新媒体对青年焦虑的影响,以及青年焦虑会造成的社会危害。
近日一种叫“夸夸群”的群组火了起来。“我第三次六级没过,求夸”“坐错公交车,伞也丢了,求夸夸”“今天坚持没有吃米饭,但是还是忍不住吃了一个甜筒,求夸”……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无数的“夸夸群”,群里高频率出现花样的夸赞词,“全员互夸”现象渐渐浮现。所谓“夸夸群”,现如今可简单概括为一个旨在为人们提供互相安慰、商业互吹、赞美别人的小组,但“夸夸群”并不是突然爆出的一种新事物,其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豆瓣“互相表扬小组”,而2014年的“相互表扬小组”人气更是后来居上,如今成员已经超过10 万人。火爆至今,电商平台甚至将夸人服务做成了一门生意,在淘宝上支付数元到数十元的费用购买服务之后,就会被拉入一个100 多人的群里,然后在一定时间内接受群成员的各种花式夸赞。这样的社群主要流行在以90 后为主的青年群体中,新兴的青年文化现象的背后,总是隐藏着青年群体的某些真实诉求,也潜伏着一定的社会动因。焦虑不再单纯地表现为流于浅层经济负担所致的疲惫感,而是媒介、文化、环境、社会和自我等交织糅合的精神感受⑤。“夸夸群”的出现就呈现了青年焦虑的不同方面。
“和‘渣男’分手了,求夸”“又被一家工作面刷,感觉找不到工作了,求夸”“今天鼓起勇气辞职了,求夸”……“夸夸群”里的对话体现了青年群体在工作学习、薪资待遇、恋爱婚姻等生存压力之下的社会焦虑。《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94.9%的白领有焦虑情绪。在社会结构中,青年处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拥有对向上流动的憧憬,也有对向下滑动的担忧,“站在原地就等于是在退步”等言论也被青年们所信奉。而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阶层逐渐固化,上升通道变窄,让青年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现实环境中的天价房价、父母养老问题等,每一项也都足以让青年备感焦虑。
“夸夸群”出来之后,大多数青年认为这是成人世界最后的温柔,在“夸夸群”里获得各种花式赞扬,会使其感受到温暖。然而这种“人造阳光”式的夸赞却反映出当代青年处于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无法获得稳定的身份认同,呈现出自我迷失的焦虑感。青年不知道有什么信仰可以皈依,也不知道什么价值观才是值得信仰的,精神生活处于虚无的状态,由此转去追求物质,以此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随着欲望的增加,物质永远得不到满足,青年彻底迷失,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和不安,这种心理状态就是焦虑本身。而“夸夸群”的存在,恰好让青年在自我迷失的焦虑中获得来自他者的赞美和肯定,从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建构。
Web3.0 时代到来,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说法,媒介最终会改变我们的感觉和表达方式。由当代新媒体形成的媒介文化会深刻影响社会的表达结构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当代青年的焦虑问题越发突出,这与大众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强大的分享性对青年焦虑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一种媒体,消除了阶级性,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大众享受平等获取互联网世界的知识和讯息的权力。这却对青年焦虑产生了促进作用。新媒体去中心化、平等的特性,打破了时空界限,引发青年的参照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相对封闭的世界里,青年不需要去思考和追逐所谓的成功,青年拥有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只要过得好一点,有一定的进步,就会获得较强的幸福感。然而新媒体却成为了一个打开世界的窗口,重塑价值观和消费观,使欲望不断蔓延。媒体渲染一个个同代青年的成功故事,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到《总分720!18 岁的省高考状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大多数此类文章都用夸张的标题、戏剧性的情节,无形中不断地加深青年的压力和焦虑感。此外,如今青年最大的发展困境是难以突破阶层,向上流动,所以同代的横向流动成为青年的主要选择。而新媒体的平等性又让不同时空的青年群体无意识地把自己同其他青年放到了同一个平面进行比较,抹平了地域、个体、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却忽略了自身条件,比如受教育程度、个人努力程度、把握时机的能力等都存在差异,执着于成功的复制。比如曾经火极一时的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讲述了一位女子前往北京北漂,在北京经过一系列的奋斗之后成功融入北京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这种影像所呈现的拟态环境对现实环境产生了影响,很多青年向往北漂,认为自己只要前往北京就可以获得一样的成就。可是在现实中的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拥挤的交通都只会给青年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和无法抵达目标的焦虑。
分享性是新媒体的又一重要特性,使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促进传播裂变。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新媒体的分享性也成为青年焦虑扩散的助推器。焦虑是一种让人感觉受到威胁的不舒适情感,按照认知失调理论来讲,当人们认知到某种情感带来不适、紧张的时候,就会想要转向自己的社会环境,通过与他人的分享交流,达成情感上的一致,得到平衡感,以此来减少这种失调感。由此,当焦虑情感产生时,大多数的青年会选择通过分享传播来获得内心的一种慰藉。咪蒙的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夜之间刷爆各大网络,通过编造状元也无法抵抗社会的残酷而死亡的故事来制造焦虑,迅速唤起大多数青年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会唤醒包含这种体验的经历,并激起社会对这种经历的分享,这成为此类推文风靡全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月薪三万妈妈撑不起孩子暑假班高昂费用》,类似文章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当这样一个情绪事件被社会共享,逐渐向外扩散,该事件就会形成青年群体的集体记忆。群体内互相进行情绪感染,这种集体记忆将被不断加固,更容易引起焦虑情绪和分享行为。这一点也印证了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者更差。”⑥
互联网具有非常强的新陈代谢功能,各种热点信息会非常快地进行更替。“夸夸群”这种热点现象也许不久后就会被淘汰,但是背后所反映的青年焦虑症候却不会消失。从“丧文化”“佛系青年”到“夸夸群”,青年焦虑在不断加固,危害逐渐开始显现。首先,我们不否认这种焦虑情绪也许会给青年带来一种动力,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现状、自身处境和自身素质,有催人奋进的作用,通过一定的向上比较而实现自我增强,但不得不承认,其如今呈现出的危机更大。
社会对青年的角色期待有固定的判断标准,则为青年预先制定了人生规划和时间表,规定了青年什么时候读书、工作以及结婚等。青年慢慢积累的焦虑情绪和内心的不知所措,就极其容易让青年跟随大流去接受既定的人生路线。这会更加固化青年的思维和自我的角色认知,认为这样就可以获得社会标准下的认同与肯定,否则就会被抛弃到社会结构之外。毫无疑问,这会使青年群体丧失创造力和挑战性,他们潜意识选择默然地接受常规,而减少对生活的挑战和对梦想的追求。久而久之,这就会让整个社会都丧失活力。
如今大多数青年活在媒体所打造的媒介现实中,被引导到物质欲望极度膨胀,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转向去信奉那些寻找成功捷径的成功学,挤占那些能够引起深度思考、促进社会进步的深度知识的生存空间,形成以利益为主的浮躁风气。甚至有人会为了走捷径而迎合社会“潜规则”或者不择手段,这对青年的未来发展产生桎梏,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极大的损害。长期接受这种焦虑情绪的涵化,臣服于媒体再生的现实幻想,会对青年的思想造成麻痹,使其对生命进程的意义充满了疑问,放弃了对人生的价值思考,试图在穿越小说和影视中完成自我的寄托,不愿意在现实生活采取行动,进行改变。
青年群体对焦虑情绪的感知和分享,都是一种补偿性情感的自我满足。青年通过分享情绪来实现自我诉求,以他者性话语来慰藉和弥补自我的心理缺失感。同时,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青年会发现大家都拥有同样的情绪,从而寻找到一种平衡感和慰藉感。这会使青年安于现状,沉醉于自我满足,从而降低执行力,减慢前进的步伐,减缓社会的发展。
注释:
①栾心怡.“贩卖焦虑”现象流行背后的传播机制[J].青年记者,2018 (17):7-8.
②杨磊.媒介素养教育视域下的“中产阶级焦虑”现象[J].传播力研究,2018 (27):173-174.
③王海峰.青年时间焦虑的现实、 媒介呈现与对策——基于“90 后(80 后)已经开始……”类文章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03):86-90.
④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
⑤袁爱清, 孙强.媒介视野中的社会焦虑及疏导研究[J].新闻界,2017(08):75-80.
⑥[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9-11.